您的位置首页  造纸

造纸术中“活化石” 安庆官庄桑皮纸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然而无论变迁,半个世纪以来,刘同烟一直默默地秉承祖训,坚守着桑皮纸的制作工艺。

“刚抄出来的纸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沥干水后,还要晾干,这仅仅只是工序的一个部分而已。桑皮纸整个制作过程要经过收桑树皮、剥桑树皮、浸泡、蒸煮、抄纸等20多道工序。”刘同烟娓娓道来。

刘同烟介绍:“当年我们坛畈村近一半的劳力都在从事桑皮纸的生产加工,整个官庄镇达1500余人,共有180张槽,200多人常年在外推销,年产值500多万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兴起,人们的价值观发生转变,手工造纸的经济收入大大减少,村里大部分人转做他行,从事传统桑皮纸生产的民间作坊越来越少,掰指头都能数过来。”

“官庄书画纸”,因其以桑树皮为原料,又称桑皮纸,起源于汉代,古代又称汉皮纸。其柔韧度、抗拉力、抗褪色及防虫效果,相对普通纸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深受书画名家喜爱,其手工制作技艺被誉为造纸术的“活化石”。

(安庆新闻网)

刘同烟展示桑皮纸的柔韧度和拉抗力

在参观晒纸车间时,刘同烟向记者展示了撕纸的本领。“熟能生巧罢了,”刘同烟边说边先撕出好几个角,然后就像叠衣服一样,一层层地把湿纸拿起来,用刷子让纸“服服帖帖”地粘在90℃的烘干墙上。“传统手法要求用刷子把这些很薄的皮纸迅速码平,不然容易起皱。”

“官庄书画纸”,因其以桑树皮为原料,又称桑皮纸。一张纸,全凭手艺人一双眼的观察和一双手,帘床入水、水量多少都在手工艺人的掌控中。桑皮纸起源于汉代,古代又称汉皮纸。其柔韧度、抗拉力、抗褪色及防虫效果,相对普通纸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深受书画名家喜爱,其手工制作技艺被誉为造纸术的“活化石”。在潜山与岳西一带,至今还在延续千年的民间手工造纸。初春时节,记者从潜山县城出发,沿崎岖陡峭的山前去官庄镇坛畈村探访桑皮纸制作工艺。在这里有一位名叫刘同烟的守望者,不甘祖辈传下的手艺在自己手里失传,在多变的时代,坚守着深山里的一“纸”工艺。

一手技艺现文明传承

这时,刘同烟一边麻利地把一堆烘干了的纸送到一旁,一边用“火眼金睛”检验纸张,把有破损、有瑕疵的纸扔在一旁。在车间的另一头,最后一道工序裁纸也在进行着。如此,历经20多道工序,桑皮纸就新鲜“出炉”了。

造纸师傅讲抄好的纸揭下来

目前,刘同烟雇佣了三四个造纸师傅在作坊里劳作。有订单他们每天一大早就要开始劳作,一天下来至少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刘同烟说:“这种传统工艺耗时长,花精力,耗人力,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种活,希望老手艺能代代相传下去。”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随着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非遗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人了解了桑皮纸。2008年,“潜山桑皮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同烟被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首批传承人。2013年,刘同烟被评为国家非遗传承人,2014年5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为了让参观的人们了解手工造纸的过程,刘同烟还开办了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传习所。在他传承下,目前他的妻子和侄儿也掌握了桑皮纸制作的技艺,还有20多名学艺的徒弟成为了县级传承人。

刘同烟,中等的个头,满面,脸上写着山里人的淳朴。在他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难得一见的造纸作坊。作坊乍一看过去,不过是农家别院,可走进去一股千年沉淀的古韵泉涌而至。作坊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长方形的水槽内是调好的纸浆,两名造纸师傅用一块细密微孔的木板在水槽里轻巧而熟练地上下各抄一次,一张纸张就生成了。刘同烟在一旁当起了“导游”,向记者说起了桑皮纸的“前世”。

一张桑皮纸观历史变迁

秉承祖训苦守古法造纸

原标题:官庄桑皮纸:千年记忆就这样被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刘同烟在传统造纸制作这条上走了大半辈子?刘同烟告诉记者,他们家祖辈都以传统造纸为生,他从小耳濡目染,跟随长辈学习制作造纸原料,十几岁开始学习抄纸、焙纸等关键技术,20岁开始挑大梁,开办造纸作坊,一开始传统工艺作坊所带来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好景不长,进入上世纪90年代,传统手工造纸受到机械化生产的严峻挑战,很多造纸作坊倒闭改行。刘同烟因只懂得造纸这行,也干不了其它行业,只能苦守。他也不想老祖传下来的手艺就在他的手中失传。这一守就是大半辈子。

“在这个生产车间生产三种纸张,上等桑皮纸作为书画和典籍用纸;只要物件不太大,一般都可用中等质量的桑皮纸来包装;粗制的桑皮纸则常常用于糊天窗或制皮靴的辅料等。每一种纸张都是采用纯手工的传统工艺制作。桑皮纸因为受到制作工艺口授相传影响,多以家庭式手工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从剥桑树皮到出成品纸,前后约需3个月时间,所以规模较小,产量不多。最为高级的一刀纸,百张价值在千元以上。”

直到2004年6月,从那边传来消息,故宫多年来在全国寻访,最终选定官庄桑皮纸作为倦勤斋通景画修复衬纸。在专家指导下,刘同烟对祖传的手艺精益求精,亲自操刀,历经两年,将500刀桑皮纸分两批交付故宫。刘同烟也因这一“纸”工艺,成为远近闻名的人物。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刘同烟接到的订单逐渐增多,并带动了坛畈村附近4户桑皮纸作坊的生产,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世界专家纷纷慕名前来考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