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造纸

中国古老的造纸术在这里延续

  一直以来,造纸术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一起,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和现代科技的兴起,中国古老的造纸技术究竟是什么样子,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幸运的是,在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石桥村,仍然完整保留着1600年前古老的造纸工艺。这里的村民中有很多人至今仍以古法造纸为业。

  为了一睹这古老文明的遗存,很多人不惜翻山越岭到石桥村参观。一位曾到这里的法国人感慨道:石桥人保存造纸技艺的历史,比法国的历史还长,这期间竟然没有丝毫的改变,真是不可思议!

  石桥村距丹寨县不到40公里,因村头有一座横跨村边小河的石桥而得名,村里生活着苗族汉族共200余户1000余人。

  平时,村里偶有几个游客,多是远道来看古法造纸的外国人。在村里走上不过50米,这出了石桥村的街道。迈下石了阶,就到了傍水的村头。村头有一排天然伸出的石崖。石桥村人把这处石崖叫做大岩脚,它是再现古法造纸的一个完整场所。为了表达对造纸发明鼻祖蔡伦的敬仰,石桥村人将他的牌位供奉在石崖上。

  石桥村现有露天煮甑10口,露天浸泡池10口,纸房36间,抄纸槽40口,木椎三张,踏椎5张。中国古法造纸工序、工具在这里被保存得最完整,规模最大。

  石桥村人现在拥有造白皮纸和彩色皮纸两种技艺。其生产工艺流程,与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惊人相似。石桥人生产白皮纸所用的原料是构皮麻和杉根,与《后汉书?蔡伦传》中记载的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也十分相似。所有的考证都确定了,石桥造纸就是由汉代到唐代这一时期的造纸工艺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1985年,石桥造纸遗址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如今,古法造纸已经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石桥村子附近的山上,到处可见造约用的构木。这种树木是上天赐给石桥人的礼物。头年砍过,次年就生长如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伴随这一造纸材料生长在石桥山上的还有数不尽的沙树根、野生猕猴桃根等,它们都是造纸用的上好原料。石桥人用构树皮为主要原料,再加上粘性较强的仙人掌,经过浸泡、石灰腌制、蒸煮、摊晒、日光漂白、打浆、抄纸、烤干等10多道手工程序,将纸张造出来。

  在古代,石桥人造出来的纸一直是附近各族山民们的日用品,以及印书、作画、做风筝、抄家谱、糊窗户、做灯、爆竹引火线、上坟挂青等。到了近代,则更多地用作小商品包装、银行捆钞票、机械清洁、档案文件封条等。这些古法造出来的很多纸张甚至可以保存10多年而不变质变色。

  造纸是件辛苦的事。石桥人一年中除了家忙季节外,都在忙着造纸。由于都是手工,以家族为主,所以量小,形不成规模,多年来产量基本不变。

  使用石桥纸张的人群都是固定的。夏季开始到冬季,是取忙的时候。石桥人在岸边山崖下或天然岩洞里里都设有石槽抄纸。这里除了纸焙房外没有作坊,更没有厂房。几道工序几乎都是徒手而就。每到一定时候,山外就有人来拉走这些质地粗糙但很特别的纸张,再销售到各地。有一些甚至到了国外,如日本、东南亚。不过,更多使用这些纸张的人多是周边的苗族人、汉族人。比之那些过于白净、价格也高的外地纸张,人们更喜欢用这些纸张来书写和作为祭祀和丧葬之用。这些纸张没有渗进一丝一谊的化学原料,一切都来自自然,就连用于纸张的颜料也是山上的野树根熬制而成。带有自然气味的纸张,上面还留着树皮纤维的痕迹,显得古朴、大气。

  石桥村的人基本都懂得些造纸技术。不过,比较有名的造纸世家现在还有三家:王兴武家、蔡大斌家、潘老三家。

  王兴武是苗族,爷爷王能是石桥王氏造纸的传承人。王兴武不用亲自干活,他主要的工作是研发纸张的新式样新品种。当地政府很支持他。王兴武家造纸作坊生产的纸张现在已经有九个品种,形成了一个纸张系列,总的有两大类:白皮纸和彩色纸。白皮纸主要功能用作国画纸张用。彩色纸有六种,那些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货架上的小花伞、以用各类古色古香的线装小册子,还有镶嵌着野花的彩色纸便是以这些彩色纸为原料制作而成。他家在石桥造纸中算是最大的。从他家出去的纸张国画纸是销售得最好的,一是结实耐用;二是这种纸有一种现代纸产品所没有的古朴气质。

  村头紧挨着石桥造纸遗址的是潘老三家。他是石桥造纸大户中文化水平最高、也最有艺术感觉的造纸人。潘玉华曾经在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过,自己做过广告设计。所以,他的古法造纸在石桥村别个一格。在大石崖造纸遗址左上方,潘玉华盖了一间两层楼的木屋,并为游客设置了造纸展览室。在展览室里,潘玉华将石桥造纸工序用图解的形式进行解说,并摆放了不少富有创意的古法纸张工艺品。

  蔡大斌家据说是造纸发明人蔡伦的后裔。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他不在家。蔡家住在半山坡上,脚下就是那条流淌了千年的小河。

  目前,在石桥人生产的九种纸张中,只有白皮纸能给石桥人带来利润。白皮纸的生产,解决了部分石桥村民的温饱问题。生产出的白皮纸,主要销往西欧、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增加了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不过,因为古法造纸工序多,从采集原料到出后出成品,要经过16道工序。要熟练掌握全套生产工艺,至少要三至十年左右的时间。加之是手工操作,产量不高,一天生产500-700张产品,仅够维持一天的生活费用。尽管当地政府为保护这种古老的工艺做了很工作,但这种古老的工艺能够维持多久,仍然是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