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区 南通开发区金牌产业群飞
金秋九月,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布一组经济发展数据:医药健康、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精密机械和新型膜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在去年实现产值70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前8个月的总产值同比增长9.5%。而在3个月前,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全国33个“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之一,我省仅3家。
喜人实绩提振园区上下的信心。“当好典型,就要抓好转型。”南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羌强坦言,压力之下,思路却很清晰,开发区的发展定位不变,就是建设“国际化、高端化的制造业集聚区和创新型、生态型的综合商务城”,突出质态提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业化、精准化、链式化’精准招商,重点推进六大‘金牌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延伸拓展、拉长增粗产业链,持续提升产业丰厚度,打造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领跑者’和‘样板区’。”
特色产业招商,特色园区催化。为此,南通开发区整合招商资源,对应重点产业板块,精心构筑六大产业集聚主平台。目前,总面积2600亩的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已吸引了企业21家进驻,仅去年产值就达16.5亿元。附近的光纤通信产业基地,引得中天科技光纤、中天科技海缆等企业纷至沓来,企业间形成完整产业链。
人才是增强转型升级内生动力的关键。今年上半年,南通开发区人才引进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入选南通市“江海英才”12人、落户人才创业项目8个。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引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接近3000名,引进国家顶尖人才65名。
顶层设计有了,项目载体搭建了,人才来了,发展软环境如何跟上?“从项目建设,到生产运营、再到员工招聘,多年来开发区选派的项目服务人员确实成了公司不花一分钱请的‘保姆’。”振华重工刘家勇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企业,振华重工如今已把南通开发区基地作为企业核心发展区域。
其实,“感动”振华重工深耕,只是南通开发区“保姆式”服务催生发展动力源的缩影。该区已建立和形成一个重大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服务方案的推进体系。一旦企业“落地”和发展遭遇难题,项目“信息表”“流程图”和“责任单”三张清单自动生成,相关部门和人员第一时间“会诊”提供全方位服务。去年一年,3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56亿元竣工投产;今年上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5个,总投资225.7亿元,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悄然诞生。
思路决定出路,“绿度”决定高度。作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南通开发区“铁腕”执行“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使得“绿色发展”的底色十足。行车园区,可见南通开发区能达水务公司采用全球首套制浆造纸尾水零排放成套工艺装置所产中水,经过一根根管道,源源不断地供给帝人公司、江山农化、东丽等多家企业作为生产工艺水、锅炉补充水、循环冷却水使用。此外,该区首批试点30家重点企业刷卡排污系统运行稳定。该区境内总投资122.3亿元的30个国家级循环化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占总投资的90%;去年单位GDP能耗下降6.8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7%。
又一组最新的统计数据,佐证着南通开发区“链式产业”集群发展,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5.2亿元,增长10.1%;固定资产投入228.7亿元,增长13.2%;工业用电量20.1亿千瓦时,增长7.8%;进出口总额168亿元,增长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