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赋?是勤奋?蔡伦吃着荔枝就发明了造纸术2016年12月17日造纸术的发明年代
蔡伦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了记录载体缺陷太多。以前利用石头、树叶、树皮、兽皮和动物的骨头上的做法,被竹简代替,而锦帛丝绸又成本太高。而且应用的范围特别有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先说蔡伦其人。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是桂阳人,不是贵州的和广西的,在今天的湖南郴州。家境十分贫寒,为了生计,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入宫当了宦官。经过了五年的勤学苦练到了十八岁提升为一个小黄门。在这里普及一下“小黄门”的知识,代低于黄门侍郎一级的宦官。后泛指宦官。《后汉书·百官志三》:“小黄门,六百石。宦者,无员。掌侍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由于他做事认真为人正派,在东汉和帝永元元年,也就是公元89年,被提拔为中常侍。虽然是个虚衔的加官,但成为了的近臣,给事左右,掌顾问应对。可以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了。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蔡伦从“絮纸”的制作过程中得到:人们用麻茎皮可以织成粗布,为何不能造成纸呢?说干就干,反复试验总结。有人统计爱迪生发泡失败了一千多次,蔡伦失败了多少次没有人知道,但他却是成功了。蔡伦仔细研究,总结整理出选用树皮、麻头等为原材料,先把它们洗净切碎,浸泡沤制,反复捣捶,分离出来的纤维制成纸浆,捞出晾干,成型,就制成了轻便经济实用的纸张。
说“知识就是力量”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说英国科学家培根在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的时候所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从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蔡伦是一个有志青年,立志要制造出一种理想的书写材料。他也是个聪明的人,知道领导支持好办事,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志向告诉了赏识自己的邓太后,邓太后一听是好事啊,支持。邓太后不但对蔡伦工作上赏识,生活上还很关心。有一天,邓太后把进贡的荔枝让人给蔡伦送去品尝。来人临走时嘱咐蔡伦,半个月后邓太后要搞一个宴会,邀请他届时参加。这是大事啊,蔡伦害怕忘记,随手把日期写在了包荔枝的皮上。忽然,蔡伦发现这包荔枝的东西竟然可以写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认真的蔡伦把进贡荔枝的人找来,详详细细问清了包裹荔枝的材质,叫做“絮纸”。
时光飞逝,岁月无情,话说离蔡伦立志改进书写载体已经过去了七年有余。在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他把非常成熟的纸张献给朝廷,当时直接轰动整个朝野,亮瞎了大臣们的眼睛。龙颜大悦,推广,并封蔡伦为“龙亭侯”。因此,蔡伦改进发明的纸张也被称为“蔡侯纸”。
作者:杨佳峰
【特别提示】凯风清韵、凯风文史均系凯风网出品,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号“凯风清韵”(ID:kaiwind-qingyun)及凯风网(
【版权声明-凯风文史版】本文系头条号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凯风文史(
科学发明史上有很多佳话。牛顿被树上的苹果砸中脑袋,因为那神奇的苹果,他发现了的定律。其实,早在两千年期的东汉时代,蔡伦就吃着荔枝把造纸术给改进了。他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来造纸术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并称为中国科技的“四大发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可不为人知的是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过程源于他吃荔枝时候的所得。
蔡伦这一实用造纸技术在全国范围很快得到广泛推广应有。随之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传到朝鲜半岛、日本等亚洲,后经阿拉伯诸国传到欧美。欧洲建立第一个造纸厂已经距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的一千多年以后了。
可是培根不曾知道,造纸行业的祖师爷蔡伦是吃着荔枝就把造纸术给发明了。(图片来自网络)
蔡伦品行特别端正是一个为人正直,为官参政敢于自己的观点的人。《后汉书·蔡伦传》中记载他,“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也就是多次顶撞皇上。一看他这么做事情这么认真,就让他全权指挥全国选拔出来的优秀匠人为宫廷建造所用之物。蔡伦天天和匠人们在一起工作,竟然激发了他对工艺制造的浓厚兴趣。许多他亲自指导下制造出的物件,成为后世效仿的宝物。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