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经济下行风险仍突出 利率适宜
尽管市场预计今年至少有一次降息,可能降息两次,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者在上月末会议上仍认为,利率可能应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同时暗示4月以后可能逐步撤销购买债券的临时回购操作。
今年1月末会议上,美联储决定保持政策利率不变。会后声明重申当前货币政策立场适合支持经济继续扩张,不同于去年12月上次会议声明的是,1月声明称,家庭支出增长不是“强劲”,而是“适度”,并且当前立场支持通胀“回升到”联储目标,而不是“接近”目标。
美东时间19日周三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1月会上,美联储官员对美国经济状况感到乐观,认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和诸多下行风险仍然存在。纪要称,
联储与会官员“预计经济仍以温和速度增长,得到宽松的货币和金融环境支持。此外,一些贸易不确定性近来减少,还出现了一些全球增长企稳的迹象。尽管如此,(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还存在” ,包括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
纪要认为,保持利率不变将给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时间,以便更充分地评估过去一年转向更宽松的政策立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将让决策者累积预示经济前景的更深入信息。
市场交易者最近预计,今年9月以前,美联储有可能降息一次,年底以前再降息一次的可能有50%。不过,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联储官员认为:
“假如未来经济相关信息仍总体与经济前景一致,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可能一段时间内仍适宜。当然,若出现导致前景大幅重新评估的形势变化,为了促进(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实现双重使命目标,将适合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仍有多种经济前景的风险虽然重申了有意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不变,但会议纪要也展示了联储官员关注的诸多经济前景风险。
纪要称,“与会者总体认为,相比前次会议,经济活动前景的风险传播一定程度上更为有利,但很多下行风险依然突出。”纪要提及了贸易紧张关系缓和,英国硬脱欧风险进一步减退。统计模型显示,未来一年经济衰退的几率近期明显下降。
但是与会者总体预计,贸易相关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仍很高,全球增长企稳的暂时迹象可能消失,地缘政治、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仍存在。最近的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成为全球经济前景的新风险,与会者一致认为应该密切关注这一威胁。
在金融稳定方面,多位联储官员认为股票和企业债估值高,关注企业债务水平高,杠杆贷款的承保标准低。一些与会者担心,包括估值过高和举债过多在内的金融失衡可能扩大经济遭受的负面冲击,当前的低利率和劳动力市场供应吃紧可能增加金融稳定的风险。网络攻击可能影响美国金融系统。多位与会者指出,大银行增加分红、减少资本缓冲可能削弱银行未来抵御冲击的能力,进而对经济有负面影响。
购债扩表后将逐步撤除临时回购操作
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为1.66万亿美元,比去年9月美联储为平复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而启动回购操作之前的规模高出4210亿美元。
今年1月会后,美联储宣布,将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上调5个基点,将始于去年9月的回购操作至少延长到今年4月。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上调IOER只是小幅度的技术性调整,准备金将在第二季度内持续地达到足够的规模, 希望储备金基线规模在1.5万亿美元左右,最终将放慢回购国债的速度。
会议纪要显示,1月会上,联储决策者认为回购计划成功地充实了准备金的水平,保证了联储继续掌控联邦基金利率。多位与会者强调,“随着准备金达到持续充裕的水平,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和回购操作的需求会减少,这类操作可能逐步缩小规模或者逐步结束。此外,为了适应美联储债务的增长趋势,保持充裕的准备金,需要一段时间内开展日常公开市场操作。”
“与会者指出,重要的是,继续与公众沟通当前和未来的公开市场操作是技术性操作,旨在达到并保持充足的准备金,任何这些操作的调整都不是为了展示货币政策立场变化。”
“多位与会者主张,货币政策委员会应该不久之后重新开始讨论,回购操作可能在充裕准备金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包括可能创造常备回购工具。其中几位与会者提到,这种工具可能减少银行系统对准备金的长期需求。”
设定通胀范围的利弊1月会上,对于2%左右的通胀目标范围,联储官员讨论了采用多种类型通胀范围的利弊。大多数联储官员担心,在通胀长期低于2%之后推出2%左右的对称性通胀目标范围可能被公众解读为,美联储对通胀低于2%感到满意。
多位与会者同意,不确定通胀范围可能被公众误解为美联储对目标范围漠不关心,对达到2%这一对称性通胀目标的承诺执行力不足。部分与会者认为,现在并不清楚推出一个范围会不会帮助实现联储的通胀目标,在公众看来,这样的范围可能让通胀目标更不明确。
从1月会议声明看,美联储当月会议最终强化了让通胀回升的承诺。1月会议声明称,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还适合支持“通胀回升到(FOMC)委员会的对称性目标2%”,而不是上次声明所说的支持“通胀接近”2%。这是1月会议声明少有的与去年12月声明不同之处。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