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才培养怎样增加新内涵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新闻传播教育该如何转型,培养社会需要的传媒人才?11月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兰州大学召开。
会上首发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9》显示,2015年,全国有681所大学开设了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约占高校总数的1/3;进入2019年,创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本科高校达721所。与会专家表示,随着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繁荣,近年来,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迅速扩张。如今,飞速发展的数字传播技术,正在倒逼传媒人才的生产过程,也在倒逼高校新闻院系直面传媒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
不是培养机械文字匠,而是要培养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新闻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刻内涵运用于教学、研究及人才培养
“要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成为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实现课程和人员全覆盖、无死角。”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自1964年进入人大新闻系学习,半个世纪以来始终奔走在新闻追梦的路上。他说,新闻学科不是培养没有灵魂、没有情怀的机械文字匠,而是要培养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新闻人。高校要在研究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新特点新规律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中,使新闻学真正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使学新闻的学生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新闻理论基础课内设置1学分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元典读书笔记作业;新闻史教学团队创新史论教学模式,实践“翻转式课堂”,从以往的“以教为主”,转变为同学们的“学与讲”为主。这些创新,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系统。
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国家治理以及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可以明确地说,我们要为新时代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从问题出发,提出要引导学生从实践而不是既有概念、理论出发去了解、认识现实,明确自身的定位与使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才能自觉投入到具有未来引领意义的新闻传播实践中去。”
立足实践,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刻内涵运用于教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中,这也是中国传媒大学探索的方向之一。该校学生立足新媒体实践,已经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力军。如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学生设计了“长征路上小红军”表情包,全网发送量突破千万;2018年,针对“三月三黄帝大典”“狗年生肖”等主题,制作“轩辕黄帝有熊氏”“道格雷”等表情包,不拘一格弘扬传统文化,受到网友欢迎。
开设什么课,和谁一起做?
培养具有融通思维和技能,文理交叉、手脑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媒介融合情境下的国际传播素养
“5G+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时代,要通过新媒体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介绍,该学院积极构建“STEAM-T”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包括唐宋诗词、中国文化的国情教育平台课程,新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报道、大数据可视化等文理交叉创新课程,新媒体实务、电视摄像与编辑等问题导向实践课程,计算传播、智能传播等学术前沿探索课程,培养文理交叉、手脑并重的新闻传播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其他学院共建双学位实验班、课程包,打破学科壁垒。目前已与法学院合办“新闻—法学”双学位实验班,与国际关系学院合办“新闻—国际政治”双学位实验班,还与信息学院合建“大数据与新闻传播”课程包,未来还会与财政金融学院合办“财经新闻”课程包,与公共管理学院合办“大数据与社会治理”课程包等。
为提升学生媒介融合情境下的国际传播素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国内外业界专家与学院教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系列全英文新媒体报道课程、系列讲座与实践工作坊。如从2009年开始,学院就追踪国外数据新闻发展的新趋势,开设了“Data Mining and Analysis”创新课程,利用彭博数据终端实验室,提供数据挖题与分析方面的专业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也积极培养具有融通思维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如网络传播专业(传播学)采取双学位培养,学生通过4年本科学习,同时获得传播学(文学士)和新媒体技术(工学士)两个学位。此外,该学院在特色课程新闻评论教学上,一方面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采取“校内校外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强调实践技能培养,建立了新闻评论经典作品案例数据库、新闻伦理案例数据库,网络舆情实验室还可组织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全国性的舆情调查。
在新的传播生态中,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传播模式涌现新的特点,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成为新的生产机制和特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从这个角度看,对新闻教育而言,与其把目标只瞄准“好记者”,不如更加注重“好公民”的培养,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传播能力的“好公民”,其中一部分人才再增加专业实践,自然就会成为专业的“好记者”。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