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变量”让公益有了“新玩法”
本报记者 左玮娜
村上春树有本著作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讲了诸多见闻思考;而今天,当人们谈起走路,他们很可能是在谈“公益慈善”。
截至今年11月底,腾讯运动捐步共吸引到10.27亿人次用户参与,筹款10.8亿元,“双十亿”的傲人成绩,让运动捐步成为影响最广泛、渗透力最强的行为公益“超级产品”。
公益慈善变得简单,日常行为有了新价值
2007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同年上线腾讯公益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以下简称腾讯公益),将互联网因子植入公益慈善。2015年“99公益日”期间,腾讯公益联合微信运动推出运动公益平台“益行家”,此后其一跃成为最大的运动捐步公益平台。
越是简单的方式,越能够吸引人们参与。运动捐步就是这样,只要用户行走超过1万步,就可以兑换相应额度的资金,定向捐赠给公益项目,除了占领封面外,步数更被赋予了公益慈善价值。
运动捐步,仅仅是行为公益的起点。近几年,腾讯公益在丰富公益场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尝试。如在腾讯电脑管家、腾讯手机管家发起的“清理+”平台上,用户筹集的爱心扫帚可以转化为阿拉善荒漠化地区的梭梭树;手Q读书平台上的用户只要捐出阅读时间,即可向特困大学生捐赠善款,助其完成学业;微信发起的为盲胞读书项目,号召每一个网友捐赠60秒声音,给盲胞制作有声读物;QQ邮箱发起暖灯行动,号召网友删除旧邮件、捐出存储空间,将节约下来的能耗置换为物资,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改善照明环境;用户在全民K歌软件上翻唱所获得的K币,可以捐给听不到歌声的儿童……
时至今日,对部分先行者来说,公益慈善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再是有钱有闲人的专利,不再是突发情况下才会采取的行为,而是一种惯常的、发自内心的反应。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看来,借助科技的力量,公益慈善正变得时时可为、事事可为,行为公益正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所熟知,并吸引他们参与其中。
对自己好一些,也对别人好一些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腾讯“99公益日”期间的企业及慈善组织配捐与用户的捐款比例从1∶1变成了2∶5,各种场景下的用户参与度逐年提升。是什么让行为公益日渐走俏?
业界人士指出,早期公益强调对别人好,给别人帮助,行为公益讲求对自己好一些,同时也对别人好一些,公益慈善的可持续,参与各方都能从中得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民公益等于全民受益。
运动捐步的场景下,用户兑换的资金来源于企业捐赠,其内在逻辑是:用户捐步数时会看到企业曝光页面,参与人数越多,曝光效果越好,企业捐款越积极,这就等于用户共同努力,让企业为公益慈善埋单。与此同时,曝光页面内容并不限于企业,更多的是公益慈善信息,参与用户越多,公益慈善基金会及其运作的项目传播度就越广,这也是一个公益慈善意识培育的过程。在这样一个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在受益。
另一个流行度颇高的互联网公益项目蚂蚁森林也是如此。2016年8月,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用户通过线上生活缴费、网络购票等行为减少碳排放,从而计算为虚拟的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待虚拟树长成后,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
截至今年8月,蚂蚁森林用户数达5亿,种植真树1.22亿棵。用户觉得很值,而为用户低碳行为埋单的商家也觉得赚了——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种了树,商家赢得了用户的消费,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拥有了超高好评,用网友的话说,“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家都喜欢大团圆的故事,希望看到皆大欢喜的场景。良好的公益慈善生态正是这样,致力于让所有人求仁得仁。
科技让公益慈善更有想象力,更具持续性
行为公益背后的推手是科技进步,在科技助力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支撑下,人们能参与的公益慈善场景越来越多。电脑时代,虽然互联网应用已经开始流行,但行为公益对大家来说还很陌生。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一切都变得不同。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