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 全方位赋能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2月22日,由网易财经、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联合主办的2020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主题是“开放新格局 智领新增长”,包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龙永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等国内外顶级经济学家、学者等在内的多位重量级嘉宾共聚一堂,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围绕“关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当前实体经济风险与机遇并存,既存在去杠杆、资管排雷、贸易摩擦等挑战,也存在消费升级激发内需潜力、小微企业获政策扶持、科技产业持续高增长等机遇。在此背景下,需要多策并举推动实体经济走出债务紧缩,并需要在贷款用途管理及不良资产管理等方面对金融机构强监管政策进行适当缓释。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目前主要面临三大问题,包括债务紧缩问题、强监管问题以及金融科技的应用和风险问题。具体而言,资金推动型企业资金链普遍处于比较紧拙的状态;政府债务的本息负担沉重,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部分地区已超150%,且个人存款增速放缓明显;P2P、私募基金、非法金融的爆雷,以及股市的低迷,都一定程度上损毁了个人积累的财富;贸易摩擦打压了出口,对制造业产生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日渐抬升,金融迎来强监管时代,但金融业应对变革的能力仍有欠缺。
不过,金融业在面临问题的同时也存有机会。GDP要维持在6%的增长,国家在财政、金融政策上会趋于宽松化,保持流动性,这对企业资金链的缓解、对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都有很大的正面影响:一是消费上,中国有40万亿的消费市场;二是在小微企业上,全国有近2千万户纳税小微企业;三是在科技产业上,国家全力支持科技产业的发展。消费和小微企业、科技产业都是经济新的增长点,对金融业来讲也是新的服务点。这促使金融行业从过去做融资平台、做房地产,到向这三个方面切换,需要转化金融业的使命。
虽然债务紧缩已然发生,特别是在2019年,各个银行都觉得找资产难,找不到恰当的资产来匹配自己的资金运用。要解决债务紧缩困境,就应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解决。今年,国家重新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能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也为银行补充资本提供了多元化渠道。对于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需要分离其资产负债表,无前景的直接破产清算,好的部分拿出来,用信贷或者其它方式给予支持,而不是把它们混在一起。最后,对企业高负债的多元化扩张,从政府层面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抑制。
对于强监管,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这是大的方针。但是,个别金融监管政策,可能需要结合最新经济情况予以修正。譬如,贷款的用途管理、贷款的转让和不良资产的管理等个别金融监管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的难度。当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又不能快速核销时,就会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过去制定严格的贷款转让和不良处置政策,还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层面的考量。而现在,随着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这方面压力越来越小。所以,有必要对这些政策进行一定的缓释和调整。
“没有金融科技就难有普惠金融。”黄金老指出,做普惠金融,做海量客户,而客户又遍布天南地北,这就需要科技手段来解决不见面等难题。今天讲新金融,新在什么地方?就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新金融是全线上操作,从获客到贷款处理,到后面的偿还,都要线上处理,这就需要生物特征识别等手段来做KYC,风控则要通过大数据来做。
他强调,金融机构发力普惠金融需继续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近年来,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金融机构不仅在消费金融领域取得明显进展,在小微金融领域的探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以苏宁银行为例,通过“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的模式,在2年半的时间内,个人客户达数千万,企业客户达2.5万,总资产超600亿,在全国民营银行中位居第三位。而这背后,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强力支撑。
在消费金融方面,苏宁银行线上消费贷款有11个流程,每一个流程都对应着数字化风控的模型,从筛选客户到审查客户再到最后的贷后预警,全流程都运用到了金融科技的手段。其中,“知心”精准营销系统建立了84个营销模型,转化率达4%-6%;“识器”欺诈设备识别系统识别准确率达95%,每日计算9万次;“寻迹”位置画像系统拥有10万IP标签,IP身份识别准确率达95.65%;“极目”黄牛识别系统准确率达92.7%,实时监控100万风险账户;“风声”黑产监控系统有9万+黑产信息,周拦截400次……苏宁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实现了对消费金融风险的有效管控。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