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日常用品  食品

2025年底北京将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再有不到5个月,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实施。目前,全市上下正积极开展《条例》的宣传和相关的配套准备工作,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及四个实施办法将于年底前出台。12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得知,东城、西城、石景山力争于今年底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通州区也已开展全覆盖创建工作。北京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餐饮单位源头减量,因地制宜推进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涉及60余项工作任务

  “我们目前主要是要把垃圾分类的工作做到前头。”北京市城管委固废处处长康凯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我们主要在制定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和四个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居住小区、党政机关社会单位、收集运输、垃圾减量,目前已经成稿,预计年底前就会印发。这个行动方案里我们梳理出60来项工作任务,包括时间表、工作任务、路线图”。

  具体来说,康凯表示,目前垃圾分类的工作主要包括四个“先行”。首先是配套措施、方案先行,配套实施办法按照具体的时间节点都制定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保证各部门都动起来;第二个是标准规范先行。围绕《条例》修正,比如要求全过程密闭、无二次污染等,提高生活垃圾投放、收集、处理的标准规范。

  此外,设施服务先行也是关键所在。住建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已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主要对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的适用范围、类别构成、图形符号进行了调整。康凯提到,生活垃圾容器的标准规范也要根据新国标进行配备或修改。

  城市副中心启动分类全覆盖

  除了行动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进展,康凯也提到,目前每个区的进度不太一样,要根据各个区的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工作计划,实现示范区引领的效果。东城、西城、石景山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通州由于面积较大,各地情况不一,目前也已开展全覆盖创建工作。

  作为城市副中心,通州近年来在垃圾处理后端的做法形成了一些经验。位于通州区张家湾镇的通州区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于2019年8月20日正式进入商业试运行阶段,是京城惠通环保有限公司与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以BOT模式签订的市政建设项目。

  京城惠通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广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项目主要处理通州的餐厨垃圾、粪便及污泥。目前,日均处理餐厨垃圾约200吨,粪便约300吨以及污泥约100吨。主体采用“预处理+油脂提取+联合厌氧消化”工艺,主要产出品为粗油脂和沼气,后期将增加沼气发电,每天可产生2.5万立方米的沼气,一立方米大概能产生1.7-2度电。除了处理厂自用,剩余的都将输送至国家电网。”

  据介绍,将三种垃圾进行联合厌氧处理的,在国内尚属首例;此外,处理站位于张家湾污水处理厂边,两者协同处理,节约大量运输成本。污水直接进入张家湾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则进入有机质资源生态站进行有机处理。“有机物质处理+污水处理”的模式在北京也属于首例。

  全面实现资源化处理

  截至目前,通州再生能源发电厂已经处理了113万吨生活垃圾,输送到国家电网共计2.6亿度电。通州全区目前日均产生生活垃圾2000吨左右,发电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由于城市副中心的持续建设,全区生活垃圾量还会有所提高,目前再生能源发电厂二期也已开始规划,计划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700吨。

  值得一提的是,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的外观打破了群众对于垃圾焚烧厂的一贯印象。北京商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红蓝黄三大色块拼接成厂区的外观,整个园区已经打造成为具有“视觉地标”属性的城市景观和环保生态景区。近千平方米的环保教育宣传展厅和工艺流线参观走廊,也成为了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基地,去年共举办311场宣传活动。

  目前,北京市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有29座,其中焚烧厂10座,生化处理厂(堆肥或厌氧发酵)8座,卫生填埋场11座。此外,全市还有9座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按照北京市设施建设推进情况,卫生填埋场将主要以焚烧残渣填埋为主,最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全面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

  据市城管委给出的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北京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790.36万吨,日均2.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7%。目前,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30座,总设计处理能力30331吨/日。预计到2020年底,北京市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达到2.34万吨/日,且结构不断优化。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运用经济手段促进餐饮单位源头减量,因地制宜推进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晨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