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料

市场遭断崖式下滑 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分化愈发明显

  2019年曾被业界公认为造车新势力生死存亡的年份,如今大半年已过,依赖外部投资的造车新势力日子并不好过,在行业洗牌压力下命运未卜。

  遭断崖式下滑

  眼下正在举行的成都车展上,造车新势力相比上半年上海车展,参展数量少了一半。造车新势力从一开始就是行业最具争议的群体,2015年前后,造车新势力风起云涌,纷至沓来者高达500余家。然而,经过短暂浮华后迅速降至百家左右,市场更呈断崖式下滑,今年7月总销量仅2375辆,环比骤降76%;7月总上牌量降至2232辆,仅为6月上牌量的四分之一。

  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分化已经十分明显。目前,蔚来、威马、云度、小鹏、新特、电咖、合众新能源这7家企业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和交付,紧随其后的是爱驰与车和家,均处于量产车型亮相阶段,排在中后梯队的拜腾和华人运通等,则正在想方设法获取各种资源,以期加速量产落地,而其他落后者已开始陷入困境。

  然而,即使做到交付的少数几家造车新势力,也只是表面风光。排名前3名的蔚来、威马和小鹏,7月总共销售仅2133辆,未有一家过千辆。其中蔚来近三年大规模亏损,累计亏损高达172.3亿元。头部企业尚且如此,处于后续梯队的企业更是难言乐观。

  与此同时,一系列自燃、召回、维权、停产事件,也让造车新势力遭遇信任危机。另外,造车新势力存在的生产节奏缓慢、产品质量低下等一系列问题频频爆光。如今,2019年只剩三分之一时间,包括国际巨头在内的众多传统车企将会投放大量电动车产品,“僧多粥少”需求危机出现,这将给新势力企业造成空前压力,那些无实力、无交付力的企业将难以挺过“生死年”。

  当下病恹恹的新势力行业,最大的病症应该来源于对外行造车的过度自信,错误预估自身实力。事实上,有传统车企背景的新能源项目普遍比新造车企业的进展快。传统车企拥有成熟的生产线,布局新能源项目只要经过改造即可,而跨界造车的新势力则需要从头开始,如何去和整体大份额汽车市场做抗衡,这些都是造车新势力亟须考虑的问题。

  融资魔咒难破

  一直以来,造车新势力都是靠融资进行“输血供养”,“烧钱”已经成为常态。据统计,近3年来国内主流的15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共融资120多次,总金额已超过1200亿元。但随着近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出,造车新势力资金变得捉襟见肘,生存情况堪忧。

  与此同时,随着车市“寒冬”的来临,投资环境也发生明显变化。资本对于一个产业的支持最长不超过7年,平均时间约为4~5年,造车新势力已过了PPT融资阶段。从去年开始,造车新势力融资情况每况愈下,资本对于它的青睐程度已远不及之前,加上某些头部新造车企业在盈利方面,并未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资本圈对于造车新势力的投资似乎更加谨慎了。

  车和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想曾公开表示,造车新势力的融资窗口剩余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在一年内会有大批企业淘汰出局,90%的投资人会损失惨重。另外,造车新势力的吸金能力降低,与我国整体经济环境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无关系。除此之外,新势力身上过度“烧钱”的过往和尚未形成的交付能力,以及产品制造环节的天然缺失,无形中成为投资者眼前的一道屏障。

  更为重要的是,造车新势力研发烧钱,盈利遥遥无期。此前投资机构投资的新造车公司,大多血本无归。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模式多样,有代工,有合资,也有自建工厂,但核心技术一般都是采购来的,自己核心研发的较少,这就导致品质的不可控以及资本的信任度降低。毋庸置疑,未来融资渠道将会越来越窄,这就是个无底洞,即使融资“输血”到几十亿元乃至几百亿元,也是杯水车薪。小鹏汽车何小鹏最近公开表示,以前看别人造车投资100亿元觉得不可思议,但真正干起来,才知道就是200亿元也是不够的。

  生产资质受阻

  “资质”就像是一张“准生证”,对于想要进入汽车领域的外来者而言,这是绕不开的难题之一。日前发改委下发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针对现有市场格局对造车新势力的设计、研发、产能、规模等4方面做出严格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造车新势力获取资质的门槛,如果不满足这4项条件,将无法获取资质,意味着只想通过资本套现的PPT造车企业将被新政拒之门外。就现有造车新势力车企来看,其中大部分难以符合要求,生产资质门槛的提升令内外交困的造车新势力雪上加霜。

  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深入和销量的提升,造车新势力遇到的问题将越来越多:一方面,资质门槛提升对生产规模、质量、销售、服务的全面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往往是新造车企业所欠缺的;另一方面,新造车企业又必须努力培育具有特色的产品新卖点和品牌新内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造车新势力如何才能突围成功?

  业内专家建议,面对产业全面重构的空前变局,造车新势力需要积极应对新挑战、迅速转型,同时对新技术培育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充分尊重汽车产业基本规律,踏踏实实做好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质量和成本等各个环节工作,大胆创新,甚至推出革命性的全新解决方案,尝试引领产业未来演进方向。这也正是新势力进入汽车领域的价值所在。

  没有任何一家造车企业能在脱离产品和市场的支撑下实现长久发展,造车新势力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尽快摆脱对资本的高度依赖,着力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在当下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