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取消手机一卡通开卡费,还有哪些城市会跟进?
北京全面取消手机一卡通开卡费,还有哪些城市会跟进?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北京全面取消手机一卡通开卡费,还有哪些城市会跟进?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7月3日起,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全面取消手机交通一卡通开卡费。安卓手机用户及华米手表用户均可免费开通京津冀互联互通卡,凭借一部手机畅行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300余座城市。
2018年底,“新华视点”记者曾针对北京、广东等地的手机交通一卡通开卡费收费依据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那么,此前手机交通一卡通开卡费收费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该开卡费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取消?
北京取消开卡费:技术成熟、运营高效、成本下降
记者了解到,2019年初,北京市交通部门将“取消手机一卡通开卡费”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加紧推进落实。据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全面取消开卡费后,华为、小米、OPPO、VIVO、魅族、三星、一加等支持手机交通一卡通的多个品牌手机用户均可免费开卡。另外,苹果手机用户也有望在近期享受免交开卡费。
此前,想开办北京手机交通一卡通业务,华为、小米等安卓手机用户需缴纳几十元开卡费,且该费用退卡时不退还,迁卡时需重交。苹果手机用户则需缴纳一定金额的可退还服务费。为何现在能做到全面取消呢?
“当前,手机交通一卡通技术渐趋成熟,运营效率明显提升,这些都为取消开卡费奠定了基础。”北京公交一卡通公司方面告诉记者,起初收取开卡服务费,主要用于一卡通系统扩容、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及手机硬件、服务运维等方面。从2013年发展至今,相比此前为实体卡一卡通产品做“备胎”的阶段,当前手机一卡通技术稳定、运营成熟且用户体验良好,取消开卡费的条件已逐步成熟。
其他城市:有的提前退,有的限时减免,有的变换名目继续收
除了北京,多数城市一卡通机构对于全面取消手机端开卡费态度不积极,有些城市的减免政策设置了各种附加条件。
记者在华为钱包APP中的“交通出行”功能中发现,一些城市一卡通开通图标上标注着零元开卡,点开后却发现仅是一种限时限量的促销活动。比如,郑州城市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绿城通卡,免除了原价25元开卡费,但注明“限时0元开通,7万名额”;同为京津冀互通卡,石家庄一卡通科技有限公司发行的一卡通虽然也标注免去了原价16元的开卡费,但该措施也是“限时开通,2万名额”的促销手段。
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向消费者承诺于办卡次日提前退还20元开卡费的优惠福利,但必须满足下载上海交通卡APP并在其上完成银行卡实名认证的条件。
另外,还有些城市的一卡通仍在收取或变换名目收取不可退开卡费。比如,手机端办理“重庆畅通卡”时,需支付20元的开卡服务补偿金。据发卡公司客服介绍,这个服务补偿金类似于实体公交卡的押金。卡片开通成功后,公司连续20个月每月从服务补偿金中扣减1元,退卡时将不再退还服务补偿金。
其他如广东的岭南通、江苏的金陵通等多数手机交通一卡通,在办卡时仍要收取金额不等的开卡费,且该费用在退卡删卡时也不退还。
记者询问了岭南通、金陵通等多家卡发行机构及其合作技术公司,对方均称近期没有全面取消开卡费的计划。
专家建议扩大城市合作互联推动减免开卡费
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初确定当年将推进12件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实现全国260个地级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其中20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应用”就在其中。北京一卡通公司方面告诉记者,此次全面免除开卡费,正是为了推广便民措施,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互联互通工程。
但由于相关政策中并未明确规定免除开卡费相关内容,不少城市一卡通运营机构多以成本为由,继续维持其开卡费收费政策。
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锋告诉记者,岭南通及类似手机一卡通成本主要包括:运营与各合作城市交通卡之间互联互通平台的数据费用;各品牌手机更新换代快,交通卡软件系统要随着不同手机机型进行持续调试升级的升级费;对其各公交地铁企业硬软件设备进行对接测试的测试费等。
尽管相关公司始终强调自身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压力,但多数也向记者表示,扩大城市共享合作、善用互联网运营思维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徐锋告诉记者,近期,广东岭南通正与广西、福建、江苏的交通一卡通机构合作,促成各城市设备测试结果通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测试的成本”。
北京公交一卡通技术合作方黑狗科技相关负责人称,交通卡属于高频场景,一旦成熟就能吸引许多企业寻求合作,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成本分摊。
此前,交通运输部相关业务负责人曾表示,开卡费问题目前尚存争议,未做硬性规定。专家认为,全面取消开卡费将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手机交通一卡通,加速交通一卡通行业线下向线上转换,扩大线上市场规模,是既利好行业又便民惠民的举措,也是该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地都应全面取消手机交通一卡通开卡费。”北京电子商务法学会会长、中消协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律师认为,手机交通一卡通带有明显的公共服务属性,不应单方面强调营利性而忽略其公益性,相关成本完全是企业应支出且可消化的。
“根据我国价格类法律法规立法精神,此类运营成本应统一体现在票价当中,而不应在票价之外另立名目收取,否则涉嫌进行多重收费。”邱宝昌说。(记者杰文津、胡林果、丁静、樊攀、柯高阳)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