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为地方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浙理工纺织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依靠“及时雨”精准赋能体系
原标题:动态 为地方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浙理工纺织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依靠“及时雨”精准赋能体系成为“全国样板支部”
动态 为地方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浙理工纺织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依靠“及时雨”精准赋能体系成为“全国样板支部”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建设单位验收通过名单,经建设单位对标自查总结、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把关审核、教育部思想工作司审查,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纺织工程系教工党支部顺利通过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验收。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纺织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以下简称“支部”),是该校优势特色学科“所在地”,也是全国培养纺织精英的摇篮之一。自样板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支部始终把创建热情有效转化为精准服务、赋能发展的热忱,构建起“以行业发展瓶颈为向、以企业发展痛点为要、以战略发展需求为重”的“及时雨”精准赋能服务体系,通过插党旗、建团队、出实招、展作为,用实际行动彰显高校党建所蕴含的生命力、生产力和迸发力,切实把科学研究做在祖国大地之上、百姓需求之中。
截至目前,得益于该体系建设,已设立专项攻关课题30多个,共帮助50余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多个,创造经济价值突破3000多万,并培育地方研究院1个、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项,3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瞄准需求做科研是支部党员的一致行动,也是书于内心的无声誓言。位于浙江沿海的宁波象山县,原来盛极一时的针织产业面临逐年萎缩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科研力量跟进不足。
听闻该信息,支部陈慰来第一时间自驾去往象山开展调研走访,之后积极推动地方与学校成立“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通过“智库建到厂门口”的方式,实现高校科研与地方需求的无缝衔接。
在“送智”的同时,陈慰来还带领支部把“培智”作为己任,通过专题授课、专项辅导、专家分享等方式,开展“输血式”科研项目合作,为企业提供新研发的纱线、面料品质检测和技术咨询,开办培训班25次,累计完成检测批次200多批,组织研究生结合企业难题开展课题研究数十个,大大提高了当地产品的品质。不到一年,以“科研供给为导向、以合作研发为方向、以产业振兴为同向”的路径,使得针织面料及新产品开发、新型染整技术、服装设计和加工技术等方向的合作增效明显,不少企业销售收入翻番,地方织造加工整体效率提升35%,象山地区针织行业迎来又一春。
“象山模式”大大激励支部赋能地方产业的信心和热心,此后,支部党员活跃于杭州萧山、绍兴柯桥、湖州长兴、嘉兴桐乡等多个纺织产业重点地区,建立或依托校地共建的研究院或技术转移中心,把科研之术与服务之旨紧紧,被当地所津津乐道。
旗帜鲜明讲文化、聚焦民生施才干是支部党员诠释新工科建设的自觉行动。支部牢牢秉持“深耕织锦领域,打造创新标地,凝聚产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研培理念,依托区位和高校优势致力于中国织锦非遗的文化挖掘、技艺研究、设计提升及产业转化。
教授祝成炎领衔的“织锦非遗研修”团队,围绕“创意设计和现代传承”的非遗保护和转化理念,联动东西南北、链接产业上下、培植新老力量,推动文化、技术、产业“三脱贫”。期间,团队承办9期国家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为四川蜀锦、广西壮锦、海南黎锦、布依族织锦、水族马尾绣、苗族蜡染、布依族枫香染等领域的120余位传承人或从业者提供高级研修课程,搭建起传统织锦技艺与学术、艺术、设计、生产和销售市场之间的桥梁,形成“东西互补、校地联合”的非遗研培工作模式,构建起一个传统工艺、产品平台和销售市场之间的大朋友圈,被誉为产业扶贫的“浙理工”模式,祝成炎教授也因此荣获“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荣誉称号。
支部始终把“练好个人内功、抓好全员合力、走好实干路径”作为支部形象、党建文化的核心内容加以诠释,形成了“响应快、推进快、见效快”的“三快”行动机制。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大考中,党员们第一时间响应,奔赴到一线,战斗在一线,切实做到“科技帮扶增效能”,如支部陈慰来带领其他党员,帮助象山森语国际转产开展医用防护用品的生产,协助企业在一个月内转产,并陆续生产出隔离服、口罩等急缺物资;祝成炎同志为达利丝绸(浙江)等公司生产真丝防护口罩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冯建永和企业合作开展纳米口罩技术攻关,并通过省级教学平台讲授相关课程;严小飞参与全省医疗物资调拨相关数据的存档和相关文件撰写;马雷雷同志利用学校微信群、同学群帮助疫情期间急缺熔喷布20吨、防护服面料100吨的山东华鲁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到数家原料供货商,缓解企业的燃眉之急。
以“快、准、好、实”为特色的“及时雨”精准赋能体系,让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以“输血+造血”为驱动的赋能方式,让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支部在该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成为本支部日常运行的具体举措,也成为推进教工支部建设的鲜活范式,同时也造就了党员、产业、企业以及群众的全方位真实获得,相关工作得到“学习强国”、全国高校思想工作网、《浙江党员》、《浙江教育报》等媒体报道,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动态 为地方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浙理工纺织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依靠“及时雨”精准赋能体系
原标题:动态 为地方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浙理工纺织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依靠“及时雨”精准赋能体系成为“全国样板支部” 动态 为…
-
喜报!高明尚昂荣获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据悉,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由广东省科技厅批准设立的常设性年度科技奖励,分技术发明奖和技术进步奖两大奖项…
- 2022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招生简章
- 轻工业韧性好、发展稳优势持续显现
- 品臻论道艺术与收藏对话论坛
- 《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到2025年轻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河源前5月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主导产业增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