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恐怖的机床产业:到底是什么样的狠角色全球难有敌手?
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但那小也只能代表它的国土面积,在机床产业日本可是业界翘楚。机床,作为制造机器的机器,它在工业制造方面的地位自然是不用多加赘述。机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程度和加工技术水平。那物资贫乏、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的日本又是凭借何种本事成为机床强国的呢?
我们现如今只看到了日本机床产业光鲜亮丽的一面,作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建立起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的强国,但罗马的建成从不是一日之功。
在近代早期,日本也是一个饱受侵略的国家,但他们敢于除旧迎新。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从、经济、文化方面都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改革措施,其中的殖产兴业更是引起了早期的工业热浪。
后期随着池贝铁工厂的建立,日本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台机床,这也标志着日本机床的萌芽。之后政府更是在扶持力度上大力倾向于机床产业,将其作为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除了自我改革,日本还是一个十分擅长向他国学习的国家。在初期日本工业还相对比较薄弱时,他们虚心向工业老牌国家德国学习技术,大力引进美德先进的设备,同时高薪聘请外国知名专家前来指导。他们就像一个巨大的海绵,急切地吸收着他人的营养,择善而从一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时代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事物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时代的包容,时代的洪流推动着事物的向前发展,两者之间就像伯乐与千里马一般微妙的关系。
锦上添花的是富士通领导远见卓识,成功预见了3C(Communication通信、Computer计算机、Control控制)时代的来临,预先对机床等产业进行了长足的发展计划。在那其中稻叶领导的FANUC(发那科)公司抓住契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它在数控方面享誉世界。
FANUC公司设有一个极具特色的基础技术研究所,那里汇聚了世界的无数精英,三不问一问是他们的理念,不问国籍、性别、年龄,只问成果。不让人在条条框框中研究,珍视真正有才之人就是它最大的竞争招牌。
日本的机床高水平在国际上是广受赞誉的,不论是马扎克、天田、还是大隈、冈本等众多日本本土机床品牌,随便一个在业界都是驰名中外的。各类的机床品牌共同组成了日本的机床完整生产链,同时也占据着全球数控机床领域的半壁江山。
以轴承生产企业为例,2015年全球上榜的10家企业,日本就占了5家。每年的日本的机床产量总是也是几个国家的总和,这确实让他国对日本的这个狠角色产生了敬畏之心。日本的机床品牌不仅多,还很精,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
凭借着超强的产业异质性,他们总能在各自的领域出类拔萃,相互之间还能产生良性竞争。如:山崎马扎克的高精度、高密度;大隈的机电一体化、切削高效率等等。诸个品牌在自己的领域独占鳌头,合起来自然也就形成了日本在机床产业的垄断局面。多品种、高水平随便一个都让他国无力招架。
在发展初期,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严格把控并提高产品质量,他们在参照学习德国工业标准(DIN)之后,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日本工业标准(JIS),直到现在这个标准体系在国际上都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后来机床产业又一直采用了德国施莱辛格博士制定的机床检验书,各个工厂也都自觉组建了属于自己的质量检验小组。不论是在机床的静态精度还是运转精度,日本都一丝不苟地进行改进。标准越来越高,那么技术也就被动的愈加提高了,两者良性推动。
让他国更无法放松的是,虽然日本在机床产业已遥遥领先,但他们仍拥有极强的危机意识。毕竟没有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就是最大的陷阱。追求创新、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或许早已刻在了日本人的骨子里,他们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努力开拓新思维,到达新境界。
他们的创新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迎合市场,他们更多的是为了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正如日本虽成功制造出了目前全球超精密加工领域中精度最高的母机,从加工精度上讲比美国LLNL的LODTM和DTM-3,英国CUPE的OAGM2500都要高出近8倍,但高精度自然也就代表着高成本。
但面对狭小的市场应用空间,日本人对此并未过分气馁,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对于技术上的突破。作为机床产业的领军人物,日本想要长久保持优势,那他们只能不断走在世界前面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变现慢慢地已不再是企业的首要目标。
不着急变现的另类制造理念就已经让很多国家的企业只能高山仰止了。但不着急变现并不意味着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下降,日本机床企业们高度重视市场调研,注重国际变化形势。在强大的调研数据支持下,日本能面对市场的变化需求做出合适的微观决策和长远的发展战略,快速抢占市场,将技术应用于实践。
这或许就是最高级的工匠精神,不仅要对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也要将技术与市场实情相结合,不做空中楼阁。只有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样才能在如今残忍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对于这一点,相信是很多企业的短板,但正是日本机床产业将他人的短板改变成为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无论身处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我们都应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多一些恰逢其时,少一些生不逢时。所以记得在埋头赶路时也要抬头看路,慢慢地工多艺熟,日后自有长进。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揭秘日本恐怖的机床产业:到底是什么样的狠角色全球难有敌手?
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但那小也只能代表它的国土面积,在机床产业日本可是业界翘楚…
-
【智库思享】王海舟: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标准化的纲领性文件,描绘了新时期标准化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更是将“提升产业标…
- 关于2022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
- 原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监理部副主任贪污被判刑
- 工业题材小说《大匠》获全国大赛一等奖
- 宁夏轻工纺织业“不轻”
- 工业题材小说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