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新闻

陈启宇:复星对产业投资的三次定义

  2019年4月24日-25日,由晨哨集团主办的第六届全球投资并购峰会在上海举行。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先生受邀发表主题演讲,并在峰会现场接受了晨哨并购的专访,就公司估值、科创板、“4+7”带量采购、医药投资方向等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复星创立于1992年。如果用重新定义投资的角度来讲,复星经历了至少两次的重新定义,现在正在经历第三次。

  复星创业之初,只能拿着自己的人力去创业。因为没有钱,也谈不上投资。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复星地产也初步有了发展。恰逢那时国企改革,复星第一轮投资,实际上参与了大量的国企改革。复星在医药产业,重工业以及矿产资源等多行业参与了国企改革。这轮投资对复星和改制的国企都是受益的。

  在钢铁行业,复星重组进入南京钢铁,使一个地方企业变为1000万吨产能的特钢企业。目前,南钢不断投入研发,产品线定位在中高端,成为业内资产效率和收益率最高的钢铁企业之一。

  医药分销领域,复星医药投资国药控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国药控股营业收入已实现超过3000亿元。国药控股也成为中国医药集团跻身于全球500强的中坚力量。

  第二个阶段是复星国际2007年香港上市以后。复星上市不久,遇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复星当时所采取的对策不是守住融资来的钱,静待事态变化,而是积极主动布局全球。

  从2008年开始,复星开启了自己的全球化之旅。复星在全球多个国家开设办公室,建立投资团队,挖掘当地的投资机会。在旅游板块,复星旅文去年在香港上市。复星旅文旗下的Club Med度假村是全球最大的一价全包休闲度假连锁集团之一。复星收购Club Med是从小股权投资开始的。从2011年的10%慢慢到2015年完成收购,经历了两年不断的多轮次竞价,完成了对Club Med的收购。复星看好的是旅游市场,看好消费升级带动中国家庭对全球度假需求上涨的趋势。

  在过去十年的投资并购基础上,最近,复星还在发展保险产业,这些年也进入了时尚、化妆品等新产业,并购是产业进入的第一步,未来更多是深耕和运营。产业集团的雏形和运营是基石,并购是跟着产业集团战略走的。在新产业整合中,不断把元素放入进去,是复星独特的模式。

  复星这种海外并购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复星在全球的影响力。这种全球市场影响力赋能给复星不同的业务:“健康”、“快乐”和“富足”。在全球市场上,复星与全球的公司合作,包括美国免疫治疗巨头Kite Pharma和美国手术机器人鼻祖Intuitive Surgical公司,这也受益于复星的全球影响力。

  现在到了新的时代,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既有机会,也面临更多挑战。近两年,中国产业政策的重构,美国产业政策的改变,全球医疗相关的科技迭代,三个要素叠加,带来医药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2018年下半年“4+7”带量采购推动下,中国医药产业快速切换以创新为主导的产业格局。“4+7”带量采购对仿制药价格冲击,大部分仿制药企业的利润会受到影响。但是从大周期来看,行业会进入整合通道。国家的医保报销政策对创新药越来越支持。在罗氏刚刚发布的一季度全球财报,最大亮点就在中国。中国市场罗氏今年一季度实现了60%多的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几个单抗药物进入到国家医保报销范围。

  还有人工智能领域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会重构医疗服务行业,包括改变医药的分销零售业态。中国企业站在创新研发的跑道上,我们应该更加国际化,因为创新不是封闭国门可以做。你在中国做的创新药,产品比不过美国的创新产品,其实也是一个无效的创新。所以说我们必须要进行全球化的布局。

  过去几年里面,复星在医药和医疗科技创新上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风险投资网络。这个网络借力全球优秀的风险投资机构。复星在以色列、牛津大学、剑桥、伯克利大学、哈佛医学院分别参与了当地领先风投机构的投资组合。透过这个大的投资组合,能看到全球绝大部分前沿领先的生物医药和其他科技项目。从而判断和支持复星未来的创新和研发往哪里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医药领域的应用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契机和机会。科技对医药分销领域的重构,零售终端线上与线下形态的重整。对于医疗服务终端,社会资本医疗的形态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在医疗支付方面,中国的商业医疗保险行业将会进入发展的加速期。

  未来,中国将会崛起成为全球非常重要的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源泉,创新创业企业的数量和产品覆盖的都有可能直追美国,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在香港的生物医药板块和上海的科创板的推动下,市场投资对创新的追逐都会加大。

  晨哨并购:有人说,与恒瑞医药对比,复星医药更像是一家医药股权投资基金,对于这一说法,陈总怎么看?

  陈启宇:复星医药从1994年创办,1998年A股上市,我们一直在深耕医药产业的发展。当然,恒瑞医药历史更悠久,并且它一直专注于制药方面上。无论是仿制药还是创新药都是行业领跑者。如果我们把恒瑞比作像默克那样的专业药企,复星医药更像强生,是一个在医药行业有多元业务组合的公司。制药领域,复星医药处在行业相对领先的地位。在医疗服务上,复星在社会资本办医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方面我们也深耕了很多年。我们也投资国药控股,经历了16年的发展,2018年的营收超过3000亿人民币。所以复星医药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是一个更多元的企业,大家只是在战略定位上略有不同。我们也会去学习恒瑞的专注一个产业的精神,然后在每一个板块上都能把这种专注的精神进行到底。

  晨哨并购:刚才陈总也提到了,复星对国药的投资,现在看来是非常成功,想问一下当初的复星医药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进行的这笔投资?

  陈启宇:在1998年,时任复星医药总裁、董事长的汪群斌在去美国调研的时候,看到在美国市场上医药分销领域的集中度是非常高的,但在中国市场,当时是非常分散的,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0.5%。从美国的市场来看是大有整合机会的,所以汪总回国以后,就想在中国实现这种整合。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全国化的网络,而国药天然具备这样一个网络架构。当时的国药在运营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处于包括资金和机制各方面整合的阶段。所以,在这么一个环境下,经过系统地做了投资调研后,我们选择跟中国医药进行全面的合作。当然,复星也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十多年,双方携手合作,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晨哨并购:能投资国药控股这样的好项目,也是说明复星的投资眼光精准。复星医药在今明两年,是否有新的海外投资和并购的计划?主要将聚焦在哪些细分领域?

  陈启宇:投资还是要看整个公司的战略。在战略驱动下来看复星医药未来的投资和布局,当前特别重要的,一个是创新研发,如何能有更好的产品线的布局。可以看到我们最近通过许可的方式,引进一些产品进来。这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形态的投资。现在,中国医药市场正快速切换以创新药为主导的赛道。这需要企业更快速的获得创新药的产品资源。所以,我们通过例如复星凯特这种合资的方式,快速引进趋向于成熟的创新产品。

  前年,复星通过并购法国的Tridem Pharma ,强化了我们在非洲的销售网。青蒿素类药物在非洲有很强的优势的情况下,把非洲市场的深度进一步提高了。现在,我们覆盖了非洲30多个国家,并在当地拥有800-900名医药代表。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当地发展力量。我们在并购Gland Pharma 以后不仅获得了一个很强的制造能力,还获得了在印度的销售能力。在全球的销售网络建设上,海外并购帮助复星医药能把产品更快地带到更广阔的市场上去。

  晨哨并购:复星医药的确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在制药领域,复星医药与当前最火热的CAR—T疗法的全球领先企业Kite Pharma合作,成立复星凯特;在医疗器械领域,复星联手了手术机器人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合作,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引进到中国。复星医药如何选择这些细分领域?这些领域中的“领头羊”企业又为何愿意和复星开展合作?

  陈启宇:像达芬奇机器人还有凯特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都是国际先进技术,是当今生物医药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复星医药的愿景还是希望能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好的技术,能有效的解决当前最难治愈的疾病,能最大程度的改善医疗条件,这些便是复星医药全球寻找科技的立足点。

  复星医药深耕医药领域20多年,使得复星医药在海外赢得很高的声誉。医药领域的科技型公司对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深耕能力有一种信赖。很多国外公司很注重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的合规运营。那么,复星医药凭借这些长期积累的声誉,既能看懂市场,又能合规运营,别人才会选择复星医药。而复星医药也才能在这个市场上发展,所以这些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晨哨并购:复星医药对国外先进医疗技术引进来的成功案例不少。请问,你认为国内的医药产业有什么优势项目和资源可以“走出去”?

  陈启宇:中国的产品走出国际,首先还要依靠产品本身。例如,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抗疟疾领域的首选药物,它是中国原创,特别是注射剂是全球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疟疾急救药。这些元素决定了这个药所具备的产品属性。除了产品本身,和全球市场比较在质量高,疗效好的情况下,产品的销售渠道网络建设以及我们的定价能力,都是未来我们中国企业进入全球的基础。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国内的医药的研发和生产体系能达到世界标准。这个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短板。现在,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跨越过这个门槛,坚持我们的质量,我们的产品最终能够打入全球市场。

  晨哨并购:说起产品,汉利康是中国首个获批的生物类似药。作为复宏汉霖旗下首款产品,可谓是十年磨一剑。亦可以看出复星医药对创新药的大力投入。想要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您认为除了资金投资外,中国的医药研发企业还会遇到哪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复星医药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的吗?

  陈启宇:创新药的研发首先是看团队,如何能够找到这个可以长期合作的团队,并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这个是做创新药的第一大任务。创新药是靠人做,而不是靠钱做。一个长期的、共同发展的、有共同愿景的优秀团队很重要。

  第二个就是要明确,你要在创新药的道路上,战略选择明确做什么药。进入创新药的领域和以往做仿制药是完全不一样的。仿制药产品在那里,市场在那里,你把它做出来,基本上就能获得批准。但是创新药你要过五关斩六将,产品本身能否获批是有巨大风险的,获批上市以后市场规模能否回报你的巨大投资,包括和现有产品疗效的比较、以及全球范围内在研产品疗效的比较。这些都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在里面。所以,对我们来讲,如何能够适应公司和行业所处的阶段和现状,来有效合理的布局好创新药的战略节奏,即不能太冒进,上来就用太高的风险定位去做创新药,也不能太保守,在这个中间选择合适的研发战略去实施。

  晨哨并购:国家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去年的“4+7”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整个行业影响深远,复星医药未来会采取那些对应措施来降低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企业利润不至大幅波动?

  陈启宇:企业还是要坚持研发创新的,未来对中国药企来讲,仿制药和创新药一定要结合起来。因为我们的市场有大量的基础用药需要仿制药。仿制药在中国还是一个重要的用药结构,所以仿制药还是要继续投入。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策略去布局仿制药的研发,这里第一要快速,第二要仿制难度高的药,第三关注仿制药的生产成本是不是有优势。基于此,复星医药考虑仿制药的业务不仅要立足中国还要往全球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另外一环就是创新药,创新药刚才讲过了,就是要战略上相结合。

  晨哨并购:最近,科创板开闸,给予了前期研发投入巨大且处于亏损状态的药企一种新的融资渠道,但是上市之后是否会步港场纷纷破发的后尘?请问陈总,您对于科创板对国内医药行业以及医药行业投资带来的影响怎么看?

  陈启宇:我们对科创板还是有信心的,去年的港场上大部分医药公司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包括像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百济神州、基石药业,这样的生物创新药公司在港股上市。整体来说,去年在港股的表现优于互联网行业的公司。

  因为这两个行业处在不同的阶段。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周期。有些互联网公司在港股上市前经历了多轮的高估值融资。他们上市股价表现的不好,可能也有前期估值定价过高的因素,但企业本身,如小米,都是很优秀的企业。而生物医药行业,规模体量、融资轮次、历史估值定价远没有达到互联网企业的程度。而且,在互联网行业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优秀企业,他的竞争就会比较拥挤。

  但中国的创新药行业才刚刚起步,市场还非常广阔,有可能处于10年之前互联网企业的起步阶段。所以我们对外来的医药市场一定是看好的。我相信在未来,随着上海科创板开出,医药创新企业会是其中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反过来,创业板为这些还处在研发阶段未盈利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资本市场支持。而这些资本市场的支持又会影响前端的天使轮和VC轮,这些会带动国内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热情,所以我觉得对行业肯定是好事。

  这些年复星无论是在生物医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有一些培育的项目。复星也在持续推动、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所以实际上对复星来讲,我们扎根中国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强、加大我们在科技领域投资的决心和信心。

  晨哨并购: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正在重新定义的投资世界”,那么陈总您是如何定义未来医药行业的投资?

  陈启宇:近两年,中国产业政策的重构,包括美国的产业政策重构的影响,全球医疗相关的科技变化,叠加三个要素,带来医药行业的新动向。我觉得,中国将会崛起成为全球非常重要的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源泉。在创新创业企业的数量和产品覆盖方面,这种蓬勃发展的速度都有可能直追美国,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在香港的生物医药板块和上海的科创板的推动下,市场对创新的投资会进一步加大。

  随着互联网愈加发展,包括未来5G时代的到来,对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医药领域的应用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契机和机会。包括对医药分销领域渠道的重构,零售终端线上与线下形态的重整。对于医疗服务终端,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差不多十年时间,政策在不断迭代。社会资本医疗的形态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包括中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市场也会发生变化。

  在未来的5到10年,在大健康医疗产业,中国的企业会出现一批机会。在未来五到十年会改变新的产业研究格局。中国医药产业整合度会提高,同时,中国将有一个创新药的集群上市。10年之内,中国医药企业市值有望比肩国外巨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