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海到伟海:走过风雨近半个世纪一家上海小三线企业的故事
上海卫海机械厂(原卫海工具厂)是由包建厂上海通安机械厂全部迁至绩溪,该厂始建於1966年,1970年投入生产。其他人员由以下来源组成:上海工具厂职工以及68届技校毕业生,上海其他区校的68届中专毕业生,浙江绍兴支农工,上海将近6家单位的72届无去向培训青工。还有分配到厂的几位73届无去向培训的,另外按照刚建厂时的有关政策,安排绩溪籍的征田工三十名左右进厂,同时又在1982年起陆续从上海招了十几位女青年,(也包括粉碎四人邦后,落实政策安排进厂的人员)。当时与由上海市计量局包建的测试所合并,成立上海卫海工具厂。代号:徽州4035信箱,716信箱,后改为106信箱,生产军工工装非标刀具及计量测试工具,属上海市后方机电公司。
1976年,上海卫海工具厂的计量部分划出,单独成立后方计量所。后来,卫海工具厂改名为卫海机械厂。在华阳镇石门里,距县城5公里。厂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余平方米。1970年始制造刃、量具。最早从1978制造煤炭输送机开始,后改为机械制造,主要产品有食品饮料包装机械、塑料发泡机和百吨以下成型压力机。
1984年有职工524人,固定资产净值366万元,流动资金120万元,设备282台套,产值364万元。1985年产值467万元,利税13.5万元。1987年12月移交绩溪县人民政府,被地方政府更名为皖南卫海机械厂。
我们厂配套生产各类生产用刀具,当时各厂都有军代表驻扎。我们这一批进山迟。所以那时军代表已经不在了,我们是1976年3月进山的72届无去向培训,当时有108名来自于6~7个单位的年轻人。
而我们一些老职工,当时都是分了好几批进山的,有69年、70年、71年,个别的可能前期勘查时会更早一些,早期的厂史我们都是从老职工口述得知的。今天我很难写这一段历程,因为我们厂好几百人的见证者都是经历过这一段历史的。我也只不过抛砖引玉,勾起曾经经历过这段历史的战友同志们的怀念。
那时候在山里搞生产,生产原材料都是从上海计划采购运进山里,然后做好的产品除了后方配套使用外,也运回上海。那时厂里主要生产立铣刀、键槽铣刀、滚刀,还专门成立一个“三刀车间。后来在1977年~1978年之间,又增加了锯片铣刀,当时厂里把这个产品交由一车间接收,于是厂里还组织相关人员赴上海量刃具厂等进行学习考察。那时厂里生产是一条龙的。
从原材料进来到产品包装出厂,从技术、车、钳、刨、铣、锻工、热处理等等全能。车间及相关部门分布为:技术科、检验科、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热处理车间,差不多就这样吧。
随着形势的变化,由准备打仗到逐步这种战备气氛的缓解,军工生产处于疲软状态,后方小三线全面进行战略调整,由军品转民用产品(除了保留个别单位继续军工产品外)。于是在1978年左右,卫海厂开始军转民生产,从生产“煤炭输送机”开始的,我好像记得刚刚生产出来的机器,是提供给皖南煤矿的,当时还开了该产品的鉴定会。
图为当年军转民时,卫海厂生产的第一条煤炭输送机,该机被淮南煤矿订购(拍摄于 1978年左右)
从那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其他类产品也相应上马。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各地的乡镇企业非常活跃,尤其是YPS(聚苯乙烯泡沫)系列的包装风靡全国。于是在1979~1980年之间,卫海厂就开始生产PS—10成型机和预发泡机。那时候产品真是供不应求,有的客户拿了钱,住在招待所一直等产品发货。
后在这基础上又开发了PS—15成型机,又相继生产的产品有:平面输瓶机、无级变速器、直线式贴标机、垂直输瓶机、垂直输箱机、45吨压力机、60立升搅拌机、摇摆式颗粒机等。
也正因为卫海厂在这短短的8年左右军转民生产中,起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内包装机械行业有了一席之地,从而为以后小三线调整撤回上海重新建厂,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奠定了方向。
其中TB—1直线式贴标机是当时上海市经委作为一个技术引进项目给卫海厂消化生产的,好像是1981年--1982年之间,第一次生产两台,一举成功,后逐步进入批量生产。
那时候全国各地一万吨以下啤酒厂不少,有的是罗马尼亚抵债过来的生产线直线式贴标机市场潜力很大。当时每台的价格是29500元左右(后来销售价在3万多元左右,这在那个时候绝对是一笔巨款。后来这台贴标机随着工厂撤回上海后,它依然在各个行业发挥着其市场作用。后在技术上又进行了多次改进,从这个产品在山里开发生产到上海继续延续生产,后来的生产销售价在7万元--8万元左右,前后其整整生产了30年左右,数量在千台左右吧。也许厂里生产的贴标机和啤酒厂有联系,所以一旦客户订了贴标机后,在机器出厂前必须要进行试车,所以啤酒厂一般都要寄啤酒标签来厂试车。这让我无意中萌发了收藏啤酒商标的爱好,30多年来,一直与全国的啤酒商标藏友保持交流和切磋。至今已收藏了全国各地以及国外啤酒标达数万枚。
上海小三线年。整个小三线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在皖南7个县(其中还包括座落在浙江的上海小三线单位)有一个后方基地管理局设在屯溪,具体管这81个单位。小三线企业之间距离很远,一个单位到另外一个单位,靠开车也得化上好长时间,全在山沟里。企业经营状况都不好,企业效益很低,每年上海市财政要出资两千余万帮助它,因为它的产品都是亏本的。再说了几十年不打仗,生产的常规武器成本太高。20世纪80年代三线建设有的都撤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三线当然扛不住,也要撤。于是上海的小三线月开始传达有关小三线调整精神。听到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整个小三线干部职工这高兴劲啊,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卫海厂由1978年军转民生产后,主要从事生产包装机械产品,到1984年,这些产品基本上在市场有了很好的拓展。再说包装行业在80年代初正好起步发展阶段,市场非常热门。于是我厂和后方个别的几家企业在上海重新独立建厂。在这个时候,厂里先后成立筹建工作组,派人前往上海郊区选址踩点,刚开始是在嘉定县南翔,并且已经在那边有蹲点了,后来不知咋的又不行了,于是又去浦东的陆家嘴这一带看过,要是那个时候选址在陆家嘴,哈哈~那后来开发陆家嘴都可以动迁了。听说后来又去闵行的杜行镇,也许是靠近那边的火葬场附近,不理想又放弃。这样的反反复复,最终选址在老闵行地区,这已经是后话了。
厂里一方面派人在上海厂房选址踩点,另一方面山里在紧锣密鼓的展开厂和家属户的搬迁工作,因为当时小三线真正撤回的时候,全部的厂房、设备和资产上海都留给了安徽,一样资产都不带,带的就是家属、行李,还留了流动资金给安徽。如果安徽方面要继续自己搞的话,上海还可以从技术上、资金上帮助他们。这样安徽方面就觉得损失不大,就没有什么反对了。于是绩溪县在1985年差不多时候,就派调研组进驻卫海厂。因为我们在上海重新要建厂的,所以少不了要把一些生产需要的配套等物质运到上海去,于是只能悄悄地利用一段调研组还没有进驻的空白阶段进行搬迁转运。或者利用家属搬家的时候夹带出去。而调研组也是虎视眈眈监视着上海人搬迁的一举一动。据资料记载,小三线撤回上海职工和家属人口达7万多人,人员的撤回,其实也牵扯到一个人事政策问题,当时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人事方面的政策,其中小三线有部分职工的配偶是本地或是外省市的,如果按照上海户口回上海的话,这会对这些家庭仍至整个调整带来后顾之忧。
1985年4月的一天,上海市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任,兼市经委副主任李晓航同志视察卫海厂小三线调整工作进度情况。在厂老季同志汇报工作的时候,老季同志率先向李晓航同志反映了厂里的一些实际情况,其中提出了厂目前现有的配偶一方,是本地或外省市的,(也包括整个后方单位都普遍存在有这样的情况),希望在小三线调整制定人事政策上引起关注予以解决。听了卫海厂老季同志的反映后,李晓航同志说,近来他去了后方的不少单位,了解调研各小三线单位调整进展情况,但没有一家单位就人事安置问题上反映过这些问题,今天我对卫海厂老季同志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从卫海厂返回屯溪后方局后,在随后的就餐桌上,李晓航同志与在坐的后方局有关领导说起了这件事,他说卫海厂反映的问题我们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把人员安置好,对整个小三线调整工作的稳定尤为重要。并指示要求上海后方管理局以报告形式上报:事后,后方管理局打电话告诉老季同志将反映的情况作一个书面报告,然后厂里就根据情况先后似了两次报告。后方管理局收到卫海厂第二次情况汇报文后,马上拟成文件上报,下发并分别抄报市委办公厅、宣传部、市府办公厅、市工业党委、经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小三线协调办、兵器工业部办公厅。没隔多久,在1986年初,关于小三线调整的人事政策正式下发。其中人事政策条文款项的第二条第三项:凡夫妻双方,一方注销本市户口的,愿意回上海的,由上海方面安置。愿意留地方的,由地方方面安置。这样一条的人事政策,解决了整个后方小三线多人的撤回问题。大概在1987年,举行上海市、安徽省,皖南小三线交接工作总结会议,会上授予卫海厂立功先进单位(其中就反映解决配偶一方为异地回沪政策的这一项得到了表彰)。
我们厂的家属和厂的搬迁工作,据我印象,卫海厂物资的搬迁工作从1985年10月后就已经启动了。家属的搬迁工作,好像是1986年春节放假3月6日从上海回山里后,差不多6月份全面开始的。而此时在上海闵行颛桥厂临时过渡地,3月6日正式开工,有一部分需要留在过渡点上班的职工已经不回山里了。那时候家属都把家具卖给当地老乡,只留下家中一些可以打成行李和纸箱的物件搬回上海去,因为到了上海,大部分职工暂时没有房子,也是租房子或者投亲靠友。搬家的进度非常之快,卫海厂和所有小三线厂一样,家属搬场卡车一车车来回搬,宗旨赶快往回撤,就怕夜长梦多,万一出事就更加不得了了,影响很大。只有赶紧撤,结果没多少时间就全部撤回来了。卫海厂在1986年底,基本上都搬走了,我也是在1986年底和另外两家合并一辆黄河牌卡车搬回上海的。接下来就是厂里搞移交工作的领导和同志留在那儿了。
卫海厂正式交接给绩溪县的时间大概在1987年11月间,地点在绩溪县招待所,上海方面前来参加卫海厂交接签字仪式的有:上海轻机公司等有关领导,当时在上海的伟海临时过渡厂,还专门组织了一支赴绩溪代表团,配合留在山里搞交接的同志一起参加“上海卫海机械厂移交皖南卫海机械厂,交接协议签字仪式”,而我只能作一个大概描述。
提到搬家,不得不说一件家家户户卖家具的事,那时候家属区里可热闹了,先是附近村里的老乡前来看家具买家具,当时虽然山里做家具的木头有的是,但是上海佬(当地对上海人的昵称)的家具做的精致漂亮(因为上海家具面子都是三夹板的)所以油漆一刷是整块的,而用木板做的没隔多久全显缝了。老乡们对上海家具的喜爱程度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在三十年前,一套用过的五大件(大衣柜、五抖橱、床(含棕棚)、床头柜、方台子(配两把或四把靠背椅)等,居然能卖到500~600元左右。自己做的沙发,单人沙发卖100~120元,三人沙发卖130元左右。那时候什么东西都可以卖,包括自行车、缝纫机、落地电风扇、收音机等等。
后来这个消息传出去,就有当地的家具贩子来做这个生意了,他们先从我们这里买来家具,然后再倒卖给其他人,甚至有人从歙县赶过来做这个买卖。记得在1986年8月间,厂里一职工的一套家具被歙县人(贩子)买走了,要求我们将家具送到乡下去,我出于喜欢收藏古钱币,另一方面也想去那边寻觅一下古钱币。下午将近四点不到开车的,到了歙县一个很偏僻的古村落,而且一路上道路很难走,等到开到村里已经是晚上了。趁他们在缷家具的时候,我走进了一家老乡的家,问他们家里有没有铜钱,真巧这个老乡家里有铜钱,她拿出来一块从前挂的门帘,我一看那门帘长有一米不到,宽有60公分左右,门帘的四周须上都扎着一个个铜钱,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一看都是清朝的普通铜钱。忽然我眼前一亮,发现一枚与众不同的铜钱深藏其中,篆书“永历通宝”,于是我化了一元钱将它买了下来。回家一查该钱币为永历通宝篆书,乃明末南明(公元1644—1683年)桂王政权之铸币。属于钱币中可以收藏的一种。如今每当拿起这枚钱币看时,就会让我想起那些年的这段往事。
由于卫海厂是在上海重新建厂的,所以撤回上海后,一方面在闵行区景谷路征了一块地皮造厂房,另一方面,工厂需要找一个临时过渡地组织生产,于是在颛桥的光华路租赁了一个旧厂房(是原一乡办厂,好像是缝纫机机架厂),这叫做建厂和生产两不误。当时,厂里既有一支负责搞新厂的基建班子,又有一支组织生产的领导班子,还有一支在山里负责搞移交的工作班子。总而言之,当时虽然工作面铺的那么开,但是大家都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卫海厂的干部和职工都顾全大局,舍小家保大家。当时职工回上海后,工作无落实,住无定居。一部分职工被安排在颛桥临时过渡地工作,尤其是家属的一些女同志,都被安排当时的三产叠纱布,这是一种很薄的医用纱布,有手帕那么大小,不大好拿捏,然后要把它叠成像80×65mm的方块。刚刚开始很难叠,后来有人想了一个土办法,用一块块纸板剪成80×65mm的方块。
然后用粘纸把它每一块给粘起来,做成一块块活络连体又有纱布一样大小的模板,只有把一张薄薄的纱布往模板上一放,然后把模板折叠一下,奇迹发生了,一块成型的纱布方块完成了。据说采用这样的方法,她们每个人完成的任务指标都很出色。
当时厂里只有一辆山里带回来的一辆大客车,这辆车就专门接送职工上下班,大客车停放在南市区敬业中学分校内,驾驶员住在学校里,另外叠纱布的加工点也在那。喜欢在里面叠纱布也可以,大家边干边聊聊天,拿回家做也行,总之在这样的条件环境下不管干什么工作,大家都抱着宽容理解的心态在生存着。这里为什么要为这些家属们浓墨重彩的提一笔?因为回上海的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她们是背后默默付出的支持者。
再回头说说那些年的颛桥过渡点的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那些事,当年颛桥生产临时过渡厂是1986年3月6日正式开工的,除了在机架厂租赁了一个旧厂房,另外在出机架厂外面公路桥下去,当地的一家农机厂租赁了一个车间,用于装配和油漆。我记得当时虽然厂房条件有限,但是麻雀虽小五脏齐全,车、钳、刨、铣、锯、材料仓库、装配、油漆样样齐全。厂部等办公室设在一排矮简易房里,另外一幢旧房的楼上还有食堂,此时设在市区东余杭路的办事处也充分发挥了它的全方位功能。供销基本由驻沪办事处全权负责,技术科好像是在新厂房附近的朱星大队租借了房子,作为其办公地。而此时新厂房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当然在过渡点的工作也离不开生活上的安排,厂里给一些单身职工在附近的农民房租借宿舍,也有一部分职工干脆在这里租借农民房作为过渡房(厂里每个月会给予每户家庭一定的房贴),在颛桥上下班一般都是有厂车接送,有时候加班加点的话,只能靠乘徐闵线公交车了。而当年在颛桥最大的一条生产线是新疆喀什啤酒厂的一个订单,是平面滚道式输箱机。其次还有成型机、预发泡机、平面输瓶机。直线式贴标机等。好在虽然工厂的撤回是个折腾事,但销售业务还算是没有懈怠过。这为后来的进驻新厂打好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说一件往年轶事,虽然当时身在颛桥,但是聪明的卫海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开拓赚钱的脑子,在颛桥临时过渡地周边有一家“上海长征鞋厂”的联营厂,该厂专门生产出口的各类鞋子。其中不少有瑕疵的出口鞋子被积压在仓库里,有时候他们厂里在一个小窗口里对外出售,很便宜的,我曾经买过好几双呢,一般女式风凉鞋是1.5元--2元一双。于是得到这个信息,厂里脑子活络的职工纷纷前去采购。然后再加个一二块钱出售,嘿嘿~生意还挺好的。厂里一位职工甚至在四川路摊位上卖五元一双呢。曾经有一位职工告诉我,当年他们夫妻俩个人靠卖鞋子好不容易挣了3000多元钱。谁知为了买一张彩色电视机票和电视机(1987年正好是家用电器抢购风时候,当时18寸彩电价格一般是1380元左右一台),几乎把他们辛苦挣的3000多元钱给搭进去了。
卫海厂是当年撤回上海后,重新在闵行建厂的单位之一,当时在景谷路征农田40亩,新厂与上海锅炉厂一墙之隔。1986年底--1988年8月,这个期间是筹备建厂,然后我们在这个过渡时间段里,在闵行的颛桥镇租了一乡办企业“上海缝纫机机架厂”的厂房,进行过渡点生产。
新厂于1988年6月竣工的,搬迁到上海后,厂名全称为“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建厂四十多年来,从当初的卫海工具厂→卫海机械厂→伟海包装机械厂这一系列的名称的改变,也刷写了一段段厂走过的历程。1988年6月新的工厂正式启动。当时建厂房和设备的资金都是由上面拨款,(说是给的)估计当时1600万左右(确实数据可能有出入)一搬进新盖的厂房,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职工都在厂有关部门的安排下,都逐步走上工作岗位,并且还补充了不少新生力量,新建成的上海伟海机械厂的腾飞由此而起。
1987年7月1日,上海颛桥临时生产过渡点党组织,组织党员参观正在建设中的伟海厂。图为本文作者在基建中的厂办公大楼前留念。
1988年8月,新厂建造以后,伟海厂技术开发部不断开发了食品包装机械、塑料包装机械、制药包装机械等系列产品。从1990年起,厂市场部先后参加了全国或国际性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包装机械展览会,其中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它是一年举办两届,分别为春季和秋季,从1992年起,伟海厂就起步参展,直至到2010年参加完秋季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苏州)才正式收官。
在卫海厂撤回上海后的第五年(1991年)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简称伟海厂)曾经在1991年5月26-31日,参加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上海机电工业“七五”技术进步产品展览会。此次展览会上,伟海厂送展的产品有迴转式啤酒贴标机(贴身标和颈标各一张)、香皂装箱机生产线参展,(为上海香皂厂打造的新产品)厂里当时专门派员在展览会现场拍摄录像。录像显示在伟海厂的展台上,留步参观的有上海市的主要领导,他们边参观边询问产品情况。
新建的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是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的理事单位,也是机械工业部生产包装机械的重点骨干单位。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专业从事各类包装机械的开发、生产和经营,重点产品是液体无气灌装机械及相关成套产品,广泛用于各种酒类、制药机械、食品饮料、日用化工和调味品等行业。当年的产品主要有输液灌装机械、葡萄酒灌装机械、调味品灌装机械、饮料灌装机械、白(黄)酒灌装机械、食用精制油灌装机械和各种输送机械,共有六大类,计三十多个品种。在2000年实现产值达3200万左右,一举成为行业里有影响的企业。
另外搬入闵行的新厂以后,厂里先后成立了两个三产,一个是由工会系统办的三产“新海综合服务部”,另外又成立了一个由厂行政系统办的一家三产“上海威海塑料厂”,(主要生产EPS塑料泡沫包装制品)为上海永新显像管配套生产泡沫包装。这两家三产的先后成立,为解决安置职工和职工家属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威海塑料厂,因为有上海永新显像管的大客户,生产订单比较稳定,效益好,当时在公司系统的三产属于凤毛麟角的。通过这些介绍,也让各位能了解当年卫海厂是如何依靠多种经营,使新的企业能够在全国性的下岗风中挺过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厂里只有几个由于一些原因下岗的)全厂职工都在上岗过日子。
卫海厂职工的安置房地处红旗新村,这里是小三线撤回上海后,建造的最大安置房地块,是上海市政府当年安置小三线回上海最大的一个安置地。分别建造了401弄、402弄、501弄三个规模比较大的新村。卫海厂最早的是在1988年开始分房了,当时是按照进山早,工龄长的干部及职工优先分房。并采用中国最古老的抓阄方法摸房子。小三线多年前,能分配到这样的房型,我们算是幸运的。当年建造红旗新村住宅区时,也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设施的配套,新村设有托儿所、幼儿园、学校、菜场、超市、公交车站等等。
厂里还是像山里那样,保留了理发室、托儿所,职工上班可以去理发室理发,另外厂里每个星期天,开通一辆去市区的大客车(那年头地铁都还没有呢),方便住闵行的职工探亲访友。记得乘厂车的车票价格从0.40元→0.80元→1.50元→2元,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收费,(补贴驾驶员的加班费)主要还是为职工提供方便。卫海厂也就是在这样的机遇下,于1988年8月新厂建成,重新建厂后的厂名沿用音同,字不同的“伟”,成了“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正式完成了脱胎换骨,建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工厂。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成为了新厂主人。自1988年8月止2012年底,工厂整整运行了24年。2012年根据上级公司要求,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转制,小三线届是工厂最后得到买断。从2010年起,原厂房现使用单位为: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1988年8月,新厂建成,新建厂名为“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归属上海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轻机公司。厂址:闵行区景谷路250号
2003年7月,和同属印包公司的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始生产印刷机械(保留了原伟海厂包装机械产品)
2009年--2010年初,原伟海厂搬迁至昆阳路的第二印刷机械厂,仍生产光华的印刷机械(保留部分包装机械产品)
2010年约8月间,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的厂房以8000万左右的人民币给上海机电控股集团收购,所得款项归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2012年,原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根据上级公司转制要求,留存的约200名左右职工买断或办理内退。(这包括了新建厂后陆续招入的职工)上海小三线撤回上海重新建厂的原卫海机械厂,以顽强的奋斗和曾经取得的辉煌,撤回上海后整整坚持了26年,终于落下帷幕。上海小三线的最后一面旗子被缓缓降下。
卫海厂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一路走来,有过辉煌,也历经了不少的坎坷。能够艰难地走到今天实属不易,也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任务。今天我们在回忆这一段经历,我们更多的是获取其中所应该宏扬的卫海精神。与时俱进过好每一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去迎接灿烂的明天!
作者蒋忠华简介:1954年10月出生,72届初中毕业,1972年—1976年3月,在上海动力机厂培训(属于无去向培训)1976年3月进山,被分配到上海卫海工具厂(后改为上海卫海机械厂)曾在厂一车间从事车工,三车间从事产品油漆(1984年他所带领的产品油漆班组被评为后方管理局先进班组)1986年底小三线调整撤回上海后,在闵行重新建厂的“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从事产品油漆、厂三产业务员、厂市场部销售主管、市场部副经理至退休。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从卫海到伟海:走过风雨近半个世纪一家上海小三线企业的故事
上海卫海机械厂(原卫海工具厂)是由包建厂上海通安机械厂全部迁至绩溪,该厂始建於1966年,1970年投入生产…
-
轻工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集群动态_产业集群 - 前瞻网
[ 福建 ] 海博会福建纺织产业集群:今年的海博会将新增“福建纺织产业”参展板块
- 武汉轻工大学召开2022年度主体责任书暨学科带头人任务书签订会
- 纺织-轻工纺织-博思数据研究中心
- 专研“舌尖上的学问”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硕果累累
- 轻工纺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2022年春季火热招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