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新闻

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㉔邢萱: 从“一本一专”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人物档案:邢萱,男,1940年6月生于成都,祖籍河北吴桥。中员,教授,1961年毕业于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化学工程系塑料工学专业。曾获“四川省优秀教师”、“西南兵工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1990-2006.1(退休)历任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主任、工商管理系主任、工商管理系调研员

  主持人:邢教授,您好!1986年是学校复校建院后的第一个招生季,学校迎来了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时期的第一届学生,您能讲述一下学校当时的一些情况吗?

  邢萱:1985年6月,我从四川轻化工学院(现四川轻化工大学)来到我们学校。当时,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窘迫,软硬件设施都不齐全,更无法讲究布局,只要场地能用即可。一栋三层的绿瓦楼就是教学楼,大约有十几间教室,绿瓦楼后面有一栋陈旧的楼房是机械系的实验楼,学院办公楼是操场边上一栋狭小的、简陋的两层小黄楼。最捉襟见肘的莫过于图书馆,被设在一个库房内,大操场上乱七八糟的各种简易建筑物正在拆迁,遍地狼藉。学生宿舍和食堂,也来不及配置,唯一的食堂就是职工食堂,学生老师挤在一起用餐。

  那时,学校正处于复校建院的筹备阶段,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也顾不上条件好不好。筹备之初,学校只设立了四个教学系,一个基础科学系,三个专业系(机械系、经管系、管工系),只能因地制宜发挥学校原有的办学条件。我被分到管理工程系,虽然人员少,任务重,但大家劲头十足,在这种热情高涨的工作氛围下,我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环境。

  学校从上到下办学的决心相当大,可谓是“齐心协力,背水一战”。筹备复校建院的工作就这样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第一步是基建。短短几年之内,我们不仅恢复了标准化的操场,一口气修了三栋学生宿舍楼和宽敞明亮、上下两层的学生食堂,第一教学楼也拔地而起,高高耸立。这一切,使我们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真正显得初具规模。

  第二步是师资队伍建设,大量地吸纳新教师。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各个兄弟院校和兄弟企业吸纳人才;二是接受毕业分配的本科人才,并努力争取研究生人才,不断充实与壮大教师队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短短几年时光,我们学校终于拥有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

  第三步是专业(系)学科建设。随着国家形势的发展,学校要生存,就必须发挥自己优势,合理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系)学科。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各个系也都开始壮大发展,机械系衍生出了电子工程系,经管系伴生出了会计系,管理工程系伴生出了工商管理系,并按学校需要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分离出来,和计算机中心一起组建了计算机科学系。

  九十年代末,学校迎来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不仅对专业(系)的建设更加完善,而且在同批参加评估的高校中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好评。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们系也由原来的“一本一专”变成了“四本三专”,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了。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先后担任了管理工程系和工商管理系的主任,亲历和见证了这一发展历程,在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强化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能具体讲讲吗?

  邢萱:整个工商管理系的发展,由小到大,校领导和全系教职工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当年从一个本科专业、一个专科专业发展成四个本科专业、三个专科专业,确确实实走了一段相当不容易的路程。其中,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借学校“筑巢引凤”引进高质量人才的“东风”,积极引进高素质有潜力的教师。与此同时还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鼓励青年教师通过进修或在职考研,提高教学水平与能力;二是向兄弟院校取经,学习专业学科建设和好的教学方法与经验;三是继续“以老带新”,充分发挥教研室的战斗堡垒作用。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尤为重要。我们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活动。先后邀请了中科院张敬中院士,西南财经大学博导吴世经教授等知名专家来我院作学术报告和指导系的建设。我系还为重庆天原化工厂、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兄弟单位成功开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受到用户好评。

  建院之初,各系各专业虽然都推出了专业教学计划,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办学经历与实践,在一段时期内基本上还处于“引进与消化”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尤其是外部形势的快速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院各系都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认真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这是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巨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人才培养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紧跟时代步伐。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您培养了很多学生,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他们有一个成长的反馈,能不能从这个方面给今天的青年教师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培养学生去适应今天时代发展的需求?

  邢萱:教师要以身作则感染学生,我认为用一句中国老话来说,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如果只提供知识给学生,他“吃”完了就没了,如果你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手段与能力,不仅“鱼永远有得吃”,而且他们对社会的奉献,也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接受学生的各种反馈之中,他们的成长,他们给国家做出的贡献,他们对母校的热爱和期望确实深深感染了我,这也是当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观。

  我从21岁大学毕业到高校从教这么多年,感受最深就是“学无止境”,而且作为教师,你要把这种认识,通过你的言行传递给学生。

  主持人:上个世纪90年代,既是学校复校初创的艰难时期,但同时也是学校不畏困难、勇于登攀的阶段,学校的这个发展时期让您最难忘的和给您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邢萱:我们系党政领导班子提出了坚持“三个团结”:党政一班子人的团结、系室两级干部的团结、全系教职工的团结。所以当时每个干部都注意以身作则,带动周围的同志,从而形成了良好的风气。老师们都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不是一句空话,学校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支持他们的科研,支持他们的教学工作,还引导他们去进修提高,并适时地鼓励和关心他们的职称申报与评定,所以大家都感觉到有很多事要做。

  当年,管理工程系党政班子被西南兵工局党委评为了西南兵工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四好领导班子”,这对我们是极大的关怀和鼓励。为了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除了鼓励大家走出去进修,鼓励大家在职读研,并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学术交流科研活动。

  当时为了锻炼教师,我系与基础系联合培训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出乎意料的是,首次参赛,我们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的参赛队就拿了两个全国一等奖,而那时甚至有人连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在哪里都不知道。这件事情不仅教育了我们,也拉开了我们这种“第三世界‘小弟’”向“第一世界、第二世界‘老大哥’”院校挑战的新篇章。大大激励了师生们努力奋进的勇气与信心。

  从复校建院开始,在这片热土上,一代又一代“重理工人”,一步一个足印,用自己的汗珠,用自己的心血,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去铸造了今天母校的辉煌,更铸造了一种世代相传的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不朽精神!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人物档案:邢萱,男,1940年6月生于成都,祖籍河北吴桥。中员,教授,1961年毕业于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化学工程系塑料工学专业。曾获“四川省优秀教师”、“西南兵工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1990-2006.1(退休)历任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主任、工商管理系主任、工商管理系调研员

  主持人:邢教授,您好!1986年是学校复校建院后的第一个招生季,学校迎来了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时期的第一届学生,您能讲述一下学校当时的一些情况吗?

  邢萱:1985年6月,我从四川轻化工学院(现四川轻化工大学)来到我们学校。当时,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窘迫,软硬件设施都不齐全,更无法讲究布局,只要场地能用即可。一栋三层的绿瓦楼就是教学楼,大约有十几间教室,绿瓦楼后面有一栋陈旧的楼房是机械系的实验楼,学院办公楼是操场边上一栋狭小的、简陋的两层小黄楼。最捉襟见肘的莫过于图书馆,被设在一个库房内,大操场上乱七八糟的各种简易建筑物正在拆迁,遍地狼藉。学生宿舍和食堂,也来不及配置,唯一的食堂就是职工食堂,学生老师挤在一起用餐。

  那时,学校正处于复校建院的筹备阶段,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也顾不上条件好不好。筹备之初,学校只设立了四个教学系,一个基础科学系,三个专业系(机械系、经管系、管工系),只能因地制宜发挥学校原有的办学条件。我被分到管理工程系,虽然人员少,任务重,但大家劲头十足,在这种热情高涨的工作氛围下,我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环境。

  学校从上到下办学的决心相当大,可谓是“齐心协力,背水一战”。筹备复校建院的工作就这样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第一步是基建。短短几年之内,我们不仅恢复了标准化的操场,一口气修了三栋学生宿舍楼和宽敞明亮、上下两层的学生食堂,第一教学楼也拔地而起,高高耸立。这一切,使我们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真正显得初具规模。

  第二步是师资队伍建设,大量地吸纳新教师。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各个兄弟院校和兄弟企业吸纳人才;二是接受毕业分配的本科人才,并努力争取研究生人才,不断充实与壮大教师队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短短几年时光,我们学校终于拥有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

  第三步是专业(系)学科建设。随着国家形势的发展,学校要生存,就必须发挥自己优势,合理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系)学科。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各个系也都开始壮大发展,机械系衍生出了电子工程系,经管系伴生出了会计系,管理工程系伴生出了工商管理系,并按学校需要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分离出来,和计算机中心一起组建了计算机科学系。

  九十年代末,学校迎来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不仅对专业(系)的建设更加完善,而且在同批参加评估的高校中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好评。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们系也由原来的“一本一专”变成了“四本三专”,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了。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先后担任了管理工程系和工商管理系的主任,亲历和见证了这一发展历程,在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强化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能具体讲讲吗?

  邢萱:整个工商管理系的发展,由小到大,校领导和全系教职工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当年从一个本科专业、一个专科专业发展成四个本科专业、三个专科专业,确确实实走了一段相当不容易的路程。其中,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借学校“筑巢引凤”引进高质量人才的“东风”,积极引进高素质有潜力的教师。与此同时还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鼓励青年教师通过进修或在职考研,提高教学水平与能力;二是向兄弟院校取经,学习专业学科建设和好的教学方法与经验;三是继续“以老带新”,充分发挥教研室的战斗堡垒作用。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尤为重要。我们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活动。先后邀请了中科院张敬中院士,西南财经大学博导吴世经教授等知名专家来我院作学术报告和指导系的建设。我系还为重庆天原化工厂、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兄弟单位成功开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受到用户好评。

  建院之初,各系各专业虽然都推出了专业教学计划,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办学经历与实践,在一段时期内基本上还处于“引进与消化”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尤其是外部形势的快速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院各系都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认真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这是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巨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人才培养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紧跟时代步伐。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您培养了很多学生,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他们有一个成长的反馈,能不能从这个方面给今天的青年教师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培养学生去适应今天时代发展的需求?

  邢萱:教师要以身作则感染学生,我认为用一句中国老话来说,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如果只提供知识给学生,他“吃”完了就没了,如果你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手段与能力,不仅“鱼永远有得吃”,而且他们对社会的奉献,也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接受学生的各种反馈之中,他们的成长,他们给国家做出的贡献,他们对母校的热爱和期望确实深深感染了我,这也是当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观。

  我从21岁大学毕业到高校从教这么多年,感受最深就是“学无止境”,而且作为教师,你要把这种认识,通过你的言行传递给学生。

  主持人:上个世纪90年代,既是学校复校初创的艰难时期,但同时也是学校不畏困难、勇于登攀的阶段,学校的这个发展时期让您最难忘的和给您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邢萱:我们系党政领导班子提出了坚持“三个团结”:党政一班子人的团结、系室两级干部的团结、全系教职工的团结。所以当时每个干部都注意以身作则,带动周围的同志,从而形成了良好的风气。老师们都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不是一句空话,学校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支持他们的科研,支持他们的教学工作,还引导他们去进修提高,并适时地鼓励和关心他们的职称申报与评定,所以大家都感觉到有很多事要做。

  当年,管理工程系党政班子被西南兵工局党委评为了西南兵工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四好领导班子”,这对我们是极大的关怀和鼓励。为了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除了鼓励大家走出去进修,鼓励大家在职读研,并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学术交流科研活动。

  当时为了锻炼教师,我系与基础系联合培训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出乎意料的是,首次参赛,我们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的参赛队就拿了两个全国一等奖,而那时甚至有人连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在哪里都不知道。这件事情不仅教育了我们,也拉开了我们这种“第三世界‘小弟’”向“第一世界、第二世界‘老大哥’”院校挑战的新篇章。大大激励了师生们努力奋进的勇气与信心。

  从复校建院开始,在这片热土上,一代又一代“重理工人”,一步一个足印,用自己的汗珠,用自己的心血,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去铸造了今天母校的辉煌,更铸造了一种世代相传的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不朽精神!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