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新闻

对话科大讯飞胡国平:耳机是一个大胆尝试,会坚定走C端路线

“我们将从产品赋能走向行业赋能,实现进阶服务,为生态和应用的发展提供更契合的A.I.源动力。” 10月23日,在2020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暨第三届世界声博会开幕式上,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消费者事业群总裁胡国平表示。

当日,科大讯飞从2017年开始发布的1024计划全新升级为“AI赋能计划”,发布了聚焦行业的先导计划、赋能线下的城市计划,以及聚焦脱贫和视觉/听觉障碍人群的公益计划。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强推全民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智能升级、数字转型、创新融合企业数字化升级的终局是智能化,“A.I.+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拓宽新局面的决定性因素。

针对企业更加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基于讯飞开放平台十年技术积累,科大讯飞在本次平台产品发布会上发布了讯飞AI云和“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加速实现从赋能产品到赋能行业。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正面临着场景驱动、数据支撑、技术驱动、资本助推四大机遇,”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会上表示,“我们一直坚定不移的认为,只有生态才能生生不息。企业只有愿意开放出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形成产业链与生态体系,才能够生生不息地发展。”

在生态方面,科大讯飞提出了平台+赛道的战略,依托讯飞开放平台,通过开发者去赋能各行各业。胡国平在接受搜狐科技等媒体采访时表示,AI技术要从云端走到AI应用的终端,需要走到线下,需要开发者的积极参与。

“我们会有一些自己专注的赛道,但我们更多的还是把我们的核心的AI能力,能够用开放平台的方式去开放给更多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由他们去找他们自己擅长或熟悉的行业和场景,去实现AI的赋能和落地。”胡国平说,这是科大讯飞的打法和战略。

在商业路径方面,科大讯飞也逐渐形成了2B+2C两条腿走路的路径。今年9月初,科大讯飞发布多款录音笔新品,并推出全球首款转写耳机。

对此胡国平在采访中回应称,穿戴式智能设备趋势越来越明显,耳机是科大讯飞的一个大胆尝试,其实也是把人工智能用耳机这样一种载体去赋能给更多的用户,未来也会往更大类的产品去推进。

自2010年发布讯飞输入法以来,科大讯飞一直持续推进C端产品布局,截止今年上半年,C端产品营收占比已达37%,离撑起半壁江山的目标仍有距离。“如果说纯粹的就增长速度和可触达的空间来说,我们认为C端应该会更大,所以还是非常坚定的要去走C端路线。”胡国平表示。

对于人工智能和5G等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胡国平认为,5G和人工智能能够非常好的相互促进。随着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场景和用户中产生越来越大的价值,以及相关的算法越来越复杂,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新基建的体量会越来越大,用户能够越来越能够感受它的价值,同时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全是云端或者说非常自然的这种方式。

以下是部分采访对话:

1024计划从3.0到4.0的转变是怎么考虑的?

胡:生态其实也是迭代式的升级,它有继承的一部分,更关键的是我们越来越看到整个需求和人工智能的创业方向,越来越行业化、场景化。

迭代升级的时候,我们叫先导计划,其实更多聚焦行业,针对这些行业提供相对来说比较集成化的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有效的拿着更成熟的更接近可用状态的技术,去面向真实的场景,去做定制化的行业赋能的工作。我们也在面对复杂场景,我们觉得还是要走到线下,要从AI技术的云端走到AI应用的终端。

过去一年开放平台上面的开发者增加了50万,开发者增长迅速是什么原因?这些百万级的开发者起到了什么作用?

胡:我认为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大学生,一些小团队也好,选择以人工智能作为学习或者创业的方向。同时我们还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和企业,开始选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解决刚需和痛点,所以需求起来了。

同时讯飞相关的产品,包括开放平台的一些方式,使得进入门槛越来越低,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的从初学者进入到要可实践、可完成相关创新开发工作的从业者,这使得整个平台开发者会越来越多。

互联网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其实都在做行业化,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比拼的是什么?科大讯飞的优势在哪里?

胡:行业化的话,某种程度上比拼的是核心技术,你的技术是不是最好的,你是不是有最好的AI的工具,AI的技术手段。科大讯飞在 AI技术,不管是感知智能还是认知智能,绝对是最好的。

第二个是相对而言,我们有比较长时间的to B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方向,我们也非常愿意用团队的方式到客户现场,甚至长期跟客户一起在现场去做相关的工作,去解决行业特定场景下的痛点和需求。

用通用平台和合作伙伴、开发者一起,包括企业自己的人工智能人才,一起去解决企业的问题,解决行业的问题,我们认为才是更加有效的途径,也是讯飞相对来说更有优势的地方。

科大讯飞在生态系统方面去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做一家公司,对这块的理解和看法。

胡:人工智能加各行各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说产业,所以一定是要非常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去分工协作,做自己相对擅长的相对专业的,然后融合,跨界融合的发展才是有效的。

我们会有一些我们自己相对来说擅长的,或者说专注的赛道,但我们更多的还是把我们的核心的AI能力,能够用开放平台的方式去开放给更多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由他们去找他们自己擅长或熟悉的行业和场景,去实现AI的赋能和落地,我们叫平台加赛道的这样一个打法或战略。

讯飞怎么在场景上面做决策?

胡:从场景来说,其实是不是需求牵引,是不是真的有痛点,我们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所以第一条,是不是真的有刚需?另外讯飞能不能做出可达并有代差的技术效果或者产品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去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从最基本的刚需出发,去形成相关的解决方案,形成相关的核心技术的需求,然后再去攻关这些问题,最后达成我们所需要的技术的目的,商业的目的。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企业越来越将它的技术跟硬件结合在一起的趋势?

胡:当一个技术推进到一定程度或者越来越好用的时候,特别用硬件加持的方式,能够使得这个技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更易用。比如说麦克风阵列或者墨水屏,使得手写、语音识别等技术能够有更好体验,更好效果。

我们认为这是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和对产生价值的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我相信它会持续的,科大讯飞也有专门的团队去做智能硬件品类的相关研发和市场化。

C端业务要在三年内占到50%,今年上半年是37.59%,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去调整?

胡:占比50%其实是相对的,我们更多的还是看C端赛道本身的年负增长,这个才是更直接的目标。从整个C端业务来看,我们认为它是越来越明确的,有比较大的发展机会。

对讯飞而言,C端和B端不一定是几比几这种概念,更关键是每一块方向都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如果说纯粹的就增长速度和可触达的空间来说,我们认为C端应该会更大,所以还是非常坚定的要去走C端的路线。

讯飞最早是围绕语音做产品布局,现在也做了穿戴式的无线耳机,公司怎么看待这个市场?

胡:穿戴式智能设备趋势越来越明显,相当于把原来纯粹的一个手机分化到更多的场景。我觉得针对老人和小孩等不同的群体,会越来越多的有更多的智能硬件推出。

讯飞过去几年我们做出来的产品,如讯飞翻译机,讯飞智能录音笔、讯飞智能办公本,基本上之前都没有人做,讯飞属于开创型。我们想继续去革新更多的一些更大品类的东西,耳机是我们的一个大胆尝试,但我们和传统的耳机不完全一样,在保证耳机本身既有的音质通讯所有的能力基础之上,我们加上了转写、记录和翻译的能力,其实也是把人工智能用耳机这样一种载体去赋能给更多的用户。

从大的角度来说,讯飞会把我们的智能硬件从原来是相对小类的一些产品,往更多的更大类的产品去推进,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一件事情。

科大讯飞有做哪些新技术的预判?

胡:我在讯飞做了20年的技术,我们讯飞研究院在干什么事情?第一,我们不是做语音的,我们是做深度学习算法的。第二,我们不只是做技术的,更关键的是去预测未来两三年什么样的技术可以从不可用的状态或者说从实验状态变成可用好用,跨过使用门槛。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我们依次推出了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评测、语音识别、语音交互、机器翻译、认知智能,包括脑科学,这是整个技术台阶。

科大讯飞在这些技术台阶一步一步踩上去,也会带动产生新的解决业务的机会和需求。比如说我们的司法、医疗业务都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智能取得了突破,让机器能理解会思考,所以我们进入了新的行业,新的赛道或者方向。如果预测关于未来的技术,其他的先不多说,一个是多语种,一个是我们叫同传,同传这件事情是我们一定要去努力做的事情。

5G包括新基建这样的概念,能够给科大讯飞带来哪些技术或者产品创新上的引领?

胡:人工智能和5G是新基建七大基建的其中的两项。我们认为5G和人工智能能够非常好的相互促进,5G使得更多的信息可以有效的汇聚,而人工智能能够对大数据进行高效和有效的处理和决策。所以在国家这样一个政策引领下,包括像讯飞的开放平台,都应该成为整个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基建,以后数据中心之上的智能中心或者开放平台中心会成为全社会的关键一个基础设施。

我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场景、越来越多的用户产生越来越大的价值,以及相关的算法越来越复杂,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新基建的体量会越来越大,用户能够越来越能够感受它的价值,同时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全是云端或者说非常自然的这种方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小泽玛利亚新片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