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动态

家门口的“指尖经济”丨走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丰宁中国马镇旅游度假区展示的非遗作品。曹艳玲摄(中经视觉)

满族剪纸、布糊画、铁艺灯笼、满族传统木作技艺……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共有各级非遗项目67项。如何将这些独特的满族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群众增收的新门路呢?

2018年6月,丰宁被文化和旅游部及当时的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10个“非遗+扶贫”试点县之一和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此后,丰宁深挖资源优势,探索出了一条“非遗+扶贫”的文化扶贫之路,让广大群众捧起非遗金饭碗,实现家门口就业、指尖上增收。

摸清“非遗家底”

走进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传承基地,在二楼的展厅里,记者被各类制作精美的非遗作品吸引,栩栩如生的剪纸、色彩丰富的布糊画、纹理齐整的铁编灯笼、寓意美好的斗升木器……每件无声的作品,都有一段满族民俗文化的历史。

“我们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以丰宁满族剪纸、布糊画传承保护为重点,对全县非遗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全面调查。”该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琳告诉记者,对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宁建立了非遗资料数据库,完善档案管理,编制保护名录。在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的同时,与扶贫进行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创新“非遗+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就近就业增收。

摸清非遗“家底”后,丰宁逐步确立了在县城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工作思路,积极谋划建立县、乡、村三级“非遗+扶贫”工作体系。

同时,丰宁将“非遗+扶贫”示范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设立非遗扶贫引导资金100万元,加快“非遗+扶贫”示范基地推广,并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260万元,用于非遗传承基地工坊和车间的升级改造、学员培训考察、原材料供应、教材印刷、产品研发、市场开发等工作。此外,丰宁还将非遗基地、扶贫工坊和就业车间列入扶贫产业补贴范围。

实现“居家就业”

“非遗传承不能只靠一个家族来承担,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丰宁龙腾艺术馆副馆长郝如香是滕氏布糊画创始人滕腾先生的孙媳妇,作为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她几年前遇到一个困惑:从事布糊画的都是老手艺人,很少有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学习这门技艺。

上世纪90年代初,满族民间“补花”技艺经过滕腾先生研究创新,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吸收了堆绣、绢人、浮雕、唐卡、刺绣、布贴画、景泰蓝等工艺的精华,形成了兼具民族性、传统性和新颖性的民间艺术精品——布糊画。

2018年,得知县里要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郝如香积极参与进来。“从我自己的角度看,考虑更多的是传承。”郝如香说,在县里的扶持下,她参与办了3期集中培训班,240名学员基本上都来自农村,有30%是当时的贫困户,“集训完后,我们选了学员相对集中的两个村继续开展非遗技能培训,每周一次教学。”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布糊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取得了双赢效果。“学员中已经有不少人初步掌握了这门技艺,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手艺精进的学员,可以作为传承人来培养。”郝如香说,她平时还把设计好的模型和底版交给学员来糊制,然后再进行回购组装,“一套作品农户平均可以挣到1200元手工费”。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培训效果,丰宁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编写了《丰宁满族剪纸技法》《中国民间布糊画技法》等系列培训教材,聘请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为非遗技能培训基地的特邀导师和讲师,围绕剪纸、布糊画、木作、铁艺灯笼等非遗项目开设培训课程,以产学研模式开展非遗技能培训。截至目前,丰宁开展线上线下培训300多期,培训学员7万余人次,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超过30%,大部分学员已能独立创作作品。

拓宽市场空间

在丰宁五道营乡五道营村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里,69岁的丁君方已经成为一个“剪纸高手”。

前几年,丁君方因患脑梗,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艰难,孩子们不在身边,生活要靠老伴儿陈树成照料。2018年,丰宁在五道营村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原来有剪纸技艺基础的陈树成去参加培训,放心不下老伴儿,她就带着丁君方一起学习。没想到丁君方竟然很有天赋,参加了两次培训就能剪出来有模有样的作品,后来还在当地小学当起了周末辅导老师,教孩子们学满族剪纸。

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冬阁牵头辅导下,五道营村对本村贫困人口、留守妇女和弱劳动能力群体开展传统手工艺培训,目前已培训学员50余人,带动23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不仅学习不花钱,原材料不要钱,县里还帮我们卖产品。”丁君方自己都没想到能在年届七旬之时意外找到一条增收渠道,2020年他靠剪纸有了3000多元的收入。如今,五道营村的剪纸作品已经变成了旅游产品,在丰宁中国马镇、神仙谷等重点景区的非遗展销专区售卖。

为打造具有丰宁特色的非遗品牌,丰宁鼓励和支持当地传统工艺产品参与各级各类展会和品牌营销活动,并与恭王府、北京故宫文创团队、知名旅游景区景点以及线上线下电商平台深入对接,拓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生产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全县非遗产品年均销售收入达400余万元。

记者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59家,组织了“非遗+扶贫”交流对话,并开展非遗购物节、直播带货等活动,其中,组织首届河北非遗购物节、大运河非遗大展等活动,参展项目累计销售收入达5738万元。

一座工坊解两难

陈发明

谁来传承?是很多非遗项目面临的难题。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所在。根植于民间沃土的很多非遗项目,经历了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完善,凝结了无数人的智慧。要掌握其精髓,需要传承人发自内心的热爱,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当下,就业机会多、增收门路广,工业化大生产给手工制作的非遗产品带来巨大挑战,使得很多年轻人宁可去外面打拼,也不愿意留在家里投身非遗项目传承。

如何增收?是农村地区不少留守老人和妇女面临的难题。要增收,关键在产业,无论种植、养殖还是其他工种,想要有可观收入,必须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很多农村老人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不少农村妇女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也没有充裕时间在家门口全职做一份工作。

丰宁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在村里,可谓是一举两得:既让非遗项目有了相当覆盖面的学习者,可以从基数里择优确定传承人,也较好地解决了留守老人和妇女在家灵活就业的问题。非遗扶贫,一头连着古老文化的延续传承,另一头连着小康生活的奋斗目标。

当然,破解非遗传承和群众增收的难题,需要因地制宜。但是,对于非遗资源富集的地区来说,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确实值得探索推广,尤其是遍布城镇村庄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具有带动群众就地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进村庄,把留守老人和妇女的空闲时间利用起来,对农村家庭来说不仅仅是增收三五百元的事,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促进乡风文明和谐、提高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参加培训学习的人多了,闲谈是非的人就少了;掌握一技之长的人多了,在家等靠要的人就少了;农村妇女增收的渠道多了,在非遗项目传承学习过程中的眼界开阔了,受一些落后思想禁锢的观念就少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锦江投资股吧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