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动态

在生态文明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我们为何要提出这些目标?如何实现?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

记者:我国为何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杜祥琬:“能源低碳化事关人类未来”已经是全球共识。“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能源革命,我们要从人类文明形态进步的高度来认识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是文明形态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这是一轮全球性的能源革命。200多年来,工业文明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气候等问题。现代非化石能源的巨大进步正在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是又一轮深刻的能源革命。

“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球参与的世纪大考,是人类文明的赶考。中国不能落伍,我们要考出好成绩,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记者:由于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减少碳排放,会不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

杜祥琬:低碳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并行不悖,我们要减少碳排放,能源不仅要保供,而且要有合理的增长。同时我们需要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

能源安全很重要的一点是供需安全,要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目前,中国的能源供给,一方面是化石能源供给,另一方面要逐步倚重非化石能源供给。需要强调的是,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是我国自主可控的,这有助于提升能源体系的安全性。

我们要力争实现公平公正的能源转型,让能源安全保障与低碳转型并行不悖。我国能源结构偏煤,转型有困难的一面,但这也恰恰说明在低碳转型中,我们可以获益更多。

我们要认识到,有地球,有太阳,就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非化石能源资源同样也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对于确保国家长远的能源安全、引导能源转型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意义。

记者: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难度大不大?

杜祥琬:“碳达峰”“碳中和”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碳达峰”不是冲高峰,而是走向“碳中和”的基础步骤。“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有机联系的两个目标,它们的实质都是低碳转型。中国的“碳达峰”曲线,要达到峰值然后稳定下降。

中国提出这样的目标,符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现在各发达国家已经达峰,我国到2030年前达峰;发达国家承诺了最晚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承诺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立足于我国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当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确实不易。现在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以倒逼我们“补短板”,加快转型。

记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杜祥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

我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抓住九个抓手。一是“能源减碳”与“蓝天保卫战”协同推进。二是把节能提效作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三是电力行业减排,建设一套以非化石能源电力为主的电力系统。四是交通行业减排。逐步建成美丽中国脱碳的交通能源体系。五是工业减排,做好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进步,减少工业碳排放。六是建筑节能,包括建造和运行。七是循环经济。各种废弃再生资源的利用有利于工业(例如冶金业)减碳。八是发展碳汇,同时鼓励CCUS等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九是将碳交易、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碳中和”促进法作为引导碳减排的政策工具。

“碳达峰”“碳中和”是基于我国国情和科学论证的目标,将深刻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篮球火的歌曲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