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动态

一片片叶子改变了众山村

3年前,一株株肩负扶贫使命的茶苗,从浙江安吉县来到千里之外的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如今,这些茶叶已在沿河县的多个村子“安”家,发展成为朝气蓬勃的茶产业,开始改变当地群众的生活。记者近日来到沿河县,去看看结出了怎样的扶贫之果。

“白叶一号”是从东南飘落西南的一片叶子。借着东风,它从浙江省安吉县落户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2018年4月,靠种植安吉白茶富裕起来的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有关方面确定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等3省4县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作为受捐对象。

贵州沿河县中寨镇志强村、三会溪村和大宅村3个青山相连的村庄,就是受赠茶苗栽种的地方,茶叶的名字都叫“白叶一号”。今年是茶叶采摘的第一年,记者到中寨镇和茶农一起采新茶,看看“白叶一号”给中寨镇这些山村带来了什么?群众呵护这一片茶叶,有怎样的收获?

从“单脚支撑”到“两腿走路”

一片片叶子长成产业

中寨镇地处沿河县西南部,重峦叠嶂,“地无三尺平”,是沿河县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以前,当地农民多在小块坡地种植玉米等作物,收入有限。2016年8月,谭鹏飞到中寨担任镇党委书记,他告诉记者,“当时脱贫的压力主要在于难以形成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

种茶叶曾经是中寨的一个选择。这里有许多老茶树,10多年前一些村引种过茶叶,但没有形成气候。当地百姓说,主要是茶园管护和后期加工环节跟不上,没有技术,也不掌握炒茶工艺。

“白叶一号”给中寨带来一个增收产业。自始至终参与“白叶一号”引进和栽种的谭鹏飞列举了几个数字:2018年“白叶一号”到来之前,各个村落零星种植的绿茶只有200多亩。2018年“白叶一号”落户中寨,他们种植了1500亩;第二年他们又到安吉黄杜村购买茶苗,种植了3850亩,“白叶一号”种植达到5350亩。

种植之前,谭鹏飞带着村里合作社的5个人到黄杜村,从挖土、掏沟、整地开始,一步一步学习种植要领。茶苗种植后,黄杜村给每个种植点都派了师傅进行现场指导。今年进入采茶时节,他们又派炒茶师傅到村里的茶叶加工厂手把手传授炒茶技术。这让村民们多了一份信心,茶产业有了群众基础。

基础设施是产业形成的前提条件。这几年,中寨仅“产业路”就修了6条共计51公里,茶叶基地还通过工程型蓄水设施实现了产业配水,这些基础设施让茶叶不再是“荒坡荒地栽种的产业”。谭鹏飞的手机里保存了很多茶园图片,群峦重叠,绿意绵绵,山路环绕,美丽如画。

沿河县中寨镇志强村村民在村后螺丝坪采摘“白叶一号”茶叶。 经济日报记者 魏永刚摄

志强村、三会溪村、大宅村3个村庄设有专门合作社负责种植茶叶,中寨在种植茶叶的14个村建立起12个合作社。志强村村民张稳是放弃在浙江打工回村管理茶山的,起初听说村里发展茶产业时,他并没有动心,但听到要以合作社流转土地统一经营,他就决定要回来了。“有了产品是第一步,经营管理模式很重要,合作社经营这个办法一定能行。”张稳说。

江苏一家茶叶公司2019年到与大宅和三会溪相连的金山村流转1700多亩土地,栽种绿茶。两年多下来,中寨种植绿茶优质品种达到5450亩。

一个产业的形成,某种程度上说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白叶一号”栽种成功和大面积发展,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中寨镇群众的认识,促成了发展茶产业的社会环境。

用“靠山吃山”来形容当地人与大山的关系十分合适,尤其是这个“吃”字。多少年来,人们在山上栽种苞谷、土豆,解决吃饭问题;利用山上长的草养羊、养牛,发展畜牧业。以黄牛、白山羊和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是这里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依托。谭鹏飞说,“白叶一号”改变了中寨的产业结构,拓展了发展思路,让他们开始“两腿走路”。

2019年,中寨各类茶叶种植面积从1500亩增加到8390亩;2020年又扩大到10800亩。

空闲时间也能挣钱

农村劳动力不再“富余”

对于普通农民而言,“白叶一号”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在家门口就有了挣钱机会,而且是利用空闲时间挣钱。

记者在志强村、三会溪村和大宅村走访时了解到,每个村的茶园每天都需要上百人打理。茶园工人通常的工资标准是每天80元,中午还管一顿饭。

53岁的杨正花是三会溪村的村民,她和丈夫田茂洪都在茶园务工。她算了算,去年两人在茶园的劳务工资就拿到了3万多元。“开沟、拔草、施肥的时候,每天给100元工资,平常是80元。”她说,以前种庄稼,给别人帮短工,一年收入也才只有几千元。

在志强村的茶山上,记者遇到了正在采茶的村民张玉霞。57岁的她平日里需要照顾几个孙子和外孙上学,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后,她就来茶山务工,每天收入80元。“我已经连干半个月了。”她感慨地说,种地的时候休得多挣得少,现在干得多挣得也多。

长期以来,外出打工都是贫困地区人们增收的主要途径。山区发展产业就是希望外出打工者返乡也能找到挣钱门路。如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需要让他们看到产业自身发展前景,还能实实在在挣到钱。

记者在中寨镇看到,“白叶一号”给这里带来了巨大的用工需求。当地人说,富余劳动力的“富余”去掉了,现在要改成“缺”。

采茶时节,中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找不到务工人员。在茶山上劳作的大都是老人和妇女。为此,3个主要栽种“白叶一号”的村成立了茶叶联合会,统筹协调劳动力使用,哪里工作量大,就让劳动力先去哪里。三会溪村还成立了劳务公司,专门到附近县乡招聘劳动力来茶山务工。劳务公司负责人秦义恒介绍,他们平均每月要组织600多人次来务工,最多时有900多人次。

“白叶一号”发展为农民增收作出了多大贡献?记者没有找到一个确切数据,但从几个村庄合作社的劳务支出中可以了解个大概。大宅村村委会主任田维坤说,专种“白叶一号”的利民合作社劳务支出每年都在70万元以上。三会溪村党支部书记秦进介绍,去年合作社劳务支出也有70多万元。志强村党支部书记肖国江说,村里闲散劳动力几乎都参与到了茶园管理和采茶劳作中,人均收入每年1万元以上。沿河县扶贫办的数据显示,自“白叶一号”茶产业基地建设以来,共发放群众务工工资500多万元。

“还有一笔土地流转费用。”志强村村委会主任张金华说,3个村最开始栽种茶苗的1500亩土地都是流转来的,后来中寨万亩茶园也大都是流转来的土地。这几年,流转费用也成为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

志强村600多户村民,种茶流转土地涉及200多户;三会溪村372户村民,种茶流转土地涉及133户;大宅村306户村民,种茶流转土地涉及100多户。因为山地荒坡多,土地流转费用还不算高,通常价格是每亩田300元,每亩地200元。

“白叶一号”不是富了几个“大户”,而是带动了广大农民。秦进估算,村里至少有一半人都参与到了茶产业里来。在志强村,留守家里的劳力,无论老人还是孩子,多多少少都参与了茶园管理和采茶。

“白叶一号”引进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中寨脱贫致富。在种植安排和产业发展上,中寨实行合作社种植、村集体主导、农民参与分红等模式,保证产业发展利益直接惠及农民。因为茶苗生长需要时间,可以说,在前3年没有卖茶收入的情况下,农民对产业发展的感受还不太直接。但是,土地流转费用和劳务收入已实实在在进了农民口袋。

今年是“白叶一号”开始采摘的第一年,3个村庄预计可以收获1500多斤干茶,明年大概能增加到1万多斤。“茶产业收入是可以看得见的。”谭鹏飞说,“这就能保证我们脱贫之后稳步增收。”

梦想可以落地

走出去的人“重心”回归

“白叶一号”带来了什么?记者在中寨几个村听到最生动的回答是“新的梦想”。

外出打工是过去很多村民的选择,但走出去的人很难忘记生养自己的山林。连绵的大山收藏着乡愁,也寄托着他们的梦想。“白叶一号”让许多梦想有了着落,也点燃了更多梦想。

秦进外出打工多年,2010年回村当了干部。他说,做梦都想着在山上种经济林,增加农民收入。得知村里要发展“白叶一号”茶叶,他特别激动:“我立即组织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开会,丈量土地,组建合作社,恨不得连睡觉时间都搭上。”

张勇是志强村云雾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大学毕业的他,到广东打过工,当过9年代课教师,还在镇里一所中学当过保安。后来,他成立了云雾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看着前些年种下的茶园荒了,我心里总放不下。”他说,“我一直有个梦想,把村里那些茶叶管护起来。”但是合作社成立两年,大家却不愿把种了茶的土地交给他管。

2018年秋天,“白叶一号”来了。张勇不仅带着自己的合作社栽种茶苗,还动员亲戚加入。他自己到黄杜村学习了两次,从茶园管护到烘干炒茶,他都是村里最先学会的。清明采茶季节,张勇带着人炒叶,天天睡在厂房里,但他说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儿。“如果没有‘白叶一号’,我的合作社就黄了。”张勇说。

“白叶一号”对于另一群走出去的人而言,改变的是他们与故乡的关系。1978年出生在三会溪村的田茂友,1993年就到广州打工。2008年,他回到贵阳办起自己的工程公司。看着山村旧貌,他无数次想过帮村里一把,带着乡亲致富,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得知村里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白叶一号”的消息,田茂友立即响应,投资成立了三会溪茶叶种植合作社。

“过去20多年,我每年都要回村看望老母亲。”田茂友回忆,每次都是住一两天就走了。这两年种茶苗,他一口气在村里住了3个多月。茶山上修路,他为了把好质量关,又在村里住了几个月。有了茶园,他对故乡的牵挂更真实了。

秦进说,在外边发展了很多年的人,过去想着迁走户口、送出孩子,这两年他们的“重心”开始向村里倾斜。单是三会溪村合作社里,就有6人是外出打工回来的。“回来”不是回村不再出去,而是入股合作社,操心起村里事。

田茂友深有感触,以前他对家乡只有思念,现在是真实的牵挂,而且这牵挂越来越多。未来他准备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茶园。

乡村产业振兴最缺人才。而从乡村走出的人,愿意把“重心”放到村里来,放到山林间的产业上来,这是多么动人的事情!

激发奋斗精神

独立走新路闯市场

目前整个沿河县茶叶种植面积有20多万亩。茶叶作为一个产业,在沿河县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产业基础有了,但产业体系还没有形成。沿河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是明显的薄弱环节。“茶叶如何卖出去,怎样卖个好价钱,这是我们最操心的事。”谭鹏飞说。

产业的成效必须要得到市场认可。茶叶产出来了,怎样走向市场,是“白叶一号”接下来要面对的直接考验。

走向市场,得有个品牌。现在,浙江捐赠的“白叶一号”有一个共同品牌,叫“携茶”。在沿河县,还有一个“洲州茶”品牌,是本地茶叶企业,可以收购茶叶并帮助销售。3个村的合作社负责人有一个强烈愿望:种出了茶叶,要创一个自己的品牌。

中寨人是这样理解的:“携茶”和“洲州茶”是“白叶一号”走向市场的两道“保险杠”,如果茶叶产量大了,销售出现问题,他们可以帮忙销售。但是,不能躺在别人提供的“保险杠”上“等靠要”。茶苗是黄杜村捐赠的,技术是黄杜村派人来教的,茶叶加工也是黄杜村帮助完成的。产业发展起来了,要感恩黄杜村人的帮助,更要学习自己走向市场。

“白叶一号”激发起一股自立自强的力量,这是志强村、三会溪村和大宅村许多人的共同体验。无论是镇村干部,还是茶叶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都对自己建立品牌闯市场有着清醒认识,深知面临的困难和自身的不足。张勇说,建立自己的品牌闯市场,当然有很多困难,缺人才缺经验。但是面对新的考验,他满怀信心:“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总要学会自己走路。”

不管是否到过浙江,在中寨人心中,黄杜村始终是他们的榜样。大宅村合作社负责人田红军说:“黄杜白茶不就是农民种出来的吗?他们独自走出了一条路,我们有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也一定能闯出市场。”

谭鹏飞也信心十足:“黄杜村人能用20年种出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我们有他们帮助,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再有六七年时间,也一定能闯出一条新路子。”

调查手记茗香情更浓

魏永刚

在贵州沿河县看“白叶一号”,时常体会到一个浓浓的“情”字。

这片叫做“白叶一号”的茶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从浙江安吉黄杜村引进到沿河县来的。茶苗经过3年成长,今年吐出了鹅黄的嫩芽。满坡茶苗,饱含着总书记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深情牵挂。中寨镇百姓由衷地说,“白叶一号”是“感恩茶”!

黄杜村到中寨镇,距离上千公里。但是,黄杜村党员“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他们不仅捐献茶苗,还无偿提供技术帮助,教授炒茶加工技术。长在西南深山里的这一片片茶叶,也饱含着东南沿海干部群众先富帮后富、东西部协作、共同富裕的殷殷之情。

中寨镇干部群众3年来对“白叶一号”这片叶子的呵护,也可以用一个“情”字来表达。他们饱含感恩之情,满怀希望耕耘在那连绵的山坡上。志强村村民张勇说,茶苗刚栽下时遇到冬季降温,就用草帘子把茶苗护起来,怕冻着;第二年连续多日无雨,又害怕太阳把茶苗烤坏。学习施肥技术,最费心思。张勇把茶苗比作孩子。小孩子喂饭,多了会消化不良,少了又可能营养不够。他说,给茶苗施肥也是这个理。施多了怕“撑着”,量少了又担心“营养不足”。这位高高个头、一脸黝黑的农民形容这些年的经历说:真像照顾自家小娃娃!

值得欣慰的是,人们这份对茶叶的深情正在转化为兴产业、闯市场的动力。今年是茶叶收获的第一年。茶苗种下了,茶叶加工出来,能不能致富,是不是可以形成产业体系,关键看能不能成功走向市场。中寨干部群众的注意力也逐步转向市场。

他们在感恩社会帮助的同时,深知路还得靠自己走,产业发展规律必须自己去摸索。如果说栽苗、种茶到采摘加工是走完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有了这个基础,他们能走好“下一步”吗?

中寨干部群众对产品走向市场、产业形成体系的“下一步”,也表现出坚定信心。贫困地区之所以发展慢一些,除了地理条件等客观原因,在走向市场方面也存在“天然”不足。但凝结在茶苗上的情感正在成为这里人们闯市场的动力。别人走过的路,他们相信自己也能走通。

路是走出来的。生活在山里的人们,最不怕走路。中寨干部群众种好了茶苗,面对市场的时候,表现出一种近乎倔强的坚韧。“黄杜村人是我们的榜样。”在中寨乡村里,笔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坚信,黄杜村人靠一片叶子富起来,中寨人也能循着这片叶子走出一条新路来。

带着各方的关爱走向市场,创品牌、找销路,这一片凝聚着人们情感的叶子,必将“飘”出西南的大山,相信也定能“飘”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贷易查p2p查询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