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投资企稳回升 精准发力重大项目丨经济聚焦
无论是短期内对冲新冠肺炎疫情负面影响,还是基于长远促进高质量发展,均离不开稳投资的关键作用。在一季度大幅下降后,二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回升了20.9个百分点,实现了4.8%的正增长,走出了一个漂亮的“V”字形。
从总体看,上半年我国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1%,但这并不影响投资进一步企稳回升的态势。进入二季度以来,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狠抓稳投资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投资已成为经济平稳增长的有力支撑。
对于上半年投资的整体表现,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彭永涛用了3句话概括,即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降幅持续收窄;民生保障、高技术等领域投资增速加快;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投资到位资金等回升较快。上述投资亮点的出现,向外界传递出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的积极信号。
从部分关键指标看,我国实体经济投资正处于快速“回血”之中,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回升快,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其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增长均超过两位数。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加速是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的缩影。今年以来,投资持续精准发力,成为补短板、扩消费和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新基建投资更是一马当先,在为恢复经济持续贡献力量的同时,还有效带动了社会投资增长。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基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并举,成为今年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事实上,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新基建一端对应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另一端连接着庞大的消费需求,有望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稳投资的区域布局更趋协调。今年上半年,投资正增长的地区总数稳步增加。据统计,全国有22个省份实现正增长,其中6个省份实现5%以上的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下降0.7%,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下降11.9%,降幅收窄3.2个百分点;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分别增长1.1%和0.4%,1月份至5月份则分别下降0.9%和2.5%。
近几个月来,一些地方密集出台了扩大投资政策,集中发布了一批重大投资项目。这些做法在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人士对于“强刺激”“大水漫灌”的担忧。事实上,扩大投资并不等于强刺激,高质量发展也不能简单地与降低投资贡献率画等号,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风险挑战加剧的背景下,扩大有效投资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一招。(下转第二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袁达介绍,今年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时,遵循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急事的原则,及时调整了投资结构,加大对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医疗等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以及受灾严重地区水毁项目修复和灾后重建等支持力度。截至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超过90%,对补短板、稳投资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带动作用。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总体看,当前我国投资正处于快速恢复通道中,经济发展新动能也在不断积聚,与投资高度相关的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产销两旺、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创近年来新高等,这些投资先行指标的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投资将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势头。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稳投资仍面临着长远发展预期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问题,如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势必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下半年,扩大投资仍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两新一重”等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领域,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准投资项目精准发力,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进一步发挥好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经济日报记者:顾阳)
- 标签:君如陌上尘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武汉地铁红色专列上线 “移动红色博物馆”穿越全城
6月9日上午10时,由武汉地铁集团推出的“初心号”地铁红色专列在武汉地铁1号线、2号线同时首发。…
-
只争朝夕建设科技强国
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科学家诗朗诵节目《沿着党的指引勇攀科学高峰》,现场观众报之以…
- 勇挑重担攻克疫苗难关
- 党领导科技事业走向辉煌
-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飞跃提供坚实支撑
- “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首批科学影像图来啦!
- 画出时代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