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FFR技术:让血管影像数据“动”起来
“CT-FFR技术可以让医生不再需要手动标注、依靠个人经验判断病人血管狭窄程度,而且实现了全自动化,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检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曾勇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参与的CT-FFR医学科技创新项目已经展现出了良好应用效果。
曾勇所说的CT-FFR是由阅影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在安贞医院开展临床试验的创新技术。该技术在冠脉CTA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分析影像数据来判断患者血管功能状况,主要包含CT造影、图形建模、血动力仿真等流程,其兼具冠脉CTA检测的无创、简单、安全与有创FFR值测量、检测冠心病的高精准度优点。
据介绍,现阶段冠心病的确诊手段包括DSA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造影(CT血管成像/CTA)、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量等。其中,CT造影为无创检查手段,操作方法简便、安全,但由于图像偶尔会出现伪影造成偏差,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初筛准确率并不高。而血流储备分数(FFR)能够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功能情况,但由于是一种有创测量技术,并不适合早期诊断,临床推广受阻。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无需有创手术,仅仅通过CT造影模型重构、血动力模拟计算FFR值已经成为现实。”阅影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超说,为此,他和团队研发了脉影——CT-FFR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融合了图像处理、计算流体力学、解剖学等多学科技术,基于CT数据进行模拟计算从而获得FFR数值,形成指导临床的报告。
曾勇介绍,CT-FFR技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冠脉造影和介入手术,降低患者的医疗风险和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同时,CT-FFR技术与压力导丝测量的FFR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无创优势特别适合早筛,尤其能有效地筛查出农村地区潜在的高危冠心病患者。同时,借助CT-FFR技术,仅需要5至10分钟即可完成冠脉血管的形态学和功能学检查。
多项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CT-FFR技术能够避免60%以上不必要的冠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可降低30%以上的总体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正是临床亟需的诊断工具。这也意味着,诊断冠心病,我们又多了一个无创、快捷方便且更为经济的工具。”曾勇说。
有数据统计称,中国每年有超过500万人次的血管CT造影扫描,300万人次的血管核磁造影扫描,400万人次的DSA造影手术。但遗憾的是,目前却没有搭建一个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的后处理平台。此外,各个医院虽然有大量的数据,但都是非标准化数据并且缺乏标准化数据的提取手段,这也直接导致数据之间的“联动”效应无法实现。
阅影科技除了研发CT-FFR技术,还积极搭建自动化心脑血管非介入式诊断平台,同时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数字化脑血流储备功能诊断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布局自动化脑血管金标准诊断平台,并且还在全球首创像素级4D-CT心肌应变分析技术。“未来,应该让更多的血管影像数据流动起来,真正形成对临床指导有价值的大数据,在疾病预防与诊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曾勇说。(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 标签:www.av130.com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武汉地铁红色专列上线 “移动红色博物馆”穿越全城
6月9日上午10时,由武汉地铁集团推出的“初心号”地铁红色专列在武汉地铁1号线、2号线同时首发。…
-
只争朝夕建设科技强国
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科学家诗朗诵节目《沿着党的指引勇攀科学高峰》,现场观众报之以…
- 勇挑重担攻克疫苗难关
- 党领导科技事业走向辉煌
-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飞跃提供坚实支撑
- “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首批科学影像图来啦!
- 画出时代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