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险的进场黄金期_商务
实际上,我们国内的保险密度可以达到人均540元的水平,上海可以达到1080元水平,是现在平均水平的5倍,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数字面前,我们的很多工作可以开展了。可以说,伴随着,目前是健康保险进场的好时机。
当然,上海医改也为我们的保险带来了很多机会。首先是认识,保险怎么促进管理职能的转变,怎么形成对医改机制性的支撑。不要认为保险对的管理以及对于公立医院没有关系,实际上关系非常紧密。
我觉得现在对于医保有一个很强的管理体系,包括我们的信息化,实际上已经了大量的资源。但是从国际的总体来说,去年国家已经把大病保险让给市场,我认为是一个探索,怎么能把大病保险做好,关键的问题不是谁去管,首先告诉我你怎么管,所以我觉得就目前管理机制上,在管理创新上没有突破谁去管。所以我说现阶段来说是应该和我们的商业保险的管理要错位,并不是说医保是管了,商业保险的这一块就没有管理机会,实际上管理机会巨大,只是不要和现有的医保争夺管理权,就这个问题到一定的阶段会有一些改变,但目前来说不要争论。因为谁也不会把管理权非常容易地给你,上海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我认为是信息是比较公开化的。而且,上海马上在管理机制上有很大的创新。
从另外一个数字比较,世界医疗健康保险指出在医疗总费用中的占比,中国仅仅为1%,美国为37%。实际上,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和保险费用以及理赔费用的比例发展悬殊,去年国家医疗卫生总费用已经超过了4万亿水平,实际上前年是37000多亿,而保险的理赔金额只有500多亿水平,同时健康产业的筹资也就是500人民币的水平。
从2009年上海累计对于医改的投入超过3万亿,目前我们进入经济发展新的常态。今后对于保险资源从促进卫生的发展,促进卫生的角度一定会考虑加大确定态度和力度。
对于资源的配置是市场起到决定因素,在这么一个大背景前提下,实际上市场和之间他肯定在不断的过渡,市场能做的尽量市场做而不是做,只有市场失灵才进入。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要求,也就是说商业保险怎么能够和我们的基本保险整合,互相形成错位,或者整合之后的发展。我觉得现在我们只是在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发布阶段,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政策的引领下,商业保险公司是否能够出台真正有需求的健康产品。包括能够在公立医院的管理方面介入的产品。所以如果这些产品发展的速度很快,成熟得很快,那商业保险介入医保的管理或者整合医保的资源管理也将会很快。但是我觉得不可能是一种替代,商业保险上去了,是逐渐融合的过程,融合过程当中各自发挥优势,逐步壮大商业保险公司的权重。
医购贷-全文略读:从另外一个数字比较,世界医疗健康保险指出在医疗总费用中的占比,中国仅仅为1%,美国为37%。实际上,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和保险费用以及理赔费用的比例发展悬殊,去年国家医疗卫生总费用已经超过了4万亿水平,实际上前年是37000多亿,而保险的理赔金额只有5...
从保险总体水平看,中国健康产业占健康的比例、健康保险占总保费的比例是8%,美国占到了40%。美国健康保费人均1.68万美金,已经超过3000美金,中国只有116美金水平。
目前,对于健康险来说,、个人、市场都在一个池子里面,责任怎么切分也不清晰。但对于健康产业,2013年国务院已经提出了明确目标,目前国家在各个方面要拉动总体的发展打造现在的服务业,怎么给予我们供给侧的,实际上这些都是国家有大量的政策支持,健康保险发展也是国家战略。从这个发展趋势来说我们怎么能够从保险的大国保险强国,国内的保险深度如果达到5%,上海的深度达到6%,这是要用心考虑的。
当然,我说的这种趋势并不是明天就会形成这样的结果,它有一个逐渐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还要有政策不断消化、模式形成的过程。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明白,基于现在的信息化和大数据,这几乎是给商业保险公司插上了翅膀,可能会加快这个速度,如果谁可以理解深,谁可以利用这些机制,我相信他一定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管理的权重。
融合与监管
健康保障方面,只能提供基本的,上海这次的把基本的目录项目锁定,就是在考虑的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市场补充这一块怎么能够顺利进来。也就是说,把基本的边界以及市场补充的边界界定清楚,这个界定清楚实际上有利于我们开发更多的健康险产品。上海已经可以医保的个人端制订保险产品,我们也可以考虑国家的税优政策购买健康产品。但是我们的健康产品是可以使 老百姓 ( 603883 )真正收益。不是收益多少理赔钱,而是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日本的肿瘤早发现做的很好,早发现达到80%,肿瘤已经不构成疾病负担。因为,日本做了三个十年的肿瘤防治计划,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防癌保险,不是给你理赔多少钱,他们从肿瘤防治开始就通过保险引入服务,形成支撑性的机制,使老百姓最后肿瘤的防治形成个体化方案。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一边是健康保险迎来了进场黄金期,另一边却还在博弈。博弈点是,认为我们保险没有管好。那么,商业保险从的医保直接拿去就可以管?比管得好?我想没有这种可能,我觉得任何人管都不会好。我认为商业保险和之间应该是错位发展,不要和在管理端较量,商业保险更多在服务端,我觉得大量的服务产品,大量通过服务切入,这是保险公司发展的切入点。
返回到上海目前的发展情况,医保就是我们的基本端,职工医保和城镇医保,包括上海实行的两保合一,就是把居民医保和合作医疗进行整合。总体管理来说,去年上海医保降了一个百分点,今年3月份,又降低了2.5%。应该说上海的投资水平仍然比较高。但是反过来们可能还会有些调整,比如说上海可能会建立养老险,,这涉及到要从医保怎么来切分。总之从的角度我们要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医保的成本,减少医保资金的浪费。
我觉得这些讲对,也不对,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发展规律,现在的健康险是不是符合我们现在的供应链,是不是符合现在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律,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不必较量
目前来看,公立医院的,不是从市场整合角度考虑,包括我们各种要素的整合实际上给保险带来很大机遇。包括公立医院的监管,有多少能力监管公立医院?那么,我们是不是考虑通过管理商业保险来监管,这样商业保险和的资源能够进行整合,我认为这些完全可以。另外,保险怎么从单一向管理型、服务型转变,这里面也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怎么建立适应不同层次的补充性保险。
同时互联网+医疗,医疗+互联网,也给我们健康保险带来了机遇。
那么,保险怎么从单一转向服务型、转变医院的管理模式这些是首先需要解决的。这些解决后,后面面临的是市场空间常大的蓝海。
再看我们,实际上需求是巨大的,我们市场上潜在的一些空间还根本没有认识到。所以,上海的城市转型是以怎么能够打造现在的服务业为核心出发。那么,健康产业、健康保险一定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我想上海会考虑健康保险如何与医疗和防治进行融合。实际上,健康保险对于医疗模式的促使性转变,也使得询证医学向精准医学转变,精准医学不是简单的靶向医疗概念,它是基于生物的信息技术,大 数据 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包括我们其他的一些技术形成个性化,有针对性地从健康管理到疾病的管理,再到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模式。所以在这个模式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切入点,都给商业保险带来了无穷尽的机遇。
从2009年新医改开始,国家投入医改的费用每年以24%的比例在增长,公立医院是20%的增长速度。所以,在保险和医疗、健康的发展方面,我们市场空间巨大。但是为什么在这样大的需求和空间下却没有做上去,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医疗卫生这一块很难做,做健康险不赚钱,医院很难管……
很多人也认为现在很多问题是由于机制或者体制造成,我认为这都不是理由。中国的健康产业处于初级阶段,还在一个婴儿期阶段。另外,我们现在的健康险本身有自己内在的规律。从健康险本身来说,现在的保险只是一个理赔性保险,他本身没有从保险的多种功能去考虑。所以这些问题的根由有保险的问题也有卫生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研究这些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寻求这些规律,拓展健康险的发展,这是我们的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