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

河南发文要求落实今年重点工作任务 将开展专项督查!文体办公用品清单

谢伏瞻省长代表省所作的《工作报告》已经省十二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经省同意,现将《工作报告》提出的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予以分解并明确到各责任单位。请各责任单位认真组织落实,2016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前分别报送上半年和全年的落实情况。省办公厅将对各责任单位的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并适时就有关工作组织开展专项督查。

一、加强结构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调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为稳定增长、提质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

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加快产业发展新旧动力转换为中心任务,以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趋势为导向,以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为引领,强化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增强“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支撑带动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

豫政办 〔2016〕9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省人民各部门:

河南省人民办公厅

关于明确工作报告提出的2016年

1.以发挥特色优势、实现局部突破为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重点支持重大技术攻关、企业智能化和重大产业建设,推动电气装备、矿山装备、现代农机、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率先突破。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委、省国资委、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科技厅、财政厅负责落实。2.以龙头带动、集群配套为抓手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提升智能终端、智能穿戴生产能力,加快发展软件开发、动漫游戏、移动多等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委、财政厅负责落实。3.以绿色安全、知名品牌为引领推动食品工业增创新优势。支持已有知名品牌叫得更响,培育和引进更多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提升卷烟品牌竞争力,加快发展冷链、休闲、健康、饮品、配餐、主食等需求稳定增长的食品产业,促品工业壮大规模、提高效益。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委、农业厅、科技厅、财政厅负责落实。4.以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汽车整车制造为重点推动汽车工业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充电设施,鼓励企业重点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并大力发展相关零部件产业,加速电动汽车产业化,支持宇通新能源客车做大市场规模;完善低速电动汽车规范运营机制,加大农村市场推广力度;大力吸引汽车制造企业布局河南,推动现有汽车企业开发新车型、引进新车系。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委、科技厅、商务厅、财政厅负责落实。5.以延链补链、降本增效、兼并重组为主攻方向推进能源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支持钢铁、电解铝等产业扩大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规模。推动煤炭、化工、建材等产业加强成本管控,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减亏扭亏,提高效益。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委、财政厅负责落实。6.以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市场规模为重点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重点提高疫苗、抗体药物、诊断试剂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加快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中成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委、卫生计生委、科技厅、财政厅、商务厅负责落实。7.以技术突破、应用推广为重点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突破高效节能变压器、高效一体化电机等关键技术,开展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示范,加快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环保厅、发展委、财政厅负责落实。8.以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为引领带动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发展。强化物流中心枢纽功能,推进物流园区智能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加强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以物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龙湖金融中心建设,积极稳妥发展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租赁等新兴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带动研发设计、专业生产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由省发展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科技厅、商务厅、财政厅、质监局、工商局、省金融办、民航办和郑州市负责落实。9.以民生消费为导向促进消费品工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壮大提升纺织、服装、鞋帽、家电、家具、厨卫、首饰、生活快消品、时尚用品及家装建材等产业,大力发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支柱服务业转型升级;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打造郑汴洛焦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积极培育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沿黄生态旅游发展区和都市休闲旅游发展区,建设精品线,优化景区,严格质量标准,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由省发展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旅游局、教育厅、卫生计生委、文化厅、体育局、工商局和相关省辖市负责落实。10.以去库存、促消费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支持缴存职工用公积金贷款改善住房条件,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常住人口纳入公积金覆盖范围,促进新市民在城镇购房,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率,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公租房新增需求主要通过发放货币化补贴、购买或长期租赁商品房解决。防控商业地产风险。鼓励房地产企业跨界发展。推广装配式建筑,鼓励发展绿色建筑,提高建筑业整体水平。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11.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工作:一是分类施策,支持各类困难企业分兵突围。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的企业,鼓励兼并重组或依法破产,妥善安置员工、处置债务,有序实现市场出清;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的企业,推动提标、优化升级;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继续予以支持。二是多措并举,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积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全面落实国家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电力价格等政策,制定出台我省降低企业交易、人工、物流、财务等成本和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遏制乱收费行为。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挖潜,实现降成本、增效益。三是强化服务,创新支持方式。继续开展银企、产销、用工、产学研对接,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运用基金参与、购买服务、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领军企业发展和优质项目建设。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对创新创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委、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省金融办、河南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12.继续挖掘需求潜力。实施“1816”投资促进计划,在10大领域实施80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6万亿元;加快推进列入国家11项重大工程包的项目建设,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实施新兴热点消费促进工程,努力提升教育培训、健康养老、家政服务、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能力,大力催生跨区跨境、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等信息消费,落实好皮卡等轻型货车下乡政策;争取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消费信贷,改善消费。引进外向型项目,培育出口和外向型产业集群;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其他需求旺盛产品进口。由省发展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教育厅、民政厅、文化厅、体育局、商务厅、省金融办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二、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强化新型城镇化带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区域发展协同。13.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出台县级以上城市落户措施,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城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由省发展委、、农业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14.促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心带动、向心发展、错位发展和互动发展,以高速铁、城际铁、高速公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着力构建“一极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优势。支持郑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打造全国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洛阳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地位。推动开封建设新兴副中心城市。促进周边城市与郑州都市区融合对接,构建组合型大都市地区。建设开港经济带、郑汴产学研结合示范带、沿黄生态带,打造郑汴一体化升级版。支持洛阳、开封、新乡、许昌、漯河等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较好的市,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提质发展;支持平顶山、安阳、鹤壁、焦作、濮阳、三门峡、济源等资源型工业比重较高的市,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重点推进转型发展;支持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农业比重大的市,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跨越发展。鼓励省际城市提升综合承载功能、产业发展水平和交通通达能力,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支持省直管县(市)加快建设地区副中心城市。由省发展委、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商务厅、省金融办和相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15.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解决“城市病”,增强城市宜居性。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启动省域城镇体系空间规划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专项规划编制,加强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约束和指导。推进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施垃圾处理和公厕建设、供暖工程、生活饮水提质、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与扩容、排水排涝和雨污分流、管道燃气延伸等工程,加强道交通和停车场建设。改进城市管理,启动城市执法体制,实施提升县级城市管理水平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城市精细化、规范化、数字化、化管理水平。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委、交通运输厅、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三、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16.提高粮食产能。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耕地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与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粮田700万亩。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完成10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年度任务,基本建成8个抗旱应急水源小水库和一批抗旱应急水源引提调工程。由省农业厅、发展委、财政厅、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科技厅、农科院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17.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效益和安全水平。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持续提升果蔬、花卉苗木、生猪、家禽、肉牛肉羊、奶业等集群发展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渔业转型升级。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启动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和乡村特色经济园区。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由省农业厅、发展委、畜牧局、林业厅、供销社、科技厅、环保厅、财政厅、商务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18.深化农村。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宅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落实农业“三项补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农村产权制度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探索不同层级整合涉农资金的有效方式。抓好农垦、国有林场、集体林权、供销社等。组建省级农业信贷机构。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厅、发展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厅、供销社、省金融办、省农信联社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19.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农村公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新建改建1.3万公里。农村危房15万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村村通自来水。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环卫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改房、改水、改厕、改能、改工程,探索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做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工作。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环保厅、发展委、省移民办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四、厚植发展优势,蓄积发展后劲。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局部优势、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20.提升科学发展载体建设水平。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发挥郑州机场龙头作用,着力拓展航线、扩大市场、降低成本、安全运营,尽快形成四港联动、多式联运体系,以大物流支撑大产业;加大集群招商力度,抓好签约项目落地,加快形成主导产业;高水平推进城市功能区连片综合开发,尽快建成航空都市框架;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推进投融资、贸易、物流、监管便利化。深入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推动商务中心区提升生产性服务功能、特色商业区提升生活性服务功能。鼓励高新区、经开区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加快二次创业,争创“国字号”。由省发展委、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民航办和郑州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落实。21.增强重大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尽早开通运营郑徐高铁,加快建设郑万、郑合、商合杭高铁,开工建设郑济、郑太高铁及郑州南站至洛阳等城际铁,力争开工建设焦作至济源至洛阳城际铁,积极推进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蒙西至华中铁通道建设。完善高速公网,升级干线公,推进内河航运建设。统筹地区性机场建设,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速宽带网络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扩容省际出口带宽和直达外省方向,提升国际通信能力。推进出山店、前坪水库建设,力争开工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启动宿鸭湖水库清淤工程,建设引黄调蓄工程,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年度建设任务,力争建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加大城乡电网建设投入,加快实施电网优化完善工程,发展绿色煤电和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动洛阳石化炼油扩能及配套管道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由省发展委、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民航办、通信管理局、水利厅、河南黄河河务局、省南水北调办、电力公司、财政厅负责落实。22.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工程,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等平台建设,创新政策和机制,培养引进一批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航空经济等紧缺人才,吸引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持续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工程,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加强技师、高级技师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营造良才发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负责落实。五、强化带动,增强内外联动发展能力。适应新形势,拓展广度和深度,发展更高层次的型经济。23.深度融入“一带一”。深化与货航公司战略合作,推动与波兰国铁公司、国铁公司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空铁国际国内双枢纽。支持郑欧班列开辟新线,打造境外集货分拨多枢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装备制造合作和跨境并购,引进先进技术、知名品牌、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深化与沿线国家资源开发、农业、旅游等合作。鼓励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海外仓”。由省发展委、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旅游局负责落实。24.突出抓好招商。依托科学发展载体开展链式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鼓励与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办好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第十一届豫商大会等经贸活动。强化签约项目督查,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引进外地企业和支持已入驻企业、培育本土企业并重,加强签约项目服务,推动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由省商务厅、发展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旅游局负责落实。25.持续优化。完善守信践诺机制,健全外商投诉权益机制,推动招商由主要靠优惠政策向主要靠优质综合服务转变。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完善“一站式”大通关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申建河南自贸区。支持有条件的市县申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集中查验场所。加快建设郑州航空、铁国际枢纽口岸,创新发展郑州多式联运监管中心,积极申建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和进境植苗等指定口岸,建成进境粮食口岸,推动汽车整车、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活牛等指定口岸协调联动,发展口岸经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由省发展委、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省口岸办、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州海关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六、深化创新,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围绕解决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创新热情,增强发展内生动能。26.深化重点。加快国有企业三项试点,实施国有企业功能分类,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和责任清单,继续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权益。深化商事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投融资体制,探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制定省级类和类清单,创新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收益和分配机制,开展有稳定收益的特许经营项目示范,设立铁发展基金。深化金融体制,加快金融业发展,争取再有50家县级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或达到组建标准,大力引进省外境外金融机构在豫设立分支机构,争取设立民营银行、中原寿险公司;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挂牌、发行债券,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支持中原银行加快网点布局、郑州商品交易所扩大交易品种和规模,完善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功能;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推进营改增试点,推进消费税和资源税费,做好税收征管体制综合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抓好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建设。完成机构,加快事业单位、省直管县体制、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等。由省发展委、省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工商局、财政厅、省金融办、省农信联社、河南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郑州商品交易所、省国税局、地税局、气象局、编办负责落实。27.强化创新驱动。推动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设立科技引导基金,建设众创孵化空间和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培育一批创新龙头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式创新,再引进一批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团队、创新型项目和知名研发机构。继续实施省级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全覆盖工程,推进中科院河南合作平台建设,争取中科院在豫设立分院级研发机构,建成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开工建设省科技馆新馆。加快创新载体建设,积极申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业态模式创新,落实“互联网+”行动方案,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深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推进股权众筹试点,促进线上线下协同创新创业。由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委、财政厅、省金融办、省商务厅、科协和郑州市负责落实。七、生态,打造美丽河南。治、防、管一体抓,继续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28.以解决大气和水污染为重点实施有效治理。突出抓好燃煤污染防治、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控制、扬尘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重点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散煤替代,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淘汰和不符合要求的发电机组和燃煤锅炉,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实施第五阶段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安排10亿元雾霾治理资金,支持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技术等重点工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遏制雾霾天气频发态势,力争郑州等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确保饮用水安全。抓好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水污染防治。加快城市河道综合整治,逐步消除黑臭河。加强种植、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及修复。由省环保厅、发展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厅、水利厅、财政厅、畜牧局、国土资源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29.以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系统建设为重点狠抓源头预防。强化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加快园区循环化和静脉产业园建设,开展低碳城市和园区试点,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工业余热暖民工程和节能节水行动计划。持续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和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沿线等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湿地和矿山地质恢复治理。由省发展委、环保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水利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厅、南水北调办、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30.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加强生态管理。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损害责任追究机制,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怠政失职。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探索建立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在高风险领域建立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引入第三方治理。建立完善生态突发性灾害事件应急机制。开展环保综合督查和重点领域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清理整顿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加强环保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依法公开信息。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由省发展委、环保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水利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厅、南水北调办、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八、建设文明河南,提升发展软实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不断提升文化活力、实力、竞争力。3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丝绸之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开工建设二里头夏朝遗址博物馆、中原考古博物院等项目。继续实施中原人文“五大工程”。建设“书香中原”。加强文化遗产利用,推动太极拳等项目申遗。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快中原智库建设。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依法建网管网用网,用正能量网络文化,让网络空间更加繁荣清朗!由省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委、财政厅、教育厅、社科院、省发展研究中心、参事室和焦作市负责落实。32.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实施文化产业“双十”工程,用好中原文化股权投资基金,推进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原云大数据中心、河南文化艺术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突出“老家河南”主题,打造根亲文化品牌。充分发挥航空港卫视等对外融平台作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由省文化厅、科技厅、省金融办、省旅游局、工业和信息化委、新闻出版广电局、发展委、财政厅、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郑州市负责落实。33.深化文化体制。推进传统与新兴融合发展,壮大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大象融集团,完成省、广电传媒控股集团组建。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督管理机制。由省文化厅、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发展委、财政厅、编办、省国资委负责落实。九、保障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以实施重点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和谐稳定。34.打好脱贫攻坚战。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五条途径”,落实“五项举措”,强化“五个保障”,健全脱贫攻坚联动机制,完善定点扶贫机制和选派第一驻村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顶层设计和模式创新,推进扶贫搬迁后土地复垦及地票省内交易,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向贫困地区集聚,实现兰考、滑县率先摘帽,全省10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必胜。由省扶贫办、发展委、财政厅、省委组织部、省金融办、省国土资源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和兰考县、滑县负责落实。35.促进就业和居民增收。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妥善解决化解过剩产能中分流职工再就业问题,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稳定扩大就业。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和乡镇工作补贴,持续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依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权益。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民政厅、农业厅、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36.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将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提高到80%、75%左右,适当提高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和支付比例,加快推进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做好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规划和部署,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年人均补助标准再提高30元,探索建立城乡大病保险对贫困对象、高额医疗费用患者倾斜机制。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试点。提高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保障水平,城乡低保财政补差水平月人均分别提高15元和12元,农村五保对象年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人均4000元和3000元。棚户区开工36万套。发展红十字事业,鼓励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全部建成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社会公平。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卫生计生委、民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慈善总会、残联、妇联、红十字会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37.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以办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优化布局、提高质量、解决教育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工作,启动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免除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学杂费,推进品牌示范和特色职业院校及公共实训建设,调整中职学校布局,省属高职高专生均拨款标准再提高800元。加强高水平大学、特色高校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创建一流大学,推进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省属本科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再提高400元。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办好特殊教育。深化教育综合,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完善助学体系,对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努力让河南学子接受优质教育。由省教育厅、发展委、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38.推进健康中原建设。着力解决医疗机构布局不均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足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和城市公立医院试点,加快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有序扩大县域医疗联合试点范围,深入开展居民健康签约服务试点,继续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工程,促进分级诊疗。建成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主体工程、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加快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建设,打造服务河南、惠及周边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身心更健康。由省卫生计生委、发展委、财政厅、体育局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39.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反恐怖工作和打击犯罪机制,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服务、帮扶等工作。做好维稳工作,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改进公共法律服务。加强社区建设,推行购买社区社会服务试点。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人们远离非法集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监管部门责任,分类处置和依决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非法集资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检责任,遏制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重特大事故发生。由省综治办、维稳办、、、局、民政厅、省金融办、省安全监管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40.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支持驻豫解放军、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设,持续开展双拥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加强民族教、统计、参事、史志、文史、档案、地震、测绘、对口援疆等工作。由省发展委、民政厅、人防办、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外侨办、省台办、民委(教局)、统计局、参事室、史志办、文史馆、档案局、地震局、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十、建设廉洁高效。贯彻建设实施纲要,统筹推进、创新、廉洁和服务型建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41.加快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加强和改善事中事后监管,推开“两随机、一公开”检查,切实把该管的管好;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公开,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由省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42.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改进立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认真履行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性审查等重大决策程序。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启动“七五”普法。依法接受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监督,严格执行及其常委会决定,认真办理代表和政协提案,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广泛听取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意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监督,让人民群众更有效地监督,让行政始终在轨道和阳光下运行。由省法制办、省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43.持续转变工作作风。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深入开展“双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落实中央八项,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开展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责年活动,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整治顶风违纪行为,决不让“四风”反弹回潮。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实话、察实情、出实招。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公务人员素质能力。健全岗位履职责任制和激励机制,督促引导各级公务人员履职尽责、勤政有为、真抓实干。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全面覆盖的督查机制,遏制“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现象,下决心打通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和“最先最后一公里”。由省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44.切实加强廉政建设。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严明纪律和规矩,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规政纪教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各项,推动监察和审计全覆盖,强化巡视巡察监督,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问题。无禁区、全覆盖、零,以的意志和决心反腐,以反腐倡廉实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由省监察厅、审计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落实。河南省人民办公厅2016年2月2日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