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

华师双语学校校长:教育的本质是帮孩子成长2016-1-26公司文体活动方案

只生一个对孩子和母亲10大好处

在上海市嘉定区的安亭新镇,一所才开学3个多月仅有200多名在校生的学校声名远播。在家长们看来,吸引他们的是这所学校“纯正而高贵的血统”华东师范大学、德威教育集团,每一个都是盛名在外,得到两家学术支持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简称“华师双语”)自然实力超群。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是一所在上海为数不多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十六年一贯制的国际化民办学校。“华东师大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促成了上海纽约大学的诞生,一直期待着在基础教育领域中,也能创造出融教育之长、为中国的孩子探索更好教育的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教授描述着他心中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愿景是成为‘一所影响世界的中国学校’。”早在2010年,还在哈佛大学访学的华东师大校友、现任华师双语董事长肖俊杰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在嘉定区和华东师大的共同支持下,在安亭汽车城有限公司的鼎力投入下,华师双语于2015年9月迎来了首批新生。一所好的学校,“掌门人”的舵手作用非常重要。华师双语的校长龚德辉,有着40多年的教学经验,做过20多年的校长。作为一名知青,她下过乡,在安徽合肥一中当过语文老师,因为成绩突出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浦东后,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建平中学副校长、上海市进才中学常务副校长、平和双语学校教育总监。她在办学规划设计、学校制度建设、课程与教学管理、学生德育工作实施以及国际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积累丰富经验,所以相关方面再三盛情邀请她“出山”,早已功成名就的她为何愿意挑下重担?“中国教育现在已经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何去何从?在我看来,实践融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方向。”为了践行这一理想,龚德辉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低年级孩子们亲切地叫她“校长奶奶”,高年级的孩子哪怕是在吃饭的间歇也跑过来,向她咨询如何借场地开展活动。“能够陪伴孩子们成长,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责任。”龚德辉说。校园操场的墙壁上,印着四个大字“学为日进”,这是华师双语的校训。“学校若池水,孩子若池鱼,学校要做的,就是提供那池水,让孩子们获得尊重,得到,在阳光下发出灿烂的笑。”这位温文尔雅、不疾不徐的校长奶奶,希望不急不躁,慢养出一批好孩子。在龚德辉看来,教育的本质是“改变并帮助每一个孩子生长”。所以学校管理的至上原则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在校园里,最大最好的教室不是校长的办公室,不是豪华的会客厅,而是专供孩子们的图书馆和体育运动房;这里每一扇门都不上锁,目的是让孩子们随手都可以打开使用;教室里的灯也很考究,格栅灯里加入了亚克力,这样的灯光照射很均匀,没有阴影;开学典礼上,不是有文体特长的孩子才能上舞台,而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上台的机会,的来宾们不论身份高低,都在烈日下等待每一个孩子,把掌声送给他们;校园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为学生考虑的,楼梯处的墙壁上,校园的走廊墙壁上,都挂满了学生的作品。“学校是我们的,我们是学校的。”这样的观念深入。

【对话龚德辉】东教育融合进入3.0时代澎湃新闻:中国的教育虽然基础扎实,但是应试味浓、功利性强也常常被诟病,作为一位4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您有什么“解药”?龚德辉:这一问题可归因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其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出人头地与改换门庭的目的,因此有所谓的“跳龙门”一说。这必然产生应试选拔的机制,教育的功利化将这一目的性推向了极致,并异化为层层选拔,有选拔必有淘汰,但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很少关注到被淘汰的孩子。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并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是每一个孩子生命成长的 。在全球化、信息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中国教育绝不能闭门造车。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要为孩子们创造优质教育,必然要教育融合的潮流,对教育本质进行重新思考,对教育管理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引进优秀的国际课程资源或形式,采用前沿的教育与方法,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为学生间的差异提供个别化选择与帮助。可以看到,我们的教学组织正慢慢实现从“重教”向“重学”转变,教师的工作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知识传授兼学习能力培养转移,这是东教育交融中值得称道的展现。东教育的交融是教育国际化根本性的变革,中国教育与教育都将在此中获益;同时,切实实现东教育融合是优化本土教育的重要途径。澎湃新闻:有一种说法,现在的东教育融合已经进入了3.0时代,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龚德辉:如果按照时间段来分类,的确可以看出明显的“三段论”,也有人称之为3.0版本:继19世纪的“东渐”、20世纪80年代的之后,近年来东教育相互交流学习的势头再次升高。相对于19世纪“东渐”中单向的输入与,今日的东教育融合已是双向的学习与借鉴,中国教育界教育领域中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作为东方教育的典型代表,中国教育的有效经验与优秀之处在不同的层面和方面得以,上海学生在多次PISA考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充分肯定;中国各领域创新研究显著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后赴欧美深造归国的,这也是对中国教育创造力培育的肯定。同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东教育融合的实现提供了一切的可能性。各大高校公开课程的不断增多,可汗学院、Coursera、慕课学堂、iTunes U等网络课程的备受欢迎,以及教育软件(如Math Drills、沪江CCTalk等)持续的推陈出新都在告诉我们,教育资源界范围的交流与共享已在进行时。谁能在当下有利的背景下率先研究并实践东教育的真正融合,谁将站在中国教育的最前沿。让老师活得更体面澎湃新闻:东教育融合,师资是关键,如何培养并打造一批好师资呢?龚德辉:当下中国境内的东教育融合大多限于引进(含国际)课程和交流访问。需要广泛认识的是,东教育的真正融合应是双方在教育、课程与教学、教育形态与方法,教育管理与评价等全方位的互相学习与借鉴,并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社情、校情与学情的优质教育。建设中外教师合作共享的教师队伍,为教育融合的实现引入最有力的创新者,搭建中外教师合作共享的资源平台,努力实现中外教师同台授课、同室办公的合作性教学;建构沟通、合作、包容的学校文化,积营造跨文化理解、跨国界沟通的氛围。让教师真正成为中教育融合的实践者,让课堂成为他们实践创育的舞台。我们聘请了有丰富国际教育经验的学术总监、课程与教师发展总监,学术总监Andy看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Karen作为课程总监,从K-12的连贯性来考量学校的课程设置,她认为设置从幼儿园至高中一体化的课程是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的学习断裂、学习重复、及学习空白的方式。同时作为教师发展总监的Karen也将给教师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引进更多的培训项目,以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教学支持和发展机会,让教师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真正做到终身学习,实现职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立足学校发展,实行低重心的软性管理。低重心,即减少管理层次;软性,即把管理建立在以自律为核心、提高素质为根本的基础上,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探讨解决学校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凸现“轻管重理”的管理。校本管理的实质是建立适合学校运作和发展的管理文化。这种文化以制度来加以凸显,而制度通过人人参与制定和人人按章执行显示其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将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尤其是中外教师在制定学校制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执行“大教育、小行政”的管理模式。“大教育”是指扩大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功能以教师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小行政”是指设立学校综合办公室,将日常的教务、学务、校务、总务统一集中办公,提高教育行政的服务效率,学校除校长、副校长外,各岗位均不设专职。教育是需要管理的,但不是通过管理去教师,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解放教师,促进教师价值的充分实现,我们的目标是让老师活得更体面。澎湃新闻:如何做到让老师活得更体面?龚德辉:我们不给老师很多的行政压力,而是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过上一种自尊、体面的生活,我们认为,体面的教师才有可能具有体面的人生观。具体而言,学校实行全员岗位聘用合同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薪随岗变,打破职务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学校在人员编制、物质待遇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给予教职工以优待和保障。为激励教师不断成长,学校设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分为四级十二等,由个人申请,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每学年结束时对上一学年作出最终评定,评定结果与薪酬增长挂钩。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教师原则上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及高学术专业背景,具备双语教学能力,承担国际课程的教师除外教以外,应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及国际课程执行力,教师的薪酬原则上显著高于同类公办学校,除保障“四险一金”(生育、养老、医疗、失业等四种保险,以及公积金)外,教师每月的薪酬按职务、职称、学历、经验等作出区分,并根据学校经营状况及专业发展状况逐步递增,薪酬增长的基本原则是:随教师专业的发展而增长;教师子女就读本校享受一定的学费减免政策;以体现“共同创造、共同享受”原则。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澎湃新闻:东教育融合中,课程的建设十分关键,华师双语的课程设置有何特别之处?龚德辉:东教育融合的主要内容虽然落在课程建设方面,但不能拘囿于课程在中国的生搬硬套,或者对中国课程实施海外嫁接(如BBC所实验的《中国老师来了》)。对于中国教育而言,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是其发力的主要方向,如此方能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做出应对,真正满足学生的适切性发展需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对于教育而言,中国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基础教育方面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一是中国教师对教育内容有着清晰且准确的把握,并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二是中国教育关于怎么教、怎么学有着成熟的研究管理制度,比如各级教委教研室和教研员制度、学校教研组的设置,教师集体备课及教学研讨制,还有校际间教学交流和分享等等。这样的教育管理机制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有效保障,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和效仿。学校融合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国际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幼儿部(托班大班)、小学部(1-5年级)及中学部(6-9年级)实施以国家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国际课程浸润的课程体系;高中部(10-12年级)现实施IGCSE与IBDP衔接、融合的课程体系。澎湃新闻:重视学生的艺术、体育和阅读,原因是什么?龚德辉:在我们学校,艺术、体育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列入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既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孩子们的人生幸福,音乐、美术和体育则必然要为之奠基。在阅读方面,我一直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可以建构内心的平衡及的富足,我们建设了和阅读密切相关的图书信息课程,引导学生喜爱阅读;我们的图书馆不需要刷卡进入,学生们只要想阅读,随手都可以拿到书,有的学生还有他的专座,我们做了很多流动的书架,这些书架会在公共休息区,在宿舍,学生们在闲暇休息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到书来读。重视艺术、体育和阅读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评价体系的变革。东教育的融合还体现在双方对教育评价实施的调整与。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教育不断学习教育评价的优秀之处,例如变单一的学科评价为全方位的成长性评价,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作为主课程纳入评价等,另外,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被列入了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多年以来中国教育在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评方面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这一评估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值得国际教育同行参考、借鉴。小班教学国际化办学澎湃新闻:又是一年招生季来临,什么样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华师双语就读?龚德辉:学校的招生对象为持中国国籍或外国国籍学生(待国际部成立后)、持上海市户籍的学生,以及符合条件的非上海户籍的学生;华师双语五部并举,现设立幼儿部、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即将开设国际部,终形成K-12一体制的办学体系。学校小班教学、双语教学、国际化办学三大教学原则,同时以国际化设计绿色环保校园,为学生提供高标准、国际化的优质教育。学校将依据学生的面谈表现、在原学校的成长记录、初中入学考试(限申请六年级的学生)、中考成绩(限申请高中部的学生)以及在以往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状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择优录取。学校实行常年招生,对学校感兴趣的学生随时可申请并预约面谈。学校的招生分为课程说明会、提交申请表、参加面谈、录取通知及入学准备五个环节。现学校面向全国招收2016-2017学年各个学段的学生,2016-2017学年各学段的招生计划具体如下:幼儿园100人,包括托班20人,小班2个班各20人,中班20人,大班20人;小学部120人,包括一年级4个班每班30人;中学部120人,包括六年级4个班每班30人;高中部40人,包括十年级2个班每班20人。在招生时,尤其是幼升小招生时,我们不看学生会背多少唐诗宋词,也不看学生会做多少数以内的加减运算,我们只看这个孩子会玩会阅读会交流的能力。“轻负担、高质量”进行全人培养澎湃新闻:您曾经说过,学生不是容器,不是简单的被者,华师双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做到“轻负担、高质量”?龚德辉:根据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办学旨和培养目标,设计富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教育特色的课程框架;按照学校的十六字教学原则“为学而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相长”,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建设三类课程:必修课、选修课、学生自主设计课程,确立艺体课程的主课程地位,并以学生三院(学生科学院,学生人文学院,学生艺体学院)和学生承载和拓展学生自主设计课程;建立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的十二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管理制度,形成具有现代化教育特征的教育质量标准;进行“变讲课为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行体系;加强教学基础管理,积极推广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高小学段起实行免修制和跨年级修选制,高中国际课程部分推行学分制;建立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课程衔接机制;为学生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学习设置衔接性课程。澎湃新闻: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价,除了升学率,还有其他标准么?龚德辉:长期以来,我们不时在讨论着教育质量,至于什么是教育质量,除了升学率,还有什么可以表征教育质量?国际教育对学校的质量是如何评价的?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常显得困惑、混乱及无奈。多年的教育办学实践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必须建立和实施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质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引领我们的课程和教学,使学校在具有国际教育内涵的轨道上健康运行,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并最终获得包括国际社会在内的认可和赞誉。澎湃新闻:听说贵校设立有学金,如何才能获得学金?龚德辉:目前学校学费根据学段的不同,从6万元至12万元不等,但实际上我们生均成本远远高于该数字。同时学校将争取社会的支持,随着学校发展设立需求型以及励型两类学金,为学生发放更多的学金。澎湃新闻: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龚德辉:作为一所民办学校,离不开属地的支持,我们很感谢,嘉定区委、区的关心扶植。我们的总目标是创办一所与新时代国家发展相适应、与建设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与嘉定地区科技、教育规划及经济发展相配套的K-12一贯制的寄宿制双语学校,努力创新学校发展机制,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最终实现“上海一流、国内著名、国际有影响力的中国学校”。同时我们制定了分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15--2018(打基础):用三年时间,建立起精细、优质、国际化为特点的教育规范和质量标准,培植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文化基因,全面奠定学校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第二阶段:2018-2021(创特色):再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不仅适合学生面向中国教育评价,而且适合学校面向全球发展的教育体系,在课程、教学、管理方面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品牌教育特色。第三阶段:2021-2024(树地位):第三个三年,以卓有成效的办学业绩,奠定其在上海乃至国内外教育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被清北复交抢着要的沪上学霸们 都毕业自哪些中学?

上海十大高性价比公办初中(部分面向全市招生)

华东师大双语学校校长龚德辉。本文图片 雍凯 澎湃资料

升学、留学、育儿、职场……更多教育资讯>>>大申教育

龚校长接受澎湃记者专访。

上海各区县幼升小统筹排序规则 2016幼升小必看

上海各区县重点高中(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