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座右铭张杨携新电影重返公众视野 破隐遁大理传言性感女图
张杨,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代表,处女作《爱情麻辣烫》即获金鸡奖,第二部作品《洗澡》直接捧获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空前繁荣,银幕数开始呈几何级数疯长,“张杨”的名字却从大银幕上消失了,圈中盛传这个第六代导演中最有市场潜力的佼佼者隐遁大理,挡住无数投资者的热钱,闭门谢客……
但其实,这两年,张杨一直在忙着一部叫《冈仁波齐》的电影。如今,这部电影拍了出来,就是将于6月20日上映的《冈仁波齐》。日前,影片提前点映,导演张杨、尹鸿、老狼等参加了映后见面会。
“想法在脑海里生长了十几年”
朝圣的故事在张杨的脑袋中生长了十几年,这与他26年前第一次进藏,感到的自由精神有关。之后每一次回到西藏,一路上见到的风土人情都催化着这个电影种子的萌芽。在路上,他偶遇了巴德活佛——后来成为《冈仁波齐》中带着叛逆心上路的少年原型。
26年前的第一次进藏,张杨就曾揣着3000元钱和一台walkman独自在西藏流浪3个月:“长途车一路颠簸,尘土飞扬中,我经常和自己对话: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这次旅行改变了我一生,它让我变野了,在城市中再也待不住了……”从那时起,西藏成了他寻找人生和电影创作双重答案的地方。
“《冈仁波齐》是一个没有程式化剧本的概念,只是这个想法已经在我脑海里生长了十几年。后来终于确定了拍摄方案:就是用一年的时间,跟着一组真实朝圣的队伍拍摄。用一种苦行僧的方式,跟他们朝夕相处,同吃同住。也不事先规定剧情,就从他们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人物,我相信这里面一定能拍出有意思的东西。”张杨对《冈仁波齐》的构想竟很快得到一批志同道合的电影人的认可,团队和时机都成熟了,但找谁来演是个问题。
11个普通村民成影片主角
2013年11月下旬,剧组开始为《冈仁波齐》选景和选演员,张杨说:“虽然这个电影没有剧本,但大概的故事走向和人物设定我已经想了很久:首先要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她)可能会死在路上;要有个孕妇,她的小孩会在路上出生;要有个七八岁的孩子和他(她)的父母;还要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可能是个小流氓,也可能就是一个青春期敏感害羞的男孩;还要有一个50来岁,成熟稳健的队伍掌舵者。” 神奇的是,这一切预设居然全部应验了——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的芒康县普拉村,11个普通的村民愿意跟剧组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朝拜之旅。
跟着村民,拍摄团队在高原待了整一年
以磕长头的方式去冈仁波齐朝圣需要历时1年,行程2000公里,经历100万次匍匐穿越四季。冈仁波齐最高处6656米,平均海拔非常高,这里夏天的氧气量只有内地的70%,而冬天又只有夏天的70%,加之气温又非常寒冷,都是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拍摄。整个电影通篇使用有源声音,从头至尾没有添加任何主观音乐,唯有朝圣队伍真实地行走:石头掉下来就拍石头;垭口下雪,就捕捉下雪;赶上雨季就拍雨戏,吃饭、睡觉、磕头、念经……在亦步亦趋的重复中,11个平凡的生命历经生、死、成长、蜕变,而在镜头之外,张杨们则通过镜头平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从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底,拍摄团队一整年都待在高原上。
“冈仁波齐在藏语里就是神山的意思,2014年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我想尝试围绕着它同时拍摄两部截然不同的电影,它们应该是电影的两个极端,而我,正希望在这两极之间探索。”电影《冈仁波齐》此前曾入围多伦多电影节,并获得第 7 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评委会特别表彰,但张杨他们最想得到的,恐怕是观众最真诚的静默或掌声。
谈起这几年的“淡出”,张杨表示,“我并不排斥商业片,但这不是我做电影的初衷。在艺术创作这条路上,和复制自己的成功相比,我更想冒险走得更远,希望在路上找到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和影像特质。”
对于影片票房,张杨表示,一个电影有它自己的命运,该什么时候见到观众就会见到观众。见多少观众,自己不太关心,因为一部电影早晚都会见到需要见到它的观众,只是看缘分。
文/本报记者 肖扬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