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微捐”生活——记全国文明家庭夏志国一家2017年1月6日
四川:右臂骨折独臂舞大妈表演赢得满堂彩
2017京考最热岗位竞争400比1考试难度不大
观知冷暖,“风云”卫星添“新丁”——解...
2015年12月14日晚,夏志国突发急性脑出血入院。出院后,夏志国卧病在床,妻子陈玉珍不得已关掉小店儿,在家照顾丈夫。没有了收入来源,夫妇俩还做微捐吗?
“他们不容易,一般人做不来。卖文具,利薄得很,那真是一厘一厘地攒,一万一万地捐。”曾与夏志国夫妇共租店面的影集店老板娘姜丽艳说,“送货雇个脚儿(送货工)得15块钱起价,只要能走送去的,老陈都是自己推车去送。”
传承家风接好爱的“接力棒”
“初心不改,继续前行。”夏志国说:“我们还有养老金。”现在,夫妇二人出不了门,就把捐助的东西准备好,直接交给社区,让他们帮着送给孩子们。
现在,夏志国夫妇住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购买的那套老楼,6层,没有电梯。七八年前,夏志国就患上双侧股骨头坏死,腿脚不方便,走需要拄拐,但他着没有换房。
家风,像一盏灯,前行的。夏志国说,过简朴的生活,把钱用到需要的地方,这就是夏家的家风。
有朋友曾劝他们,别太傻,也给自己留点。夏志国夫妇却总是笑笑不说话,两个人都觉得,“帮助一个孩子,或许就能改变他的一生。自己少吃点,少穿点,没啥。”
每去一个地方,夏志国夫妇至少捐助100份学习用品,爱心书包里装着铅笔、橡皮、尺子、篮球……每份不少于10样东西。“书包、篮球这些东西,我小店里没有的,就到其他人的店里购买。”妻子陈玉珍说。
“初心不改,继续前行。”
儿子夏亮明白自己要走的。
吃饭、穿衣俩人就更舍不得了。这么些年,俩人中午都是带饭,8块钱一盒的盒饭,不舍得买;衣服几乎都是在地摊儿上买的,二三十块钱一件,能穿就行。“看,这件衣服是我进商场买的,花了我好几十呢。”陈玉珍指着自己身上的一件咖色上衣,说:“要去参加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总得穿得像样点。”
从那之后,夫妇二人踏上了自己的“微捐”之。19年里,两人走过全省100所以上的村小,捐助行程超过1万公里,帮助孩子1万多名,捐助款项超过百万。
夏亮说,他现在的成绩还做不到父母那样,但一年捐助100个孩子,10年就能帮助1000个孩子。(记者李娜)
“咱们生活都这么好了,还有农村孩子读不起书?”夏志国说,那个叫苏明娟的“大眼睛女孩”让他和妻子第一次“受了教育”,捐出了第一批文具,5米长的货车,拉了两车,货值3万元。原本只想着表示点心意的夫妇俩,去了希望工程捐助现场后,又“受了第二次教育”。看到农村孩子的穿戴,看到他们拿到文具后的惊喜,夫妇二人的微捐再也停不下来了:1999年,捐3万元;2000年,捐3万元;2001年,捐2万元;2002年,捐4万元……
救过数十人六旬渔翁带妻治癌不求人:总觉得不太好
节衣缩食全部奉献给“微捐”事业
从此,一家两代人,在两个不同的城市,为着同一件事情默默付出。
多彩贵州:的中国向全球推出“第五张特色...
“李鬼”微信头像向其好友借钱支招防范
父母工作三班倒攒下3万元儿子打赏游戏主播花...
这几年,夏志国夫妇每年都是“裸捐”。当初经营的小店不足4平米,一年的收入也就10来万,每年,夫妇俩把这些收入全都捐了出去。
塞尔比击败奥沙利文夺得英锦赛冠军
5名男子设局“跳楼”讨要工程款被行政
正是因为父母言传身教,对父母的严格要求,夏亮心悦诚服,也欣然接受。于是,从小,夏亮就不打车,不穿名牌。这些年,夏亮为家里添置了唯一的大件是一辆汽车,那还是在父亲夏志国生病之后,为方便外出看病、办事儿买的。就连夏亮结婚的时候,也没有提出买新房的要求。
外科医生散步时遇车祸现场跪地15分钟施救
1997年冬,一个普通的早晨,夏志国从上看到希望工程报道中的“大眼睛女孩”,深受触动,和妻子陈玉珍商量后,夫妇俩捐出了两辆“半截子货车”(小货车)的文具用品。
国际残疾人日:阳光助残志愿中国让身边的温暖...
铁重击票贩子收缴火车票一万余张
今年3月份,夏志国夫妇还花了几百元,为自己“奢侈”地买了部智能手机,“儿子一家不在身边,想孙子了,能翻翻照片,看看视频。”
夏志国夫妇的义举默默了15年。2012年4月10日,夫妻二人获得第七届中华慈善。获得荣誉之后,夏志国觉得,“要做得更好,不然对不起大家。”2012年,他们走了9个学校,捐了10万多元;2013年,又走了9个学校,捐了10万多元……
男子报警朋友丢了一查男子和朋友都是在逃...
夏亮的记忆里,父母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要能吃苦、要学着勤俭。一次,因为上学晚了,夏亮就打车去了学校,晚上回家,陈玉珍把夏亮叫到跟前,跟他算了笔账,“坐公共汽车1元钱,打车6元钱,咱家不是花不起,但这个头不能开,你从小就应懂得勤俭,以后要早点起来。”
2011年,夏亮和爱人去了市创业,成为某餐饮品牌的省总代理,现在加盟店已经发展到100多家。2014年5月份,夏亮和妻子张媛到市船营区大绥河中心小学捐助了100个学生,从此正式加入到微捐的队伍中来。对于微捐,夏亮小两口也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年最少捐助100个孩子。
更让他们欣喜的是,两年前,在市打拼的儿子夏亮和儿媳张媛小两口,也加入到“微捐”的队伍中来。
夏志国夫妇原是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的个体户,靠着党的富民政策,凭着一股子的进取,在光复文体用品批发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
72岁退伍老兵寻找48年前“救臂”女军医
习: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