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

法制频道法制全方位节目研讨会纪要?吉林电视台法制频道

宋晓阳:

(录音整理:法制频道《法制全方位》栏目组)

冷淞:

我觉制节目有三个社会功能即存史、资政、育人。存史,就是我们会发现素材会有作用。第二资政,所有执法部门都在关注,这是双赢的。第三是育人,法制频道还有普法和社会教育的功能。记者最好能走在社会危机事件爆发之前,栏目应该找一些专家和社会学学者,定期开策划会,把握一些动向。比如说出租车事件,出现这么多起,每次因为打车闹矛盾,可能是出租车行业要有问题,或者面临变革,这样我们就是打的有准备之仗。

法制节目要创新法制频道要有影响力

我感觉现在单纯的以案说法类的节目,包括改版前的《法律在行动》,包括央视现在所谓的《今日说法》的模式,这样的节目形态已经走到尽头了,收视率也进入一个平台期,再往下发展太难了。现在的节目形态一定是新闻资讯加短专题,加特别记者出境,这类节目在异军突起,所以我觉制节目要出新,节目形态要创新,这常重要的。法制频道一定要策划若干期大型活动,现在有些台提出每个季度都要有这样的活动。有的时候这种节目收视率未必高,但是对频道的品牌效应,对频道的公信力、影响力,特别是和部门的深度合作,都有影响。

黄海星:

关注角色的转变关注资源的扩展

从节目内容上来说,《法制全方位》这三个节目当中我最喜欢的是《真情帮办》,因为我觉得它和其他法制节目有很大差异性的元素在里面。真实事件、记者参与,然后后期来编辑。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记者应该怎么来参与这件事,从而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女出镜记者应该进行一些包装,强化她的记者气质,她的调查员的气质。

同样的新闻事件,为什么法制新闻在社会体系当中不会引起社会反响,通常来说某个事件新闻频道会火,我们法制频道不会火,即便报道的是法制事件。原因也许是法制频道没有新闻频道的资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放弃了新闻的制作手法,就是记者没有调查,因为我们都是依托,在日本不会有的人员跟记者合作,一个记者要保持频道制作观点的平衡,信息的获得也很公平。我法制频道第一做名人案件,第二做公共事件,第三做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事件。

我们的法制节目“只做案件不”,也就是不关注案件当事人的命运。我审看了好多片子,记住的全是拿刀很惨烈,人性很,我看不到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这个人命运前后的变化。我们现在就盯住案件,只报道案件不报,所以看不到人性真善美的一面。

徐滔:

我们特别注重的就是建设和打造频道品牌,现在再靠一二个栏目单打独斗很难,必须依靠整体的节目编排。只要对你的频道进行仔细梳理,仔细研究,你就会发现你这个频道与众不同竞争的法宝。建设频道品牌的核心就是编排。我看到国外调查机构比较新的调查统计报告,他说一个频道影响力50%靠的是编排,40%靠的是内容,10%靠的是营销。编排怎么有这么大的作用呢?编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是让你把自己的产品能够组合得更好,这种组合的力量,对一个频道的拉动作用,远远大于一二个栏目单打独斗。所以编排成了我们的中心发力点。我觉得频道能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编排,所以我也特别,因为现在竞争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的序列,不能靠一二个栏目单打独斗,所以我特别法制频道在编排上,要重新进行一下梳理,重新分析一下自己应该有的鲜明特色。

法制节目要有人文关怀

我觉得国内的法制节目由于它自身内容特点,它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它会引起观众高度的关注,比如说它的情感因素、它的情节因素,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娱乐元素。它这种东西很容易在这类节目里面出现,同时它的信息元素也非常强,而且信息元素是一个特别全面的信息,首先这类节目里面,经常会有强烈的新闻信息,像我们这个栏目《第一法制》,这其实就是以新闻信息为主体,向通告省的法制现状,它有什么样的法制大事发生,有什么样政令的落实,告诉大家在一个什么样法制中生活,这就是新闻的基本意义。这类节目也同样会有相当重要的教育意义,任何做法制节目的人,都会在一定的时期,突出这一段时期的法制教育的功能。比如说关于酒后驾车问题,全国所有法制节目必不可少会把这个主题放上,既是配合国家的大形势,也是宣传教育,同时还有服务信息的功能。《真情帮办》是一个服务性的节目,因为它每一个案例,都有它的实际价值,又对一般观众有服务作用,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种节目最容易把这些功能混合在一块。我出生在,是一种天然情感,包括现在我好多亲戚都在居住,他们就很爱看法制频道,他们说老百姓对法制频道口碑都很好。

凸显法制频道特色优化节目编排

建立良性互动通讯员队伍,这对法制频道特别重要。大家想想我们现在部门有40多个,所有这些行政部门的执法过程,我们能不能介入进去,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通讯员队伍。

法制频道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电视剧逐渐退出法制频道。不是说电视剧不好,而是因为拿到都是二三轮的剧,这种情况下收视率也不行,有时候有些电视剧和频道定位不相符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情感类、故事类、整合类这样的一些节目,还有就是栏目剧。比如天津滨海频道播的《今日开庭》,在天津收视率特别高,达到三个点以上。天津老百姓特别爱看这个节目,他们都认为是真事儿,节目第二天就会变成天津老百姓的街谈巷议。观众排队,排一个多月,才能到演播室做一次节目,它有1500人左右的演员队伍,还有若干的编剧,所以这也是替代电视剧的一个办法。

法制节目升级改版的一个方向,就是帮忙和协调类的节目大批涌现。大家分析一下它的本质是什么?是角色变了。帮忙类节目是工具客体到责任主体的角色转变。角色原来是工具客体,现在由工具客体转变为责任主体,包括我们这种《真情帮办》节目,都是记者开始高度介入事件中,我们总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我们的节目中“晓之以理”不够多,和利益之间的解释和角度还不够。浙江台州有一档节目收视率很高,叫《大民讨说法》,他就是直接带律师到现场,去协调,去解决,在矛盾以后,告诉他真正的法律情况,矛盾就化解了,这不是记者自己,是记者带律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律师值班制度,跟他们签一个合同,帮他打造律师事务所,大家是双赢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