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论文先进激光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黄榜才,男,1976年生,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光纤部副主任,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天津市物联网产业联盟特聘专家,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青年人才库人才,承担国家课题10多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4项,发表论文40篇。
徐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建院院长(2006-2015),现任学院党委。深圳大学微纳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2009-现在),首批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暨深圳大学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1999-2003)。曾获深圳市青年科技、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创立了“微纳光电子技术”硕士点(2010);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省/市/区/校项目10多项;在深大已培养博士/硕士33名,在《OpticsExpress》、《Micro-nanoLett》、《ScienceInChina》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80多篇学术论文。提出一体化微光学导光板、平面集成微光学识别系统等;主要研究领域微纳光电子技术与器件,聚焦微光学与二元光学应用研究。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1998-现在)、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现在)、第四届中国光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02-2006);广东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2002-现在)、深圳市光学学会副理事长(2000-2016)、深圳市电子学会监事长(2015-现在)、全国激光辐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8-现在)。
现任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名誉院长、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198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及大学作访问学者。曾应邀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大学及英、法、德、、等地及合作研究。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研究,完成七o五、八o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973项目等数十项科研任务。提出并发展了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计算的理论及方法,被国际学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计算--类高斯分布理论--准连续高功率倍频激光器--准连续激光调谐系统的技术体系。在激光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领域取得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近10年来在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和周期极化晶体--准相位匹配技术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正在开展太赫兹波辐射的研究,承担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已培养出16名博士后、112名博士生及130名硕士生。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国家教委及天津科技进步二等(4次)、军队科技进步一等、中科院特等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30余篇,论文曾被多国学者引用百余次。兼任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兼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工业大学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任天津市科协副、天津市专家协会会长、天津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等。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天津市特等劳模,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杨永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常务理事,增材制造设计专委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理事,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会长,广东省激光协会监事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理事长。
客服热线:+86-65客服传真:+86-
王璞,“千人计划”和市“海聚工程”入选者,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市特聘教授,理学博士。198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于麦考理大学激光与应用中心激光物理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在北方电讯光子学分部任高级光学工程师,从事新型光纤光学器件研究;2002年至2009年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从事新型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研究,相关研究已发表在OpticsLetters、OpticsExpres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其中被SCI收录论文40余篇。
张庆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教育厅高校广东激光加工技术产学研结合示范主任,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主任,广州激光3D打印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主持或参与了国家863计划、广东省粤港关键技术招标项目、广东省部产学研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重点项目、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主要研究方向:激光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激光制备原位析出颗粒增强梯度功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化、韧化机理的研究;基于高能激光束的关键金属零件表面强化、修复技术;激光微加工系统集成与工艺技术的研究;激光精密焊接技术及应用开发。基于激光3D打印技术研究,开发了专用的合金粉末和送粉系统。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和重要的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近六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2件。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35余名。
冯衍,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中科院物理所和日本电气通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至2009年,欧洲南方天文台激光物理学家;2010年加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2011年8月至10月汉诺威激光中心访问教授;2013年7月至8月日本电气通信大学客座教授。获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资助,现任上海市全固态激光器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LaserandPhotonicsReview,OpticsLetters,OpticsExpres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主要从事以重大应用为牵引的新型激光技术与非线性光子学研究。长期聚焦光纤与全固态激光器、非线性频率变换,和光纤中的各种非线性效应及其调控的领域,特别在高功率拉曼光纤激光器、光纤激光器波长拓展、和钠导星激光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黄祥虎,男,生于1968年6月,江苏人,现任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荣获2015年“第二届深圳市电子装备劳动章”。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行业中,黄祥虎积极推广激光焊接技术,为许多知名锂电生产商成功引进了先进的激光焊接系统,有效地帮助锂电厂商: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杨永强教授在激光快速成型制造(也称增材制造、3D打印)、激光材料加工、焊接装备与工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从2002年开始金属3D打印设备和工艺的研究,已经做了10多年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开发出系列激光熔化快速制造设备DiMetal-50、DiMetal-100、DiMetal-240、DiMetal-280和DiMetal-400,主要应用于各种金属零件的增材制造,包括航空航天部件、工业模具、汽车部件和生物医学部件等。历年来承担和参加国家、国际合作、省市级科研项目57项。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30篇。申请专利151项,授权发明专利25项,PCT1项,国外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软件版权1项,外观专利2项。
业务联系:+86-
童吉山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激光产业分会执行秘书长。研究激光行业15年,先后组织实施了6项国家重点产业化项目;完成10多项激光产业研究报告;历任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激光产业分会执行秘书长、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先后策划组织了首届国际激光产业高峰论坛、湖北省激光十大风云人物等大型活动,领导协会服务于500余家会员企业和激光产业上下游企业,致力于打造激光产业链和国际化,为我国的激光产业发展服务。
我们的网站:
刘佳,女,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曾在第四届OFweek先进激光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上发表了“976nm稳波长窄线宽100W高亮度(105μm/0.15NA)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技术”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