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2月26日讯( 周琳)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月24日,省委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有力的措施,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疫情形势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根本保证,深刻领会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深刻领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重要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通知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与全国一样,目前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必须清醒看到,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和下一步大中小学开学,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要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继续咬紧牙关,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持“十个不放松”,落实“十二个加强”,进一步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上下功夫,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努力确保不出现或基本不出现新的确诊病例。
要继续把好“四道关口”,突出社区家庭和企业防控这两个重点。继续落实“七个不得”要求,更加科学精准守好入闽管理、社区和村管理、单位和企业管理、家庭和个人防护四道关口。社区防控要把健康管理等措施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人,做到村村防控、居居防控、户户防控、人人防控;要更加精准管理,不能一刀切、简单地一封了之,既做好封闭式管理,又方便居民出入,尽量减少对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企业防控是复工复产面临的最大挑战,要引导企业负起主体责任,落实好复工复产《工作导则》;加强指导帮助,特别是对防控条件比较差、能力比较弱的企业和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指导帮扶,健全防控预案,规范操作,加强核酸检测和健康信息互认,协调解决防控物资保障等,确保防控到位。
要继续加大救治力度。围绕“四率”,坚持“四早”“四集中”,加快科技研发攻关,及时总结推广有效诊疗方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实行“一人一案”,对轻症患者及时收治,切实把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落到实处。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加强定点医院和一线医务人员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落实,切实加强防止医院感染工作。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和湖北需要,继续做好支援武汉、宜昌等地救治工作。
要继续抓好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按照“四端协同”“三管齐下”要求,继续大力抓好“三个一批”工作,支持企业持续加力,开足马力生产和扩大产能,切实加快无菌医用防护服等医用物资的生产供应,保证重点医疗防控防疫物资源源不断跟上。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着重解决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保护关心爱护一线医务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大力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和休息条件,落实医务人员待遇,切实把生活保障、安全保障、人文关怀和激励措施做到位,使医务人员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报道工作进展及各地好经验好做法,生动讲述一线感人事迹,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能力,继续加强疫情信息发布,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对造谣滋事的果断有效管控、依法处置。
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把握尺度,尽量采取对居民正常工作生活影响小、带来不便少的管控措施。强化社会面防控,及时化解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深入落实十大执法司法政策,依法严惩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
通知强调,要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结合各地实际,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加快推动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
要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策略,加快推进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有序有效推进复工复产、有序有力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打通复工复产操作链、服务链,对企业遇到的用工难、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上下游协同配套难、市场开拓难等各类难题,坚持一事一策、一难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强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按照“一断三不断”要求,切实把交通恢复起来,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把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落实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用工服务导则,建立用工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包飞机包动车包客车等“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畅通省外务工人员复工返岗路径,全面推广应用八闽健康码,保障企业日常防护物资需求,协调解决务工人员住宿、就餐问题。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创新“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组织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百千万”计划和新一轮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抓紧推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实质性开工复工。
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实见效。把中央各项政策和我省抓好“六稳”工作24条、推进复工复产21条措施抓紧落地落实到企业,推动政策跑在受困企业前面。根据实际需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等措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重点行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对财政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给予支持,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在金融方面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扶持措施,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的暂时困难企业,不抽贷、断贷。
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好省里出台的复工稳岗12条措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加强劳务用工有效对接,拓展购买用工服务,支持企业适应线上消费需求增加灵活性就业岗位。坚决防止和纠正现职劳动者返岗的不合理规定,鼓励低风险地区农民工尽快返岗。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要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农村贫困户和城乡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基本生活保障的通知》,深入开展“五个一”帮扶活动,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帮扶工作不断档、有实效。优先组织推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尽早开工复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贫困户脱贫质量不缩水。加强东西部对口协作,深化闽宁扶贫协作,做好援疆援藏援甘工作。
要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抓紧落实146万亩早稻生产任务,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强化农业防灾减灾,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松材线虫病等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动态,加强产销对接和货源组织,畅通运输通道和物流配送,切实保障主副食品供应。
要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鼓励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加大民生托底保障力度。及时抚恤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职的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等,妥善照顾他们的家属。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统筹做好其他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
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围绕保市场、保份额、保订单,全力支持外贸重点企业尽快复工生产。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指导外资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推动银行机构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外贸企业,设立信贷融资等绿色通道。坚持“面不见、线不断”,鼓励通过网上洽谈、视频招标、在线签约等方式,推动外资大项目落地。优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提升全流程一体化运作水平。
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党的领导,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担起责任、经受考验,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
要发挥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领导责任,特别是抓落实的职责。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狠抓工作落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工作本领,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力量下沉,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抽调更多干部,深入基层、支援基层、服务基层,向基层学习。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严肃问责。
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组织动员所联系群众积极推进防控。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指导和帮助会员企业科学精准防控、有序复工复产。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保障支持等服务。
要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卫生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