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守住“麒麟活脉”,绘就海岛新画卷
平潭推进湖水源保护区整治、小流域综合整治,携手两岸环保业者共护绿水青山
守住“麒麟活脉”,绘就海岛新画卷
1月9日讯( 王凤山 林霞)
8日,平潭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虽已入冬,湖岸却是一片生机盎然之景。
这是平潭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当地通过实施三十六脚湖水质综合预警控藻应急项目、入湖小溪流水质提升工程,加强水源保护区管理,推动完善应急治水工艺等,进一步保障三十六脚湖生态安全和区内供水安全。
近年来,实验区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动玉井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东溪和西溪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努力还平潭一个更美的碧海蓝天。
保护水源,实现岸绿水清
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素有平潭“母亲湖”之称,经多年整治,水质达标率达100%。
2015年起,实验区清理三十六脚湖保护区内18个违法违规建设项目;2016年9月,保护区综合整治工程完工,总投资约5100万元;2017年起,开展三十六脚湖二级保护区生活截污;2018年,对三十六脚湖水源一级保护区居民实施搬迁,设立格栅式围栏5公里;去年,启动三十六脚湖新一轮专项整治。
近年来,实验区还系统地开展水系治理,完成“麒麟活脉”水系规划,计划实施39个项目、总投资87.68亿元;推进“清新水域”“清洁土壤”工程和蓝色海湾、小流域综合整治,组织实施金井新城水系提升等。如今,黑翅长脚鹬等水鸟开始迁徙平潭过冬,实验区迈向“高颜值”生态宜居岛。
平潭拥有众多避风条件良好的港湾和深水岸段,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为此,依托水系整治与规划为河湖撑起“保护伞”之余,平潭还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共赢。
去年夏季,平潭“蓝眼泪”美景火遍各大网络平台,现象级“追泪”热潮频频上演,这是平潭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效。2016年底,《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蓝色海湾政治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平潭将针对竹屿湾区岸线生态破坏问题、大屿岛礁建设等,逐步开展滨海生态改造。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总投资7.3亿元,旨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生植物的生存空间。“资源优势可以转变为发展蓝色经济优势,实现开放开发可持续发展,打造显山露水、增绿添彩的全域生态空间。”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岚台携手,保护好“真宝贝”
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是实验区水环境整治的鲜明特色。去年,平潭开展3条小流域综合整治,均水质都实现了消除劣Ⅴ类的目标。
在平潭南松溪小流域,沿岸居住的平潭坑北村村民俞老伯守着自家农田,四季变换种植番薯、花生、大白菜等农作物。“灌溉农田的水都来自于南松溪,非常方便。”俞老伯说。
水清、岸绿、河畅的南松溪成为平潭水环境治理的一道风景线。以前,它曾是一条杂草丛生的臭水沟。美丽蝶变,得益于截源和治理双管齐下。
2017年3月,平潭出台《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提出开展东溪、西溪、南松溪等小流域环境整治,关闭并拆除南松溪小流域沿线养殖场,完善南松溪支线的村庄生活污水收集管道。
2018年,三松再生水厂生态补水工程和人工湿地动工建设后,南松溪水质由劣Ⅴ类提升到Ⅴ类。该项目新建45亩人工湿地,把附近三松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尾水,经由人工湿地净化后,输送至南松溪上游,成为南松溪溪流生态补水,进一步提升了小流域水体生态功能和水质。
上述工程中的“人工湿地+生态补水”项目由台湾日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接设计,是实验区首个直接由台企设计的环保试点项目,推动南松溪实现水清岸绿的河道水生态环境。
去年1月,平潭出台《促进两岸生态环境保护交流合作十条措施》等新规,在我省率先支持和鼓励台湾机构从事环保业务。此外,平潭还在环保生态领域开展对台职业资格采信,诚聘生态保护管理、水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台湾人才。目前平潭已公布近10个对台合作试点项目,包括三十六脚湖水源地入湖溪流水质提升等。
如今,实验区主要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4%以上、综合指数在全省九市一区中最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平潭的‘真宝贝’,实验区在环保生态领域先行先试,将持续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绿岛花城’‘麒麟活脉’生态治理工程,助推‘一岛两窗三区’建设。”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