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中如何正确使用修饰性词汇
修饰性词汇即是在句子中起到“整理、装饰、修改润饰,使文字生动”作用的词汇,形容词、副词等具有上述功能的词语、短语均属于这一范畴。新闻报道为避免主观性,应慎用修饰性词汇,多用中性词汇描述。
但随着新媒体和各种社交自媒体的发展,“快餐式”的信息传播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冲击,新闻报道语言在这种“冲击、融合”中也发生一系列“异变”,其中修饰性词汇滥用的现象日益明显:有的用方言、流行词代替书面语,口语化的表述让人看不懂;也有的用修饰性词汇给新闻事件和人物加“标签”,放大或缩小某方面特质,影响受众的独立判断;还有一些修饰性词汇的使用不区分语境,导致记者的报道立场出错。
网络上,人们聊天、发布消息多是根据平时的说话习惯来组织语言,所以词汇的使用就十分口语化,随意添加修饰语或任意简化缩略语都是“时尚”的表现。当自媒体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语言习惯时,这些网络新词就会逐渐延伸到传统媒体中,随意的口语,看不懂的“火星语”,都在不经意间侵蚀新闻报道。
某报CBD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在越秀区图书馆大堂里,十多排书架放满了新书,有红色经典、文学经典、畅销书(旅游、养生等)等,吸引了熙熙攘攘的读者前来选书。因为每人只可即荐即借1本书,所以他们都在认真挑选自己最心水的那一本。据统计,截至昨日(10月7日)为止,该活动共荐书1500多册,最受欢迎的是文学、食疗和少儿类图书。
“最心水”又是什么呢?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最喜欢”。“心水”是广东方言中的说法,记者根据自己的说话习惯把口语词汇加到新闻写作中,可能是无心之举,也可能是有意拉近新闻报道与百姓生活的距离,但增强趣味性的同时却忽视了那些不熟悉当地方言的读者,不懂方言就看不懂新闻,这样的局限性势必会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有时候,一些露骨、搞笑意味浓厚的“口语”在网络和日常对话中往往是点睛之笔,但若直接将其运用到传统新闻报道中,不但会让那些不怎么了解“流行口语”的读者看不懂,也会“引导”人们在书面语中使用这些不规范的词汇表达,而破坏了正确的语言习惯。
“文艺青年”、“土豪”、“90后”……当人们习惯用标签定义生活时,新闻中的修饰性词汇也逐渐被各种“标签”占领。用“一类人”来形容“一个人”,戴着道德审判的“眼镜”来给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加“标签”,这样真的好吗?
今日上午9时30分,曾在地铁五号线喷洒催泪喷雾剂而造成踩踏事件的两名“90后”青年,分别因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窝藏罪在荔湾区法院一审开庭审理。
这篇报道将“90后”和“初中文化程度”两个标签式的修饰性词汇放在标题,而对判刑结果等重要信息没有提及,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三个方面存在争议。
第一,这样有意“标签化”的描述对新闻当事人而言是不公平的。虽然他们做了危害社会的不良事件,但新闻记者仍应冷静处理,不该把主观情绪夹杂其中。而这篇报道中记者给当事人贴上“90后”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标签,显然是把他们的某方面特征放大化,拿年龄、学历这些与案件没有直接联系的个人特质做文章,把他们归入某一类人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的主观思维多少带有记者的个人偏见。
第二,文章标题就将两个标签抛出,不但浪费了标题“黄金地段”应载有的信息价值,还会在阅读之前就给读者植入“90后”和“初中文化程度”的观念,以带有歧视性的引导,让读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文章中的人和事,这就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事件及人物的独立判断。
第三,这样的“标签化”,对于“标签”中所包含的其他人更是不公平的。报道中将“90后”和“判刑”、“初中文化程度”这样的词汇组合在一起,或多或少会让读者联想这其中的关系,给人一种“90后”是“无知的”、“年轻莽撞”的印象,这就在无形中“中伤”了广大与此事件无关的“90后”人群,让他们也背上了“坏印象”。
快餐式、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对较为复杂的人和事作标签化处理,顺应了人们求新、求快的语言消费习惯,也契合了以吸引注意力为核心的“眼球经济”。标签化思想日积月累地形成,记者也就潜移默化地将其运用到新闻报道的写作中,原本中性的修饰词汇被各种“标签”所取代,一叶障目的简单逻辑却容易让读者陷入思维误区,导致其丧失对新闻事件及人物的独立判断。
记者、编辑等新闻从业人员作为专业的大众传播者,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应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撕去以偏概全的“标签”,保持中立,客观真实地展现事件原貌,把话语权交给大众。
修饰性词汇在描述事物时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同一个名词,被不同的词语修饰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新闻报道为保证客观真实,修饰性词汇的选择就更需谨慎。若不区分语境、词义,随意使用修饰词,就有可能颠倒黑白,导致新闻报道的立场出错。
陈女士儿子王阳(化名)在外省工作。今年9月23日早上7点左右,他起床看到手机里有条未读短信,是母亲发来的,时间是凌晨0时45。
“儿子对不起,妈妈走了,不要打电话给妈妈,不用担心,最多三五年我就会回来……”陈女士在短信里说,她打算去做古董生意,另外欠债人赵某已经把钱还给她了。
母亲的突然离去令王阳有点摸不着头脑。他立即回拨电话,但已经关机,之后的几天也始终联系不上。他赶回苍南四处寻找,踪迹全无。
听完王阳的陈述,民警很疑惑,陈女士在短信里为什么要特意提到赵某的钱已经还了?赵某又是什么人?
陈女士的朋友阿香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赵某是陈女士的合作伙伴兼好友。陈女士在失踪前,曾带一批古董去上海鉴定,其中一幅字画估价高达500多万元。陪她同往的,正是赵某。
9月28日下午4点,在上海黄浦警方的协助下,专案组民警将涉嫌杀害陈女士的犯罪嫌疑人赵某抓获。
此时距接警才20个小时。如果不是那条画蛇添足的短信,王阳未必会第一时间发现母亲失踪,赵某也不会如此快地落网。
这条犯罪嫌疑人冒充被害人发给被害人儿子的短信,对案件的侦破起到重要作用,但记者却用“画蛇添足”一词来形容,顿时给读者一种为嫌犯感到惋惜的错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画蛇添足”的解释是: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在文章所描述的事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这条短信显然是帮助警方快速破案的关键,是对打击违法犯罪有益处的,而记者却用“画蛇添足”来形容,仿佛是在告诫犯罪嫌疑人,不应该发这条短信,就是因为这“画蛇添足”的一笔,才让警方迅速抓住了他。
显然这位记者没有正确理解“画蛇添足”的含义,才让自己“站”到了嫌犯的立场上,替他感到“惋惜”。这样的新闻报道刊登出来,不但拉低了报纸的品位和质量,让读者为记者的报道立场感到困惑,也有可能对一些不明词义的读者产生误导,使得更多人曲解词义。
在有明显正误立场的新闻报道中,修饰性词语的使用更需谨慎。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每一个细节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新闻立场的完全颠覆。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更要提高新闻专业素养,明确报道立场和态度,力求在新闻报道中准确使用修饰性词汇,避免生活习惯中的错误语言表达在新闻报道上的蔓延。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报道中如何正确使用修饰性词汇
修饰性词汇即是在句子中起到“整理、装饰、修改润饰,使文字生动”作用的词汇,形容词、副词等具有上述功能的词语、短语均属于这…
-
二次装修给力装修市场(1)
近几年来,随着改善型装修需求的增多,二次装修、局部装修成为在装修市场上不可小觑的消费需求…
-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一)
- “2021腹地智慧:光化万象”设计论坛
- ELLE世界时装之苑杂志订阅2021年12期杂志目录
- 半岛都市报 -A12
- 金螳螂、广田、中天精装、洲际、科建、时代、大方、奇信、洪涛、晶宫、望华、万德、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