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智慧碰撞 开启食品安全与健康新思路——2022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分
核心提示: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主办的2022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云端”成功召开。多位院士、专家从全球视角分享了国际食品安全的前沿进展,以创新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内涵,受到了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世界食品网-)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主办的2022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云端”成功召开。多位院士、专家从全球视角分享了国际食品安全的前沿进展,以创新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内涵,受到了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6月23日,大会邀请到70余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带来7场分论坛和1场座谈会,让与会者在国内外专家智慧的碰撞中,开启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新思路。截至23日专题会议结束,大会全网累计观看量超390万人次。
推动食品工业健康转型要在“大食物观”目标的指引下,深挖本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依托先进技术研发具有明确健康功能的食品来实现。新资源、新配料和新技术是食品科技创新、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重要发力点,也是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健康效能的重要抓手。由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王硕教授和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刘学波教授共同主持的“新原料、新技术助力食品安全与健康新发展”专题,来自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国内外专家,围绕抗衰老物质、植物基食品、食品胶体等新型食品原料以及绿色保鲜、物理加工、发酵技术、冷链、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进行分享。对于新食品原料合规应用,要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的方式,努力提供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的食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食品需求,增强群众“获得感”,引导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口的快速增长加上饮食习惯的迅速改变,导致未来30年全球可获得的蛋白质和预期需求之间形成巨大的“蛋白质缺口”,全球对替代蛋白质的需求同时正在激增。因此,深入挖掘新型食品资源、塑造未来食品新格局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研究重点。由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原校长周光宏教授和CIFST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樊永祥研究员共同主持的“新型食品管理前瞻”专题,来自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结合国内外新食品原料的管理现状与安全性评估,对细胞培养肉、植物基食品、微藻、酵母、昆虫等新兴蛋白资源在新型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专家指出,细胞培养肉、植物基食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引领了人们生活方式、饮食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微藻蛋白在人造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部分产业化问题有望迅速解决;昆虫养殖比传统畜牧业降低了对土地的依赖,发展食用昆虫经济,可减少与畜牧争草、争地、争水的局面;酵母蛋白与动植物蛋白相比,对耕地需求量低,且酵母蛋白具有生物价高,绿色、安全、可持续等特点。
乳品是多种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对提升现阶段我国儿童营养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教授和伊利集团总裁助理云战友共同主持的“乳品科技与儿童营养健康论坛”上,历时两年的《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详细版)正式发布并进行了权威解读。来自食品科学、公共卫生学、临床医学等多领域专家就乳能成分的配比研究、乳品前沿加工技术及针对儿童营养需求的乳品创新实践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共同开启以科技共识推动乳品创新实践、精准对接儿童营养健康需求新征程。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整体形势稳中向好,但与此同时,诸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亦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在由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刘秀梅研究员和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娜教授共同主持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新需求与新挑战”专题上,来自国内外监管部门、科技界、产业界和媒体的专家,围绕新时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的新需要和新挑战,以专题报告和圆桌论坛的形式,进行了一场深刻且生动的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既需要理论创新,又离不开实践探索。在从事风险交流工作时,一定要以科学为基础,引导产业界和全社会各尽其责。从实践来讲,风险交流是有目标、有受众的,因此要不断地针对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进行交流。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了很多变化,交流对象、交流方式和交流模式也必然要与时俱进,而随着各国风险管理、法规标准和政策的更新,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技术的迭代进步,在开展风险交流工作中,切不可墨守成规,要不断地学习、创新,以适应新形势。
随着食品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对食品需求的不断提高,行业创新日新月异,对标准法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设严谨实用的标准法规体系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由CIFST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王竹天研究员和CIFST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史贤明教授共同主持的“融合科学与行业需求的标准法规建设”专题,围绕“融合”展开,着力将学会、企业、高校等方方面面力量融合在一起,从安全标准到质量标准,到食品安全性的评估与检验,到我国的标准如何走向世界。学会搭建各方交流平台,希望以社会共治的方式向着建设“最严谨的标准”方向努力,并推动标准法规体系建设契合“大食物观”的目标要求,满足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保障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的健康。
特殊食品作为重要的营养健康产品,对保障特定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由CIFST特殊食品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教授与CIFST特殊食品分会副理事长、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姜毓君教授共同主持的“科技与政策驱动下的特殊食品行业新动态”专题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周石平司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教授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就近两年特殊食品行业发展新特征、保健食品法规动态、新功能原料(枸杞糖肽、酪蛋白肽、水解乳蛋白、骨桥蛋白)、功能评价新方法以及产业创新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探寻我国特殊食品行业以科技智慧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8.7%,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3.5%,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4.79亿,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衰老会明显引起机体渐进性、全身性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改变。在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教授和CIFST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秘书长、雀巢大中华大区法规与科学事务负责人、副总裁孙伟共同主持的“食品科技创新与健康老龄化”专题上,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及企业代表,根据老年人在消化系统、慢性病、饮食和吞咽能力、肌肉衰减等方面的特点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专家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包括食物烹调加工方式和膳食时序的影响,不仅仅要研究“吃什么、吃多少”,还要研究“怎么吃、何时吃”。同时,通过益生菌、饮食与益生元、工程共生菌、菌群衍生蛋白和代谢物等在内老年人肠道菌群的微生物组疗法,可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肠道健康,有效的营养补充结合适量运动是减轻肌肉衰减症的有效手段。
在功能食品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行业对功能声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情况下,我国食品功能声称管理方向如何,如何推动建立符合我国人民健康需要、监管需要、行业需求的科学管理体系,需要食品科技界、产业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智慧。在专题会议召开同期,学会组织召开了“功能声称与保健食品管理的科学衔接”座谈会,邀请了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教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教授,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研究员,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有关领导以及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和行业代表一起畅所欲言。围绕功能声称要如何管,什么样的食品或成分能够声称功能,声称功能需要什么样的科学与法规依据,不同的功能声称在管理上如何协调划分,如何与保健食品监管相协调,或者如何在保健食品管理框架下相协调,形成了初步的共识。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国内外专家智慧碰撞 开启食品安全与健康新思路——2022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分
核心提示: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主办的2022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云端”成功召开…
-
食品营养源头的守护者
当食物从简单的不加工到火烤,再到佐以调料烹饪为美味,人类逐渐意识到,食物除了果腹外还有更重要的作用为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 一图读懂《食品安全法
- 2021年中国中成药市场供需分析:产品在慢病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图]
- 药品零售全景图——药品篇
- 华英农业荣登2022年度“中国畜牧影响力企业、品牌、影响力人物”榜单
-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关于征求《新疆褐牛牛肉》等2项团体标准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