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画艺术的生命延伸新疆轻工行办
在
众所周知,书画家画画写字用的都是宣纸,我们小时候练书法时也用过宣纸,它轻薄透软,很容易破。但平常我们看到的字画都是柔而挺直,让一幅字画硬朗起来悬挂欣赏的是装裱技艺。
装裱师是书画艺术生命的延伸者,我觉得,要想更好地传承传统装裱技艺,得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学校学习传统装裱手艺。我的愿望就是装裱技艺能走进大中专院校的课堂,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喜欢它。
整理者:本报记者布仁克西克
俗话说三分书画,七分装裱。装裱就是给书画作高级定制,给书画量身定做精美的嫁衣。书画作品用的宣纸或薄绢,刚刚完成时往往因为墨的水分不均匀都有些皱褶,还没装裱的书画就像没有化妆一样,总觉得上不了台面,而薄薄的一张纸也不利于书画的,于是在书画行当里,装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但需要长年积累的功夫和耐心。
中央和自治区历来很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们这些民间艺人走出去学习参观、参加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多,这让我了解到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并学习实践了工艺美术知识和书画装裱专业设计理论,学习到跨界、互动与穿越的当代工艺美术最新原创,体会到不同工艺美术形制所体现的艺术精髓。
拍卖会上或书画展上我们看到的书画作品,无论是卷轴的镶框的还是揭裱过的都是精美装裱过的,而这些书画的装裱工作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完成的,大家称我们为书画的美容师。
马蹄刀、尺子、装裱的工具没有什么高精尖的,就是一板一眼地裁切、镶边。书画家的作品大都是平尺论价的,原作画心的部分少一点也是不行的,因此在托心时已经为后边的裁切留出了余地,毕竟这书画是书画家的作品,出于对艺术的尊重,我们必须谨慎地进行书画。传承古老的装裱技艺
2011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文化部国家级培训项目“新疆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班”,并修满全部课程结业,同年获得“书画装裱专业工艺美术师”职称。之后,我的装裱作品《丝印屏》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2012儒仕·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2013年,我被评选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并被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我享受到了自治区民生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建立工作室,这使我更加有信心传承和装裱技艺艺术。我的工作室从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室到现在的100多平方米的高层办公室,除了自己不懈的努力外还有党和及工美行业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1984年,我的爱好变成了梦想,18岁的我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店——蒋记裱糊店。后,全国书画收藏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装裱手艺的兴起。当时,在新疆会装裱手艺的都在文博系统工作,民间很少有人以此为职业,所以光顾我裱糊店的人越来越多。1986年,我到上海,拜当地民间老艺人沈棣嘉为师,虚心学习,学到了不少装裱技艺的绝活。
(本文图片由蒋慧祥提供)
渐渐地,我对书画作品情有独钟,也对书画装裱、修复有了兴趣,也开始思考该如何延长书画的寿命。中学毕业后,经人介绍我到自治区博物馆系统学习了书画装裱技艺。书画装裱看似简单,但复杂的工序中包含的学科门类复杂、技术含量高,涵盖了色彩学、工艺美术设计、装潢、书画、文物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为了提高技艺,我经常阅读《书画装裱与修复》、《书画装裱技法》等专业书籍,对装裱技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能根据不同的书画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装裱材质和款式设计及修复技法。
我祖父蒋贤达是新疆四大名医之一,小时候家里有很多关于医学的古书和图谱,我也经常看到祖父拿着面糨等对古书和图谱进行修补。能把一个残缺的东西修补成能用能看的,有时还放点白芨等中药,放花椒水竟是为了避虫子,那时候我觉得挺好玩的。
蒋慧他的装裱作品《丝印屏》。蒋慧祥的作品《墨拓大汉西域车马行》。
我叫蒋慧祥,现任新疆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乌鲁木齐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书画装裱是中国书画艺术传统古老技艺,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汇集地,这片辽阔而神秘的土地,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但因历史与地域的原因,新疆的装裱技艺发展起步较晚,但有一些书画装裱艺人在着,再加上国家和自治区对艺术人才的重视,新疆的书画装裱技艺与收藏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装裱书画的道
书画装裱是传统的古老技艺,目前从事此行业的人员并不多,这是因为从事装裱及修复书画的人员多数是经师傅口传手授代代相传,人才培养的难度大。
如今在市场上,书画的装裱价格有几十元也有几百元,新疆从事书画装裱者中80%以上从事机器装裱,依然坚守传统手工装裱的人不多,“机裱”本身也有它的特点——快捷和便宜。价格上,传统“手裱”的价格是“机裱”的10倍,因为传统装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机裱”还有一个特点是裱出来的画很伸展,很少卷。这是因为“机裱”用热力胶,加上用的料都是人造的,人造丝、人造锦、人造绫,这些人造纤维长缩很小。但是“机裱”的这3个好处被一个坏处了,就是“机裱”装裱的书画不可再生,这种“一命货”不可能传给后人。胶是有寿命的,达到一定的年限它就要脆,胶一脆,画也就脆了,修都修复不好。“机裱”让书画作品不能传承,胶一粘上去就再也弄不下来,你裱得再精美迟早都要烂。而糨糊不会,烂了可以揭可以再修复,所以我们现在才能够看到一千年以前的书画作品,但我相信,在社会发展进步的今天,会有技术克服这一难题。
者:蒋慧祥
近日举办的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是大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400多家展商的工艺美术精品。新疆参展团由新疆轻工行办和工美协会牵头,汇集20余家新疆大师工作室及民生工业企业的千余件展品,设立了新疆特展区,其中精选的47件作品入围了“精品评审”,取得了丰硕。可喜的是我的作品《墨拓大汉西域车马行》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精品金。这是我为了表达对祖国和新疆的,创作的作品,《墨拓大汉西域车马行》取意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疆土,在历史文化沿革中不可磨灭。挂轴画心为大汉西域车马行拓片,采用传统手工一色装加尖穹顶作局眉,用挖嵌法裱为立轴。装裱所用的绢是真丝白绢,衬以宣纸,呈现浅米色泽,既突出画心又不显突兀;加尖穹顶是我精心选择的本土文化符号,积极探索手工艺与美学生活的关系,作品的意义和古意,皆祝愿祖国统一强盛。
让一张宣纸柔韧有余的是功夫,有刀功、刷功、拍笔功,主要是眼功。装裱粗计有17道工序,而头一道工序就是泄粉子,这是用去了面筋的面粉做出来的糨糊。然后把如水的糨糊往画上刷,画作湿润后原来墨迹的褶皱也跟着平整了。接下来粘上的是另一层宣纸,为的就是增加画的厚度,不容易破损,这个步骤叫托画心。这简单的刷功夫,没有几年功夫是不行的。刷完后整张画要平整地贴到上晾干,贴的是四边,中间的画心吹空了。就这样在繁琐复杂的工序中,书画的装裱终于完成,犹如精心为一位出嫁的制成了一件美观大方的嫁衣,让其焕发魅力。
1987年,我的小店升级为天山工艺书画社,保存至今的装裱修复作品有:徐庶之作品《春满天山》、王子钝作品《兰花图》、双色立轴马泉艺作品《马鸣天山中》、四尺对开丁荣书法《东来淮海漫漫新疆轻工行办》双色镶局立轴。装裱是给书画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