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轻工新闻  新闻

新闻编辑部:60后vs70后vs80后vs90后

  新闻编辑最初是从报纸编辑开始的,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的整体结构、规模和风格特色、设计报纸的版组、版及专栏、设计和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分析和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稿件、设计版面、校对与签发。

  取舍稿件,是新闻编辑最重要的工作。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编辑的首要任务同样在于选取正确的、有价值的、符合媒体定位的稿件。

  传统新闻编辑,记者与编辑是分开的,记者只负责采集信息和文稿撰写,编辑则负责排版,校稿,取舍。

  后来随着媒介发展,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及各类网络新媒体中也有了新闻编辑。我国国内的各大媒体也争相出现新闻媒体的电子版,人们不再局限于报纸,这彻底的颠覆了传统新闻媒体,在新时期的新闻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工作者,将面临着全新的媒体环境。

  传播媒介不再单单局限于报纸,qq、微信、微博出现在舞台上,此外,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也使得传播媒介更广。

  新时期新闻编辑则不再是采编分离,记者也是编辑,采编合一,采集信息、稿件撰写、排版、校对都是同一人。编辑能够更加合理,按照自己的想法梳理信息。

  一是对各类传统新闻媒介编辑业务的融汇和整合,即将报纸的文字、图片、版面编辑方式和广播的音频编辑,电视的音频与视频编辑相融汇,同时根据网络的传播特点进行整合,形成真正的多媒体传播模式。

  二是新闻编辑业务与新闻信息采集的一体化趋势。网络传播追求时效性、讲求互动性的特点促使了新闻采集与编辑一体化。

  坚信苦难和贫穷都是暂时的,有人相欺必有人相助。这一生有很多的人感谢不了。更加明白最好的感谢,就是用前辈先贤提携我们的方式来对待后辈才俊。这样的薪火相传,会让冷暖人情化为醉人的醇酒,酿成清香四溢的两个字:感恩!

  60后,也是对“喉舌论”高度认同的一代,1942年,中宣部发出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就明确指出:“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

  因此,对于每一个党报的从业者来说,时刻要绷紧党报姓党这根弦,把党报的工作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像同志强调的那样,“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要旗帜鲜明地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鼓与呼。党报要为党和人民说话,因此,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报的神圣职责和固有使命。

  遇见传统媒体转型的互联网时代,改变,必不可少。科技发展不等人,不进步也许就会错过最佳发展时期。

  70后进入纸媒届,正是纸媒如日中天的时期,广告的收入超过电视台是有可能的事情,危机意识忧患感并没太多,毕竟报纸的地位不可动摇,人们了解新闻对最多途径也是通过报纸,刊登广告又是一大收入。

  “刘备我祖”公号创始人刘黎平文章中“记得有一天晚上,十二点左右,上了班回家,叫了一辆的士,司机知道我是报社的,很羡慕地说:“报纸好啊,要办,党也要办,反正缺不了你们。”同样文章中一句话,“这句话胜过千万句经过精心策划,引用了海量数据的精英人士的报告,人民如此看好我们,我们干嘛要忧患呢?”

  广告不再只能在报纸上出现,人们使用互联网的频率增加,从而广告主们开始移步于之。“传统报业不转型,传统新闻编辑工作者不再学习,将会有前所未有的恐惧,也许真的可能失业,后半辈子失业。

  “移动互联网内容传播的形态、方式、语言风格等的变化是给我带来的第一个冲击”一位70后新闻老兵如是说到。以前的你将不再那么处优,而是得有新的思维,新的内容来适应互联网。

  在手机面前、在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面前、在订阅与退订毫不费力的现实面前,你必须放低身段,放平姿态,去研究用户的喜好、心态、阅读习惯、甚至作息规律,去想办法吸引他们阅读你生产的内容,想办法让他们在你的文章后面留下“脚印”。

  网易前总编辑陈峰创业,70后的媒体人做90后的项目。新媒介下,不进则退。2015年10月1日,已年过不惑之年的陈峰决定“赌一把”,离开网易高管岗位加入到媒体人创业大军,试图站到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用另一种方式与媒体“再续前缘”。

  在他看来,“现在是媒体人创业最好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渠道成本大大降低。而资本方的关注、用户对高质量个性化内容的需求,使得媒体人迎来了创业的‘黄金时代’。只要创业者选择一个垂直领域坚持做专业的内容,就有希望。”

  抓住机遇,90后不同于70后、80后人群,这一代人的家庭境况要好很多,生活压力也相对较小。他们虽然并非社会的消费主力,但却是互联网用户中的主力之一。

  而报纸也并非一无所长,互联网也并不排斥有深度、有思想、有价值的内容,虽然传播效果受到影响,但报纸内容生产的能力并没有下降。

  在很长一段时间,80后被打上负面的烙印,被称为“迷失的一代”。就这“迷失的一代”却慢慢走向传统媒体的领导岗位。时代代际更替,中国传统媒体的人才也面临更替,更加年轻的专业的血液正在汇入媒体岗位,他们正在逐步成为传统媒体的中坚力量,新生力量正在崛起。

  周智琛,1980年出生,现任《深圳晚报》常务副总编辑、深圳晚报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智琛出生于福建泉州,2006年3月,年仅26岁的周智琛离开南方报业,任广东《东莞日报》执行总编辑。两年后的 2008年3月26日,《东莞时报》创刊,周兼任该报执行总编辑。31岁时,周智琛转战云南,任昆明报业旗下《都市时报》社长。

  郑北周,1987年出生,先后在腾讯大豫网、中原网从事采编工作,现任映象网副总编辑。与此同时,该网总编辑刘克军也出生于1980年,同属80后。映象网是河南地区综合门户网站,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办。

  上海东方网党委委员、纪委蒋科出生于1983年12月。东方网是全国重点新闻网站,上海市主流媒体之一。

  积极、活跃、又生气成为新代名词。根据2014年的一组数据,在“全国新闻从业人员现状与‘走转改’”全国调查中,“80 后”受访者比例高达56.8%,甚至还有2.9% 是“90 后”。相比“80 前”,“80 后”从业者较少接触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较多接触互联网,手机上网比例的差距尤为突出。数据显示,93.6% 的“80 后”,从业者使用微博,且相对活跃。

  90后,被贴上标签的一代,诸如叛逆、任性、自我、垮掉的一代,他们则选择用社畜、佛系、中年少女等主动污名化的自嘲方式进行反击。

  对于新闻编辑来说,他们可能更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传播媒介早早不已是纸媒,短视频制作,H5,微信公号,微博等一系列传播渠道出现。赶上新媒体的热潮,新媒体矩阵更好的去传播优质内容。

  90后,技术转型洪流环境下的成长,互联网一代。代际分化和守旧的编辑部文化,让不少年轻媒体人望而却步。数字化时代,纸媒盈利空间大幅缩减,或者被收购,或者主动裁员。这进一步推动着纸媒主动拥抱互联网,甚至重新定义媒体。

  以《西雅图时报》为例,为了应对数字媒体冲击,公司在2008、2012和2016-2017年度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裁员和并购。从2016年到2019年4月,《西雅图时报》的员工从178降至145。老媒体人紧守着过去所学,新记者们却要在一个快速变化又不断收缩的行业里不断学习,创新奋进。

  据2019年2月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六成。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

  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随着众多互联网企业布局短视频,市场越发成熟,而优质内容则成为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优质内容即发展。

  60后和70后老记者们努力适应新节奏。他们不懂社交媒体,质疑擅长数字化生产的年轻团队的目的和建议。新媒体的多种形式出现,抖音等短视频,H5,一点号,今日头条等多种传播途径可以选择,可以学习,为新时期的编辑提供新的技能动力。

  面对老一辈编辑的经验不能抛弃,新闻的严谨,真实性等,要将传统老一辈的优质纸媒经验融入到新媒体中去。不能将大量时间浪费在电脑桌前,离真正的报道越来越远,最终成为“脑力记者”。

  传承和创新保持其新鲜活力。新一辈新闻编辑需要在传统媒体精神下创新。贴近群众,贴近人民群众,才能线

  新时期下编辑工作,变了吗?如今报纸的持续发展,除了中老年受众不懂新型媒介,还有着情感依存那纸短情长。

  2019年2月22日央视综艺频道最新一期《黄金100秒》播出。该期节目中,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特区文摘》报90后女编辑于子参加了录制,节目中,她的“报纸情怀” 引起了主持人李佳明的共鸣。

  青子目前所在的《特区文摘》报是一个由13人组成的单位,人不多,却支撑起了10万读者的阅读习惯。

  “有时接到读者电话,说没有收到报纸,我们还会自掏邮费给读者邮过去。”青子说,老年读者用不惯电子产品,每周一期的《特区文摘》报还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精神食粮。

  她告诉记者,一对住在海口偏远乡镇的夫妇是《特区文摘》报的忠实读者,夫妇俩每周都要去几公里开外的镇上报刊亭,就为了买一份报纸,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了5年。

  1)变革采编流程采编流程是新闻编辑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乎新闻编辑工作的整体质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采编要由编委会带头,依据日常基本工作模式,结合新闻发生情况来制定新闻采编策划方案,并对实际所搜集到的新闻资料进行校对、编辑和整理,从而更好地确保采编流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与此同时,新闻编辑也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来获取必要的新闻素材,但是需要仔细网络新闻的筛选,切不可刊登虚假新闻;要加强深度报道,增强新闻报道的魅力,以便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要加强策划,不能单单停留在拼凑与整合新闻稿件工作上,更应该学会深度加工新闻事件,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2)编辑理念的转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信息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加剧,新闻编辑的职能逐渐得到延伸,而不单单是编辑新闻稿件、音频或者视频,为了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新闻编辑需要当严格的“把关人”,把关质量关,把关真实关,确保新闻信息筛选的真实性,同时还要严格按新闻政策、规律以及媒体定位来对新闻信息进行合理筛选、删除与组合。

  另外,精心制作新闻稿件与新闻事件的策划,是新时期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方向,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编辑无需亲自到偏远的地方去收集新闻素材,而只需要同当地的同行进行相互合作即可获取当地新闻事件的有关图片、视频等信息,这将大大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效。

  3)创新发展模式在新时期,新闻编辑担负着传递社会正能量,唱响时代主旋律,满足党与人民对于新闻媒体的新期待等一系列新任务,所以必须要对现行的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各种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除了电视、报纸和广播外,新闻编辑工作可以开拓新的新闻报道领域和报道形式,但是要要注意在创新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特有的特色,从而不断促进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

  4)全媒体人才培养在众媒时代, 追逐成为一种竞赛,新形势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采写编评播”几大技能,如果说此前的传统媒体时代,文字记者深入一线摄影是赶鸭子上架,那么在众媒时代,全媒体技能将成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最强的技能。

  面对不断复杂、瞬息万变的媒介环境,必然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在时代面前,不论老中青三代新闻工作者,在面对媒介环境激变洪流,只有坚守传统积淀的思考方式、坚守报人精神,方能稳住脚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