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古镇的味道
华中大学旧址
喜洲粑粑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大理的喜洲镇了。
地处云南昆明至丽江的要冲,西依苍山,东临洱海,得交通、农耕、渔猎等诸多便利,喜洲的地理环境堪称上佳。这里在隋代被称为“史城”,唐宋间为南诏、大理国的“大厘城”,被视为古代南诏国时期的“十睑之一”,后来演化成为“茶马古道”的一个重镇实乃顺理成章。
这一次,当我与几位朋友坐在古镇四方街上的一家小饭馆里,忽然想起要尝尝以前吃过、当地最有名的小吃——喜洲粑粑。它主要是用小麦粉、葱花、肉糜等制作,分甜咸两种,有点像北方的烧饼,鲜香可口。一边咀嚼着喜洲粑粑,一边看着窗外南来北往的游客,我的思绪也飞向了远方。
喜洲的美食,除了有喜洲粑粑,还有名扬天下的下关沱茶等等。而喜洲古镇让人感觉回味无穷的,又不仅仅是这些美食。
与大理其他以秀丽风光著称的乡镇不同,喜洲古镇最迷人的是其浓郁的人文气息韵味。说起它的“味道”,我以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镇里的大街小巷每天飘扬在空气中的粑粑香味;二是此地白族特色鲜明的民居;三是在这里随处都可感受到的那股文化味。
行走在喜洲镇古朴的街道上,看着那些年代久远、斑驳的土墙体和长着纷纷扬扬杂草的房顶,我仿佛又看到久违了的乡村生活。这不就是城里人常说的乡愁吗?
走进著名的严家大院,一切的一切,令今人宛如回归了当年久远的过去。
坐落在四方街口的严家大院,已经被公认为喜洲镇乃至整个大理白族自治州最有代表性的白族民居建筑。严家大院的主人叫严子珍,正宗喜洲人,别号苍逸老人,为白族著名的儒商。他发迹于晚清,乃喜洲著名的“永昌祥”商号创办人,堪称巨贾大商。建于1907年的严家大院,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有三房一照璧、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且雕梁画栋,以精美文画为装饰,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其实,整个喜洲镇到处都能见到古朴的白族民居院落,至今保存完好的如宝成府、董苑、尹家大院等,大约还有上百座。全镇自明、清以来的白族民居建筑群成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了严家大院,沿着石板路前行,边走边拍,我又相继参观了当地著名的赵府和张进士府。作为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镇,喜洲一直有着崇文重教的传统。树立在镇中心四方街上的题名坊,是喜洲人的“光荣榜”,上面记载着喜洲历史上出过的一个个名人。根据有关史料,在明清两代的五百年间,喜洲共出过进士31位。我们参观的赵府,是清朝嘉庆乙丑年间进士赵廷俊的府邸,始建于1839年,也是一个“一进四院”的白族建筑。这个赵进士与晚清名臣林则徐交情笃厚,他去世后,林则徐还为他亲笔书写了墓志铭。张进士府为清朝光绪年间进士张士锃所建。喜洲张氏是白族名门大姓之一,从古至今出过不少官员,近代有名者如辛亥革命先驱张耀曾先生,张耀曾本为法学学者,担任过中国同盟会总干事,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临时约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参与起草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后还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
在喜洲镇一角,还有一个不大引人注目的所在——大慈寺,那里曾是今天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华中大学西迁的旧址。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战火,华中大学于1938年7月10日从武汉举校南下,最后受喜洲开明士绅的力邀,于1939年3月到达喜洲,入驻名剎大慈寺,坚持办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华大师生的到来,给小小的喜洲带来了许多外来文化和新鲜的气息,使偏居边陲之地的喜洲人能够眼界大开。
令人吃惊的是,当时,小小的喜洲镇居然还自办了一所“五台中学”。当年曾被华中大学邀请在此讲学的作家老舍先生,为美丽的喜洲镇和这所造价不菲的乡村中学深深震撼了。他在《滇行短记》中称赞喜洲镇“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间有这样的一个镇市,真是世外桃源啊!”
或许正是因了喜洲人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开放、包容及对教育的重视,才使得古老的喜洲镇一直保持了勃勃生机与活力,英才辈出,文化魅力永驻。(任维东)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