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谈】打好“小产业”这块“补丁”
【经济杂谈】
打好“小产业”这块“补丁”
黄绿
今年稍早时候,甘肃省政府出台了一份名为《关于支持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其核心内容是支持贫困户及已脱贫但未享受扶持政策的贫困户以及新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的“五小”产业。
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这些“小产业”,乍一看,在脱贫攻坚这样的大决战面前,多少有些“鸡毛蒜皮”或者是“隔靴搔痒”之感。我们不妨再仔细看看这份文件的详情。文件要求,在培育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对现有扶贫产业覆盖不到位或作用发挥不充分的贫困户,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的要求,积极支持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努力构建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为主导,以“五小”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扶贫体系。
显而易见,这份文件其实质就是根据甘肃省情实际,给脱贫攻坚这项巨大工程补“短板中的短板”,为完成脱贫目标给剩下的贫困户逐村、逐户、逐人“打补丁”。假如把“对现有扶贫产业覆盖不到位或作用发挥不充分的贫困户”的这块“补丁”补不上,我们就无法兑现“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郑重承诺,也无法真正实现整体脱贫。
现在正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最吃劲的时候,经过这些年强力度、大规模的脱贫攻坚之后,脱贫攻坚任务中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仔细分析,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大多都有其特殊的致贫因素,或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或是自然条件严酷、地处偏远等,在脱贫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些地方和人口大多都是规模化扶贫产业无法覆盖或者是现代化产业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 虽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脱贫的有效途径,但也要看到,我国人多地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及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传统经营方式各有千秋,不论是区域之间或是乡村之间、农户个体之间,不可能短时间内能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实现规模产业全覆盖。因此,在扶贫攻坚中,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贫困户发展“小产业”的关系。特别是要发挥好“小产业”在实现脱贫目标中的“补丁”作用。
充分发挥“小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补丁”作用,关键是要坚持采取政策引导、金融支持、财政奖补等措施,以贫困户投资投劳为主,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在详尽考虑劳动力和产业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发挥贫困户在传统优势“小产业”上的经验和能动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同时加强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引导贫困户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小产业”商品。
支持贫困户发展“小产业”,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一步,也就是“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去解决问题”,向贫困堡垒发起的最后攻击,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笔者在一些贫困地区调研时发现,有些地方干部依然存在着不重视“小产业”的问题,普遍只将目光盯在“高大上”的规模扶贫产业上,看不起“小产业”而大产业又做不起来,甚至脱离实际、盲目决策,为“大”而大,为“新”而新,一味跟风,片面追求,在精准脱贫上“大炮打蚊子”,既不“准”更不“精”,假大空的政绩观脱贫产业项目依然存在。
“小产业”这块“补丁”补不上、补不牢,实现整体脱贫的“木桶效应”就会打折扣,因为,这不仅是木桶上的“短板”问题,更是木桶上的“漏洞”。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小产业”更为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要求各地在脱贫攻坚的最后时刻,更要注重实事求是、实绩实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把精准脱贫做得更实更精更细,补上“小产业”这块“补丁”,绝不能让脱贫大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更不能让脱贫路上少了一户落下一人。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