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干预率偏低 专家建议提高听力解决方案质量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董雪)一个听障人士从发现听力损失到采取干预行动需要5至7年,甚至更长时间,许多患者因此错过治疗时机。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9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上获悉,我国听力障碍人群庞大,但干预率偏低,除认知程度低外,一些听力解决方案无法满足听障人士的需求也是重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而我国的听力损失者多达9600万。听力损失不仅影响沟通与交流,而且会对患者造成言语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和避险能力下降等不良影响。
“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才能提高听障人士的生活质量。”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刘博表示,老年人听力损失高发,占我国听力损失人群总数的一半以上。对儿童来说,及早筛选发现先天性耳聋后,可在不足一岁时便开始干预,这对促进其听力恢复非常关键。
“不能正确验配助听器将影响对听力障碍的干预效果。”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卜行宽举例说,佩戴助听器是听力障碍的主要干预手段之一,我国助听器服务需求巨大,但只有7.32%的需求人士佩戴了助听器。
“调查发现,中度以上听障患者使用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的比例仅为7.9%。”索诺瓦集团中国区高级听力专家杨欣怡分析,听障人士需要更多便捷操作和主动反馈,他们期望获得完整的听力解决方案和后续跟踪服务。
北京听力协会会长万敏等专家表示,助听器是帮助听力损失患者提高听力、改善听觉言语交流的有效手段,科技创新要不断探索提升听障人士满意度的新成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