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四川深山里“开学第一课” 丹巴孩子同步听成都老师授课
——“丹巴的同学们,上课。”
——“老师好。”
桌椅窸窣的响声中,穿红白颜色校服的学生齐刷刷站了起来。视线的前方,却是三块电子屏幕,屏幕里的老师,微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
这是丹巴高中新开设班级“成华班”的开学演练课。
屏幕的那一端,是车程480公里外的成都华西中学。从今年开始,借由三块屏幕,丹巴“成华班”的孩子们将和成都华西中学的学生一起上课,直至高中毕业。
但这不仅仅是网络直播课,课堂上,他们会被屏幕里的华西中学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也能将自己的疑惑传达给屏幕那头的老师。
这所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的中学,是丹巴县唯一的高中。新校区在当地被称为“神山”的墨尔多山脚下,小金川河从校外奔流而过,风景如画。但是,去年200多名高三学生,高考仅一人过了一本分数线。
“成华班”的到来,在家长和学生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新奇的“第一课”
网络直播+互动首次亮相丹巴课堂
8月26日上午8点过,丹巴高中高一(1)班,学生们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令他们惊诧的是,教室里没有黑板,只有三块电子屏幕。墙面是黄色的隔音材料,前后都有摄像头,看上去很“高端”。
班主任袁蒙姣告诉他们,当天有一堂15分钟的“演练课”。
9点过,三块屏幕亮了起来,第一块的画面定格在了一位老师身上,第二块画面是一道数学题,第三块画面显示的是这间教室现在的场景。在这块屏幕上,孩子们能看到自己的头上顶着自己的名字,这是AI人脸识别技术。
“丹巴的同学们,你们能听到吗?我这边是成都华西中学,现在将由我给大家讲一道数学题。”屏幕里头的老师说话了。
屏幕的画面,跟随着老师的讲解变化,最终定格在那头的黑板板书上,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解题方法。
“现在,我们要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画出P点大概的位置。”屏幕里的老师点了学生的名字,学生走到讲台前面,在那道数学题的图案上画了个点。“能说下你这么画的原因吗?”讲台前站的男生拿起话筒,开始回答屏幕里老师的问题。
声音、图像,都在实时传输着。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老师们松了口气。
三块屏的诞生
跨越480公里无缝对接
“我们给这种教育方式起了个名字,叫‘双师制’。”成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丹巴高中“成华班”对应着华西中学高一(1)班,丹巴成华班的孩子,每个科目拥有两名老师。
“三块屏”的这种网络直播+互动的方式,是在成都市成华区对口帮扶丹巴县“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产生的,目的是弥补丹巴教育现实短板,进行“造血式”援助。
丹巴高中教育面临的现状,确实让校长杨雪峰忧虑不已。今年中考,600分以上有90多名学生,这所县里唯一的高中没能留下一人。孩子们选择康定高中、泸定高中、甘孜州中学,甚至到成都附近去读。没有优质的生源,就难有好的高考分数,也难有优秀的师资,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最初我们讨论让华西中学的老师过来支教三年,又提过让丹巴一个班的孩子直接去华西。思来想去,最终确定了这种形式的网络课程。”成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套技术设备能让两个班级语音、画面进行强交互,三个屏幕全面实时呈现老师讲话的画面和板书,前端和远端的师生之间还可以实时沟通。
孩子们的梦想
考上好大学可以找好工作
“感觉好厉害啊,好高科技。”演练课才短短15分钟,却令孩子们赞叹不已。
16岁的少女叶姆初是中路乡唯一考入“成华班”的孩子,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她家所在的地方,能看到山脚下的学校,抄近路,需步行半小时。门前种着玉米、海椒、小麦,父母靠此营生,供她和哥哥读书。
8月的傍晚,暑气褪去后,她会听着音乐在山间闲走,思绪能飞到遥远的杭州西湖边上,那是一座她想去的城市,这种向往大概源于小学课本中的文章,她自己记不清了。
事实上,她连省会城市成都都没有去过。
在丹巴,很多孩子都没去过成都。自小父母会这么教他们:“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好学校意味着好工作,以及与父辈不一样的人生。“成华班”的开设,为梦想的实现投下了一束光。“在这个班成绩如能变得更好的话,就好了。”叶姆初说。
首吃螃蟹的期冀与担忧
“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磨合”
相比网络直播课程的技术问题,让老师们更忐忑的,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毕竟,以前没有尝试过,他们算是“吃螃蟹”的人,在未成为“成华班”老师之前,华西中学的老师们在课堂上只有40名学生,现在面对的学生数量基本上翻倍了。
华西中学高一(1)班班主任杨欢最担忧不能及时感知网络那端学生的状态,“学生不可能每分钟都精神饱满,状态不好时,我们会停下来让他们松口气,有效率了继续学,但是通过屏幕,很难知道远端孩子的状态。”
对丹巴高中“成华班”的老师们来说,这种教学方式也是挑战,“直播课程结束以后,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帮助学生消化。”
两个“成华班”的老师们,已经组建了一个共同的微信群,准备随时沟通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或授课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校长杨雪峰对此充满期待,“这是一次改变丹巴高中教育现状的机会。”
夏季入夜以后,这里的群山上空,星光点点。这种教育模式,会不会是一场星星之火,最终燎原呢?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柴枫桔摄影报道
- 标签: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