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皮革

阿尔泰系民族的发明创造

  这是一张17世纪阿尔泰语系民族控制地区:如图所示,除日本、东南亚、印度南部、阿拉伯等地区之外,整个亚洲几乎全是阿尔泰语系所建立的国家。

  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族

  萨菲王朝:土库曼族(一说阿塞拜疆族)

  中亚:乌兹别克族、哈萨克族

  叶尔羌汗国:维吾尔族

  莫卧儿帝国:莫卧儿突厥族

  准噶尔汗国:卫拉特蒙古族

  大清帝国:满洲和蒙古联盟

  下边梳理一下历史上阿尔泰民族的发明创造

  马镫

  马镫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

  北魏陶马俑,于1977年出土于呼和浩特大学路一座北魏中期的墓葬中,其时代约为公元5世纪前期,在马俑腹部绘有一对马镫,这是拓跋鲜卑人所建北魏王朝使用马镫的实物见证。

  马镫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正如英国科技史学家怀特指出的:“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

  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确实,马镫发明以后,使战马更容易驾驭,使人与马连接为一体,使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骑兵们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也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的军事动作。因此,马镫在距今1500多年以前,由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游牧的鲜卑人发明后,便在欧亚大草原上迅速流传,使骑兵的战略地位大大提高,也使世界战争史大为改观。而在此之前,骑兵骑在马背上飞驰射箭时,必须减速或者下马拉弓射箭;交战双方在马背上的格斗中,也不能竭尽全力大幅度摆动,否则会失去平衡而落马。

  马镫的发明,就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之点。马镫包括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由骑者踏脚的部分,即镫环;二是将马镫悬挂在马鞍两侧的镫柄或镫穿。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

  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北燕北燕是鲜卑化的汉人冯跋所创建的王朝,当时在东北地区与高句丽互相争夺地盘,双方都很重视发展骑兵。由于鲜卑与北方草原游牧地区关系更为密切,便率先发明了马镫,从而使其骑兵的战斗力猛增。其后,马镫也被高句丽人掌握和改造,用木芯包铁镫代替了北燕的木芯包铜镫。

  从长沙永宁二年墓到孝民屯154号墓,到朝阳袁台子墓,再到冯素弗墓的出土品,表明公元4世纪初期,鲜卑就可能有了马镫,而马镫的发生、发展经历了从初起的单镫到较为完备的双镫这样一个过程。南北朝以后,马镫的形制逐渐变化,最后形成更便于蹬踏的马镫。这时的马镫,镫柄减短,镫体上部圆弧,踏脚从形成微有弧曲的宽平沿。

  马镫被认为创造和传播现代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有人认为可以与轮子和印刷术相提并论。马镫的使用还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导致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诞生。

  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市。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今北票市)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吉林市郊帽儿山墓地是20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其年代大致相当于西汉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儿山墓地18号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用铜片夹裹木芯,以铆钉缀合加固。这是我国出土年代较早的马镫。

  北燕是慕容鲜卑所创建的王朝,当时在东北地区与高句丽互相争夺地盘,双方都很重视发展骑兵。由于慕容鲜卑与北方草原游牧地区关系更为密切,便率先发明了马镫,从而使其骑兵的战斗力猛增。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发掘了东晋琅琊王氏族墓群,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装双镫的陶马,墓葬年代为东晋永昌元年(322)或稍后。这件陶马的双镫是已知马镫的较早实例。

  1965年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北燕是公元四世纪初迁至辽西的鲜卑统治者在前燕、后燕基础上建立的鲜卑族国家,冯素弗是北燕王冯跋的弟弟。这是一座时代明确的北燕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形状近似三角形,角部浑圆,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

  中国有据可考的马镫,出现在北魏时期,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亚洲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

  胡床

  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从附图中可见,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古文字学家黄现璠考释“床”字,说道:“床,《释名》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广雅》云:“栖,谓之床。”装,载也,栖也,皆为人坐卧之用。故古代供跪坐之物,如同日本今之坐蒲团,曰床,汉代自胡人传人,为垂足之坐;如今之行军椅曰胡床。

  交椅可以折叠,携带和存放十分方便,它们不仅在室内使用外出时还可以携带。宋、元、明乃至清代,皇室贵族或官绅大户外出巡游、狩猎,都带着这种椅子,以便于主人可随时随地坐下来休息。交椅遂成为身份的象征。所以我国有“第一把交椅”代表首领的说法。因胡床携带方便、使用舒适,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流传。替代了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方式,将“跪”改化为了“坐”。同时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用具的较矮特点。成为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合,对于中原的一大贡献。

  胡琴,琴类一种,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从北方传过来的琴,因此而得名。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以东部科尔沁、昭乌达盟一带最为盛行。

  胡琴,又称乡胡、稽(同奚)琴。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发音柔美,音色动听。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唐宋时期的胡琴曾传入朝鲜。朝鲜成伣编《乐学轨范》(有1494年序)载:“……以黜檀花木(刮青皮)或乌竹海竹弓马尾弦,用松脂轧之。按用左手,轧用右手,只奏乡乐”。

  现代胡琴,全长60厘米。琴筒木或竹制,有半圆球形和长筒形两种。前口蒙桐木薄板。琴杆木制,琴头呈弯月状、无饰,两轴置于琴杆上部右侧、与琴筒呈平行,轴顶旋成葫芦形。张两条丝弦或钢丝弦。五度定弦A、e,音域A—a1。远在古代,中原的汉族人民,把居住在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胡,对他们所用的乐器、音乐以及服饰等,也都冠以胡字。

  《后汉书·五行志》中有:“灵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汉刘熙《释名》载:“批把本出于胡中”之句,琵琶以出胡中,而名胡琴。唐初四川射洪大诗人陈子昂,曾以千金买一胡琴,即是琵琶,直至唐宋之时,对琵琶、忽雷等弹弦乐器,还称之为胡琴。

  胡琴是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少数民族所用乐器的统称,近代才作为胡琴类拉弦乐器的专称。胡琴始于唐代。在宋代音乐理论家陈旸于公元1099年所著的《乐书》(卷一二八)中载有:“胡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据书中所示,两弦轴的装置方向与今日二胡相反,不用千斤。

  奚族在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唐末之时,一部分奚人西徙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别称西奚,五代十国时,东、西奚渐与契丹人相融合。据陈旸所考,胡琴当为唐代末年我国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种乐器。它是在古代弹弦乐器弦鼗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的,其演奏方法与轧筝相似,完全是受到唐初汉族轧筝的影响所致,不同之处是胡琴只有两条琴弦,轧时竹片不在弦的上(外)面而处于两弦之间。

  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穿上有裆裤子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的。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在邯郸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此后,中原人才穿裤子。

  到了汉代,汉昭帝时才把有裆的裤叫做“裤”。古裤有二:一为裤;一为恽(裈)。《说文》无袴而有绔,曰:“绔,胫衣也,从系夸声(苦故切)。”恽,《说文》:“恽,重厚也,从心军声(古浑切)恽或从衣。”音义全异。袴绔音义形皆同。

  《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泽”之泽,为此襗字。《说文》又曰:“褰,绔也,从衣寒省声,《春秋传》曰征褰与襦(去虔切)”,所以袴绔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为胫衣则一。袴(裤),《释名》曰:“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急就篇》颜注曰:“袴,谓胫衣也,大者谓之倒顿,小者谓之校口。”裤之两股曰襱。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袴,谓为“今所谓套袴也”,殊误。按裤为胫衣无档,古服上衣下裳,或衣裳相连,长可及肘,最短如襦亦及膝,皆可蔽下,着胫衣已足,无须着有裆之裤。今之着套裤另有裹裤,古之着裤则无,不能混为一谈。有档之裤,或以为恽,一作裈,亦有问题。裈,《释名》曰:“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颜注曰:“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段注说文,裈字,亦曰:“今之满裆裤,古之裈也,自其浑合近身言,曰恽,自其两襱孔穴言,曰惚,方言,无桐之裤,谓之犊。郭云:即犊鼻裈。”皆以裈为合档,与古裤异,今裤同。其实颜以裈为合档,段且裤子谓裈即犊鼻裈,为合档,皆属臆说,难以遽信。(参考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汉书·叙传》:“数年,金华之业绝,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唐杜估《通典》:“然贵子弟荣其观好,至乃襁抱坐受宠位,贝带、脂粉、绮襦,纨袴。”所以,明代张岱在《夜航船·衣裳》一节中明确地说:“纨袴,贵家子弟之服。”絰衣和衣裳,是中原人民的传统服饰,对于北方民族来说,穿裳骑马很不方便,所以他们的裤子比汉族完善得早。

  德国东洋美术馆收藏的一件中国青铜带饰,上雕两个力抵人物就穿着合裆长裤。与此相同的带饰,在陕西长安匈奴墓中也有出土。这是现存文物中年代较早的长裤形象。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之后,汉族人民也开始穿著长裤,不过最初多用于军旅,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早在元代忽必烈时期,蒙古人发明了最初的冰激凌。马可波罗回国时,忽必烈把冰激凌制作工艺当作礼物传给了他,后来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在西方逐渐普及开来,并成为了举世流行的夏季冷饮佳品。

  另外,据蒙古学界相关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蒙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掌握了制作奶粉的技术。

  总之,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因此蒙古人发明冰激凌和奶粉这件事并不感到奇怪。令人遗憾的是古代蒙古人的诸多发明创造和技艺文化遗产由于种种原因没被传承下来,这也许与历史上长时间的战乱和传统的不稳定的游牧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属于蒸馏酒的白酒或出现在元朝,因为与发酵酒不同的是,白酒还需要经过蒸馏的工序,而这是从蒙古人传到中原的技艺,原来的音名叫“阿刺吉”,这在忽必烈的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有明确记载。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而清代檀萃也曾在《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

  但由于元朝统治中原的历史较短,因此,即使在明朝时期,许多人并不习惯喝白酒,直到清朝时期,蒙古人后裔再次侵入中原,白酒才取代米酒和黄酒等发酵酒,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而在唐代及以前,虽然文献中有烧春、烧酒、白酒的记载,但那时的白酒指的是米酒,而所谓烧酒,也只是因为酿酒技艺提升,导致所酿之酒的度数相对较高,才被人们习惯性那样称呼。

  高车本是匈奴人近属,汉代称丁零,汉代称丁零南北朝时,北方的鲜卑、柔然人称它为敕勒,汉人则因为其“俗多乘高轮车”而称之为高车或狄历,南朝人则仍旧称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历、丁零,都是译音之转。他们原分布在今西伯利亚南部的安加拉河和叶尼塞河一带,以后逐渐南迁,到达色楞格河以西至阿尔泰山以东地区。

  南北朝初期,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时代,后来因为经常与北魏作战,受其影响,才慢慢进入阶级社会。公元5世纪时,被北魏打败的数十万敕勒人被迫从漠北迁居大漠以南,开始接受北魏的统治,负担赋税和兵役。由于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他们在酋长胡琛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各族人民联合发动的反抗北魏运动,推倒北魏王朝之后,便逐渐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达斡尔族的木轮车在历史上是从奚人开始制造起的,后来突厥族和契丹族延用并发展了大轮车。

  火炕又简称炕,或称大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满洲人也把它引入了皇宫内。盛京皇宫内多设火炕,而且一室内设几铺,这样既解决了坐卧起居问题,又可以通过如此多的炕面散发热量,保持室内较高的温度。如在东厢的关雎宫,一宫内就有七铺炕面,麟趾、衍庆、永福各宫中也是如此。而且不仅在各宫室内这样,甚至作为值更人员歇息住宿的崇政殿两翊门也铺设有火炕与火地,可见皇宫内铺设火炕之普遍。

  由于中国北方和蒙古等国冬季寒冷而漫长,流行于南方的床无法抵挡冬天的寒冷,满洲人就发明火炕做为取暖设施。

  由火衍生而来的火炕,既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次革命,又繁衍出形形色色的炕文化。在北方各民族的栖息地,火炕始终与他们生死相依,日夜为伴。人们凭借它挨过漫长艰难的苦寒岁月,成为他们身体和精神的依托。

  满族的名称是在明代末年(17世纪)才出现的,先秦古籍中的肃慎人就是满族的先人。

  满族人大多居住在东北,这里冬季漫长,干燥寒冷,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30多度。因此,满族房屋的建筑设计重于取暖。在魏晋时期,满族人“夏则巢居,冬则穴居”。

  为了适应游猎生活,满族人又发明了一种叫“撮落”的房子,“撮落”是满语,汉语的意思是“马架子”,也叫“窝棚”。

  渤海国遗址就发现火坑。金初,满族的居室就记在有火坑,《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覆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古代弹弦乐器,在古代又称“胡琴”、“二弦”,马上弹奏。

  忽雷是一种颈式半梨形音箱的拨弦乐器,可见于唐代的典籍记载。在唐代小忽雷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民间、宫廷均有不少的演奏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遵循着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在近代已经没有小忽雷这种乐器了,当然也就无人再会弹奏这种乐器,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两把忽雷琴,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使人们对盛唐的音乐文化,产生一种遐想。

  毡

  马球起源于居住西亚的阿尔泰语族。据史料记载,唐代盛行“步打球”运动,这种运动与当代的曲棍球运动极为相似。步打球在辽代依然盛行,《辽史》中称为“击鞠”,下端弯曲的击球棍称为“月仗”。随着时间的流逝,此项运动后来在我国其他各民族中基本消失,而在达斡尔族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现在这种曲棍球竞技运动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聚居区。达斡尔传统曲棍球运动,达语称作“贝阔他日克贝”,其中的“贝阔”系指球棍,达斡尔球棍选择根部弯曲、枝干挺直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达语中球被称为“朴列”,其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三种,偶尔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柞树根削磨制成;毛球用畜、兽毛搓制而成;火球主要用于夜间运动,它以桦树上长出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壳硬内空,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点燃后烟火不熄。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多在重大节日、集会或空闲时以氏族(莫昆)、村屯为单位举行,比赛场地大都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无统一规定,场地两端各设一个球门,参加比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即可,以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比赛规则规定不得从左侧抢球和击球,不得用球棍打人或拌人,除守门员外不得用手按球和以脚踩踢球。

  说这话的是一位名叫伊藤武的日本人,他的《亚洲美食之旅》(社科出版社、线装书局2005年8月出版)一书,记载了他的发现和分析。

  饺子起源于蒙古菜系或土耳其菜系,其后普及到了全世界,出现了藏饺、意大利饺、沙俄饺、印度饺(巴基斯坦饺、尼泊尔饺、阿富汗饺)等等,后来才传到了中国。饺子的传播,除了宗教传播之外,基本是依赖于战争。中世纪时,中亚的土耳其、蒙古骑马民族打到了差不多整个中亚大陆。因为这种食品把肉菜用面粉做的皮包在一起煮熟即食,不仅简单而且美味,所以常被军队作为日常口粮。又因为好吃,所以战争打到哪里,哪里也就留下了饺子。土耳其军人和蒙古军人,对饺子的世界性传播功劳不小。

  中国的饺子出现在唐代。这是一个外来文化昌盛的时代,不仅长安市场上有昆仑奴(黑奴)出售,而且外来的饺子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其制作技术究竟是否由玄奘由西天取经时带回来,今已不可考。但是,高昌国的胡人(土耳其、蒙古、伊朗系)较唐朝人先一步把饺子作为美食,则较为可信。

  唐代的饺子呈三角形,名称上也与今不太一样,是把饺子叫做“交子”(取“交合生子”之意),这说明饺子与生育文化有密切关联。至今在阿富汗或者日本,饺子的含义中仍带有强烈的性暗示。比如在阿富汗,男女结合的时候要说的爱情誓言就是:“希望能永远吃到饺子。”

  饺子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阿富汗的饺子要蘸肉汁和酸奶干酪为主的调味汁,尼泊尔的饺子要蘸用香料炒好的西红柿,日本的饺子要蘸日式酱油,中国则是蘸蒜泥醋(西南地区的还要加辣椒)。

  伊藤武将饺子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事情告诉他的妻子伊藤亚琴的时候,他中国贵州彝族出生、原名叫聂亚琴的妻子非常惊奇。她表示说,在中国几乎人人都会认为饺子是中国的特产。言下之意,很多人会不赞同这样的说法。

  饺子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这样的结果,不知道是否会让口口声声“保卫春节”、“保卫春节吃饺子习俗”、“保卫民族文化”的人感到惶惑?

  马鞍

  西方学者这样评论进入欧洲的匈奴人携带的新装备:“马鞍是人与马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关键。匈奴人独特的马鞍引起了罗马人的惊奇。他们的马鞍不像罗马人的那样由裹住马肚子的皮革制成,匈奴人的马鞍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两头高的木制托架。这样不论马怎么跑,骑士们都能稳稳地坐在马背上。相反,罗马人笨拙的骑术使不少骑手经常在战斗中失去平衡,而从马上掉下来,这通常很危险,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除了马鞍,匈奴人还从亚洲带来了一项在当时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欧洲人从未见过的马镫。为了防止腿在长距离的骑马后会疲劳,人们在马鞍上系上了绷带、皮带或者用一种亚麻织成的腿带。这样,脚就有了可踏的地方。

  尽管当时这种马镫还不完善,但它给骑手们一种安全感,同时也能让他们在马上站起来向各个方向转身。由于有了木马鞍和马镫,匈奴骑手们能在骑马的过程中朝每个方向射箭。”

  鞍镫的引进,在欧洲来讲是一件大事,正是它使骑兵取代步兵成为中世纪战争的主力,一旦马镫成为8世纪的法兰克人通用之物,马匹不仅能用于迅速集中力量,并且也能用来作战了。速度可以转化为突击。

  勒勒车

  勒勒车,又称哈尔沁车辘辘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民族使用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通常以草原上常见的桦木制作,双轮轮高4米多。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带运行,载重数百斤乃至千斤,用牛拉、马拉、骆驼拉都行。牧民们拉水、拉牛粪、到场搬家、运送燃料及婚丧嫁娶,运输生活日用品、赶那达慕大会等等多离不开它。首尾串联,一人可驾驭三、五辆,甚至十余辆,故有草原列车之称。解放后逐渐改用轴承胶皮铁轮。过去,勒勒车是牧民必备的家当,现已被拖拉机、汽车所代替。

  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墓地遗址出土有两件弓,可以证明这种弓形在西域曾有流传。新疆尼雅一号墓出土的弓全长135cm,尼雅8号墓出土的弓全长132cm。这两张弓都以木为基本材料,并复合有角、动物筋丝、骨等材料制作而成,弓梢两端的弓弭为骨质品。另外,此种弓的弓弝都比较长,搭箭时箭杆可以贴在弓弝上;弓弝两侧贴有两块骨片或者角片,以防止箭杆擦坏弓弝,此贴片也被后世的蒙古族人称为“羽滑”。这两张弓的弓臂并不宽,宽约3~4cm。两件弓都缠绕几种颜色的绢带作为装饰,但这可能是下葬时对弓的装饰,在使用时并没有这种配饰。

  北魏时期,在中国北方草原崛起的游牧民族柔然人被认为是阿瓦尔人的祖先。公元560年,柔然人被突厥人追击逃亡到欧洲,被称为阿瓦尔人,公元9世纪马扎尔人又征服了阿瓦尔人。随着阿瓦尔人一路西进,其在欧亚大草原上留下了很多墓地,其中出土有大量的骨质弓弭。

  而在北高加索一个公元8世纪的墓中出土有两件几乎完整的弓。这种弓也使用骨片制作弓弭和“羽滑”,整体反曲。第一件弓去弦后测得两弦口之间的长度为125cm,上弦后长度为135cm;第二件弓略短,去弦后测得两弦口之间的长度为112cm,上弦后长度为114cm。柔然人在北魏时期对中原进行骚扰,此种使用骨质弓弭的弓在中原很流行。在突厥人的墓地中也发现了这两种弓,在隋朝、唐初时期,突厥人也对中原进行骚扰,这两种弓在两个朝代同样有大量的应用。

  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组织传递信息制度形成于蒙古帝国时期

  蒙古人经营的驿站系统,在漫长时间内让世人望尘莫及。

  直到1860年,美国人才开始在密苏里与加州之间启动全美第一快递——小马快递。这种快递的骑士是一站一站地接力递送。而蒙古骑士是一路送到底,换马不换人,用一己性命护卫信件安全,直奔目的地。小马快递是每10英里换一个骑士。可惜,小马快递的寿命不长,只支持了18个月,接了616笔生意。而蒙古驿站的服务,至少持续了七个世纪。

  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见闻录》中,曾精确地描述这个让当时西方人赞叹不已的通讯系统。“忽必烈汗的信差上路后,每25英里,就会碰到一个驿站。驿站中至少有400匹备马供信差替换,让他们尽快上路……驿站遍布蒙古大汗辖下的各行省与王国。如果情势紧急,信件必须及时送达,信差一天可奔驰200英里……接近驿站时,他们吹响号角,驿站听到了,会立刻帮他们备好马匹。信差一到,立刻发现两匹新马已经待命,信差下马,不容喘息,又骑上新马,一路扬尘而去……”

  最早的“国际音标”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有音无义,类似音标,元代用来拼写蒙古语,回鹘语,汉语。国家培养专门人才学习该文字。使得八思巴文成为贵族文字。皇帝派遣只懂得八思巴文而不懂蒙古语的汉族官吏,到军营传达情报。这就类似密码,汉族官吏不懂得蒙古语,不了解自己带来的圣旨真正含义为何,而蒙古族将帅却能安全准确地受到情报。八思巴文最初称为“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颁发诏书推行,官方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扩大其使用范围。1368年元朝灭亡后,八思巴文遂逐渐被废弃。现在国内外学术界通用两种名称,一是按创制者命名,称作“八思巴文(字)”;一是按字母形状特征命名,称作“方体字”。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革时从东胡族引进了皮靴。『胡服骑射』是我国鞋文化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改革实践。战国时,各国战争频繁。赵武灵王首先引进北方民族和西域少数民族所著的胡服,战士们穿短衣、著裤、著马靴,作战十分灵活。于是赵国逐步放弃车战,改用骑兵战术,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靴的出现,是中国鞋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它变穿舄穿履而改著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军事生活、政治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从此,皮靴不仅成为我国各朝代的军事用鞋,同时传入民间,演变为生活用鞋。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鞋饰。

  贵由赤,蒙古语。赛跑。明陶宗仪《辍耕录·贵由赤》:“贵由赤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名曰放走,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故监临之官,齐其名数而约之以绳,使无先后参差之争,然后去绳放行。在大都

  ,则自河西务起程;若上都,则自泥河儿起程。越三时,走一百八十里,直抵御前,俯伏呼万岁。先至者赐银一饼,馀者赐段匹有差。”

  这条皇家驿道,与大运河平行,北起京城,南达杭州,全长三千余里。从元代开始沿途设置驿站,明朝时设有54驿,清朝减为47驿。以京城的皇华驿为始点,经通州的潞河驿、张家湾的和合驿,第四站便是河西务,这段行程为125里。这条交通动脉,直到清朝末年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它不仅见证了元明清三代的兴衰,沉积了600余年的人文历史,而且还留下了许多与河西务有关的传闻掌故。

  据史料记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1287)起,为训练贵赤卫长跑技能,每年在这条皇家驿道上举办贵由赤赛跑。这个所谓的贵赤卫,源于蒙语,是宫廷禁卫军组织,由亲军都指挥使指挥,担任首都及皇宫的警卫任务。贵由赤译成汉语就是快行者的意思。这项赛事,既是体能锻炼,又有军事训练的性质。比赛由河西务起跑,到皇城大内结束。按规定必须在寅、卯、辰三个时辰(合六小时)内跑完全程,并于巳时跑到终点。在比赛中取得前三名者有奖,第一名赏银一锭,二名赏绸缎四表里(表为面料,里为衬料),三名赏绸缎三表里。除此之外,凡在时限内跑到终点的一律有鼓励奖,每人发绸缎一表里。

  这种跨越城乡,全程120余里的徒步长跑比赛,比1896年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所设马拉松赛跑早了600余年,距离也长了许多,这是对人的体能和意志的一种极限考验,就是在世界体育史上也堪称是空前绝后的一项特殊赛事。

  元帝在上都期间,除办公、消夏、狩猎外,还要举行盛大的体育竞赛活动,其中举办的长跑比赛堪称世界最早的“马拉松比赛”。

  在内蒙古草原上一种古老的工艺,意思就是把刚剥下的牛羊皮子鞣制

  通常人们也说成“硝皮子”,很早的时候人们用草灰泡水后,把晒干的皮子“烧”熟,这再把皮子阴干后皮子就软了,毛在皮子上也就比较结实了。工厂里批量生产的工艺和这也大同小异。硝皮子又称熟皮子,鼠皮、狗皮、羊皮、狼皮、猫皮、兔皮、黄鼠狼皮、狐狸皮、狗子皮等各种生皮经过硝制后,洁白、柔软、美观富有弹性,保温好,可长期存放,是人们冬季使用的很好皮料。

  满族妇女的鞋称为“旗鞋”,极富特色。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遍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

  清代花盆底鞋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旗鞋的木跟镶装在鞋底,在中间,三寸多高,整个木跟用白细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旗鞋的面料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随着年龄增长,鞋底高底也逐渐降低,一般老年或劳动妇女,多穿稍矮的或平底鞋。

  箭袖起源于北方民族的服饰。北方民族服饰以箭袖居多,且寒冷地区的袖缘大多宽厚。宽厚袖缘容易上翻,便于骑射和劳作,把袖缘放下可以保暖。明代北方地区的出行佣中亦有此表现。因为袖口窄小,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颇为方便,也易于保暖。所以,千百年后,从军服,官服到百姓常服,箭袖广为流传,成为汉服的一种袖制。所以,宽硬袖缘并非满族特有,箭袖和马蹄袖是需要区别开来的。

  箭袖的大致形态从袖根到袖口逐渐收紧。胡服的箭袖通常会有一个宽厚的袖缘,而汉服的箭袖一般没有袖缘或袖缘比较窄。

  满族的马蹄袖是在传统的箭袖基础上发展而来,把箭袖的袖缘改为马蹄状,也是马蹄袖名字的由来。

  盘扣

  盘扣,也称为盘纽,是随着满族服饰而兴起的,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符号。盘花扣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是中国人对服装认识演变的缩影。我国古代用长长的衣带来束缚宽松的衣服,元明以后,渐渐用盘扣来连接衣襟,用布条盘织成各种花样,称为盘花。盘花的题材都选取具有浓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义的图案。盘扣的花式种类丰富,有模仿动植物的菊花盘扣、梅花扣、金鱼扣、盘结成文字的吉字扣、寿字扣、囍字扣等。也有几何图形的,如一字扣、波形扣、三角形扣等。盘花分裂两边,有对称的,有不对称的。盘花扣的作用在中国服饰的演化中逐改变,它不仅仅有连接衣襟的功能,更称为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生动地表现着中国服饰重意蕴、重内涵、重主题的装饰趣味。

  最早有据可查的擦屁股工具是三国时期,叫“厕筹”,用竹片或木头片做的;用纸擦是从元朝开始。15世纪以前,英国王室用新鲜的鲑鱼肉片擦;日本皇族用蝉的翅膀来擦;中世纪末的法国,皇宫里擦屁股用粗麻绳,绳子公用……

  贵族有厕筹(即削光了的竹片),丝绸绢布等等。外国的古罗马人用海绵,海绵包裹在一根棍子上,擦过之后放在水桶里漂洗,可以反复使用。

  然后,中国古人是不用纸擦屁股的,因为一则书籍珍贵,废纸稀少;二则纸作为文房用具有某种神圣寓意,不容玷污——用纸擦屁股的习惯从蒙古人入侵后才开始,草原民族只图好用,不想其他,渐渐地倒给我们带来一大便利。

  至于中国古代的贫民(甚至近代),如厕使用的是各种随手可得的小玩意,如瓦片、碎砖块、野草树叶,甚至有直接擦拭然后洗手的做法。最离奇的是在厕所旁边掘一水坑,坑上平拉一条麻绳,如厕后在麻绳上‘梭’过,然后掬水清洗。

  纸币(钞)

  虽然在金朝和宋朝就出现了纸币,但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是蒙古人统治时期。

  元朝是以行钞为主,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后,曾想仿效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有大臣劝阻道:“铜钱乃华夏阳明政权之用,我们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幽阴之地,不能和华夏阳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便决定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

  马的脖子和前额上有像人的头发一样长长的马鬃。在草原牧区每年都要剪马鬃,当地人俗称叫做“打马鬃”。打马鬃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打马鬃在草原上就像一个热闹节日,在打马鬃那天,全“苏牧”(村)的男女老少带着炒米、奶茶、手把肉和烧酒,早早的来到草原上,马倌和年青的骑手们骑上自己的宝马良驹,拿着套马杆子云集在马群周围,等待着“苏牧长”(生产队长)一声令下,骑手们就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马群。

  马鬃年年都要剪,就像人的头发。那时马鬃和马尾是牧民的一项经济收入,当地供销社都收购马鬃和马尾,可以用来做刷子等工具。草原上的牧民也用它编绳子做袋子,用马鬃编织的绳子和袋子非常结实,因为不怕水,耐腐蚀,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打马鬃的同时也要剪下一缕马尾,马尾巴是做琴弓子的上好材料,但不能多剪,马尾巴是马用来驱赶蚊蝇的。

  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满洲和蒙古渔民进行大规模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据了解,这种渔猎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另外,也因冬季捕鱼易于保存运输,所以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千年不变。

  奶酪的起源,最普遍的说法认为它是由游牧民族发明的。中国蒙古草原,格鲁吉亚等地,具体不详。他们早先将鲜牛奶存放在牛皮背囊中,但往往几天后牛奶就发酵变酸。后来他们发现,变酸的牛奶在凉爽湿润的气候下经过数日,会结成块状,味香而鲜,变成极好吃的奶酪,于是这种保存牛奶的方法得以流传。奶酪也一直是这些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虽然奶酪比较耐储藏,但奶酪其实始终处于发酵过程中,所以时间太长了也会变质。尽管这种变化很慢,但是总有一天奶酪会变得无法食用。现在,奶酪的种类和食用方法越来越丰富。除了制作西式菜肴,奶酪还可以切成小块,配上红酒直接食用,也可加在馒头、面包、饼干、汉堡包里一起吃,或与色拉、面条拌食等。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奶酪的营养价值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许你吃过麦当劳的吉士汉堡、奶酪时光的匹萨(传统口味),这些美食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调味配料就是奶酪。

  “潮尔道”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和声演唱形式,反映了蒙古族对世界万物的基本认知以及非凡的文化创造力,表现了蒙古民族基本情感和精神追求。“潮尔道”独具特色的和声形式,“潮尔”是和声之意,“道”为歌唱,整体意思是“和声演唱”。“潮尔道”的内容,主要是以赞颂为主,歌颂自然宇宙、民族英雄。

  天文学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数学,蒙古族学者明安图在这方面取得了更为突出的成就。他以中国传统的数学,结合西方数学的成果,论证了圆周率的无穷级数表示式第9个公式,成功地解析了9个求圆周率的公式,后人通称为“九术”。还列出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幂级数表达式,并且计算出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为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解析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明安图在数学研究上的这一丰硕成果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清王朝学者称为“明氏新法”、“弧矢不祧之祖”。

  在第二届中国赤峰民间古玩艺术品展示交流地摊上,展示了一件有1000多年历史的辽代植毛骨质牙刷,这件不显眼的物证再次证明了我国是最早发明、使用牙刷的国家,较欧州人早800多年。

  这件宝物为骨质(见图),长21厘米,头部宽1厘米、长3.5厘米。头部有二排共计12个圆孔。因年代久远,孔内可见毛发炭化,全器包浆明显,中间杆部有裂痕,尖部有少许骨皮质腐化。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们都知道: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由匠人毕昇总结历代雕版印刷的经验,制成了胶泥活字,最后实现了排版印刷。这不但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这也是目前公认的史料记载。

  然而,2010年,在北京举行一次契丹文物精品展览会上,有一箱1440个契丹文石活字,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据有关人士初步推测,这批石活字制成时间大约在公元983年至公元1012年之间。紧接着,又有多位国内著名收藏家,先后倾巨资搜购到大量契丹文铜活字、泥活字,以及大量契丹雕版与活字印刷的汉文或契丹文的印刷品,其中包括佛经、科举用书、医书等等。

  杨景贤,名暹,后改名讷,字景贤,一字景言。生卒年不详。然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云与余交五十年,永乐初尚得宠于朱明,可知杨氏乃元末明初戏曲家。

  杨氏本为蒙古人,上辈已移居浙江钱塘,故朱有炖《烟花梦引》言及京都乐妓蒋兰英时云之:钱塘杨讷为作传奇而深许之。《录鬼簿续编》言杨氏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锦阵花营,悠悠乐志。与余交五十年。永乐初,与舜民一般遇宠。后卒于金陵。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蒙古人。据蒲氏族谱序,淄川县志蒲青笠墓志说:淄川蒲氏系出自元代般阳路总管蒲鲁浑及蒲居仁。蒲鲁浑是博罗欢的蒙古同名异译。博罗欢在《元史》有传,系蒙古忙兀惕氏,功臣世家,食邑在山东泰安。忙兀惕氏系是成吉思汗近族,源于孛瑞察尔,即孛儿只斤氏。相传元王朝倾覆之际,只遗一孤儿,易姓更名,养于外家杨氏。至明洪武中始复姓蒲。有蒲璋之墓在蒲松龄故居西南半里许,其墓碑前有石一方,据蒲氏传说,此石以鼓形为志,以纪念其远祖为蒙古族。蒲学奠基人,路大荒先生多方考证,勾辑史料,访查蒲氏后人都有这种说法。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满洲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

  巴玉藻,字蕴华,公元1892年(光绪十八年)生于江苏省镇江市。公元1928年,巴玉藻代表中国到德国参加万国航空展览会。会后又去英、法等国考察,于公元1929年(民国十八年)遭日本间谍暗杀身亡,当时年仅37岁。

  巴玉藻自幼颖聪,13岁考入南京水师学童。17岁时,以品学兼优被选派留学英国、攻读机械工程。1909年,被选派赴英留学,学习制造船炮。次年考入阿姆斯特朗学院学机械工程,继入唯喀斯厂实习。1915年转赴美国留学,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为第2期学生,191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被美国通用飞机厂聘为第一任总工程师。

  公元1915年,由于欧洲爆发战争,巴玉藻从英国转赴美国,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继续深造。巴玉藻刻苦攻读,仅用6个月的时间便拿到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美国有两家飞机厂聘他为设计工程师和总工程师。公元1917年冬,巴玉藻毅然辞去两家飞机厂高级职务与优厚待遇,回国开创自己的飞机制造业。在巴玉藻的要求下,海军部拨款在福建马尾创办了一个小规模飞机制造厂,他被委任主任职务,制造负责飞机和培养飞机制造人才。

  经巴玉藻的刻苦努力,公元1918年8月,制造出我国第一架飞机。

  忽思慧,一译和斯辉,生卒年月不详,蒙古族(一说为元代回回人),约为13、14世纪间人。

  忽思慧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营养学家,在我国食疗史以至医药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赵国公常普兰奚任徽政院使,掌管侍奉皇太后诸事,忽思慧约于是年被选任饮膳太医,入侍元仁宗之母兴圣太后答己。其间,他与常普兰奚在食疗研究方面密切合作,后来他供职中宫,以膳医身分侍奉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所以忽思慧在元廷中主要是以饮膳太医之职侍奉皇太后与皇后。

  旭日干,中国家畜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首次探索出山羊、绵羊和牛精子体外诱导获能的途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为家畜改良和育种开创了新的技术途径。曾任内蒙古大学校长。

  旭日干(1940.8.24-),在蒙古语中是“狂风”的意思,[1]又名满仓,蒙古族家畜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

  水陆两用车

  在以往人们的印象中,建立大辽王朝的契丹人应该是个骑马游牧的民族,粗犷、豪爽,但这种印象并不全面。事实上,契丹人也非常聪明、勤奋,他们在军事生涯及社会生活中,经常会根据需要创造出新的工具。在东征南讨的过程中,辽国由一个草原部落迅速变为滨海王朝。同时,南攻宋朝的过程中,也要经常涉水而战。为此,曾以造车闻名的契丹人根据军事需要,发明了一种大型水陆两用车,专门用于运输军需。契丹车对后世的影响堪称久远,今天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还能看到的勒勒车就是其中的一种。

  此外,辽与宋之间并不全是战争的关系。其实,在两国对峙的一百六十五年中,和平时期有一百二十四年。在和平期间,两国交往频繁,使节络绎于途。许多这个时代的宋朝历史名人都曾有过“使辽”的经历——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苏辙都曾出使辽国,并留下了多首流传后世的使辽诗;科学家沈括则以他特有的严谨和务实著成了图文并茂的《熙宁使虏图钞》,为后世留下了研究辽代社会各方面的珍贵历史资料;苏轼等一些著名文士与辽国使者的交往也成为流传甚广的文学史逸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宋朝文事之盛历史罕见,因而留下了大量的有关辽国的官方和民间的文字记载。

  建立辽国的契丹人以“车马为家”,他们在很早以前就以造车闻名,而且根据军事需要还发明了水陆两用车。契丹车给当时的中原王朝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契丹车对后世的影响堪称久远,今天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还能看到的勒勒车就是其中的一种。契丹人在辽代中期发明水陆两用车。

  笔,它奇貌不扬,材质普通。然而,它却以自身宣告了一个,已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明,“吸水笔和硬笔书法与绘画”的发明人,是世界东方的伟大的中华民族中的辽契丹人。它是人类世界最早利用“虹吸原理”与“毛细作用”,人工制造的硬笔吸水笔,是一切硬笔:钢笔,圆珠笔,圆注笔的祖先。用它书写的书法绘画作品是世界最早的“硬笔书法与绘画”

  它笔头两侧阴刻的双钩文汉字年款“大安五年(1089年)显示了它的制作时间距今已923年。笔杆上阴刻的五个双钩文契丹大字(尚未破译),证明它确是千年前契丹人制造。笔的材质为数百年前已消久的当时契丹所独有的香柏木。笔通长238毫米,笔杆中间直径10毫米。笔分三部分:笔头,长约68毫米,成两头小中间粗的梭状圆椎形,笔尖径约2毫米,平头。笔尖中心空心内塞一蜂窝状物,在笔头最粗处两侧各钻有一小孔,直通芯状物。笔头似由两部分粘接而成,“安”字下方5毫米处,为长约40毫米的装有笔芯的笔尖部分与笔头上端粘接处。此处向上28毫米处为笔头与笔杆粘接处。汉字年款“大安五年(1089年)”分别写在笔头上端左右两侧;笔杆,长约145毫米,长下一般粗,下连笔头,上接笔尾,在通长200毫米处,钻有一个左右贯通的孔,似乎是为系穿挂绳所用;笔尾,长约23毫米,与笔样连处径约11毫米,尾端径约18毫米,为梯形圆柱体。

  野果蜜饯

  说起中国蜜饯果脯最初的源头,不得不说游牧于潢水(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今赤峰市境内的老哈河)一带的契丹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王大方说,中国蜜饯果脯最初的源头是契丹的野果蜜饯,这不能不说草原游牧民族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

  从蒙古帝国早期,成吉思汗驰骋欧亚作战时的干粮就是肉松和奶粉。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的记述,蒙古骑兵曾携带过一种肉松食品。肉松制作简单无需“秀润加工”,蒙古早期便已完善。清朝的前身大金并无肉松传说,而后金清朝被蒙古饮食影响,随之纳为己用。

  原产于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在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胭脂的引进,也在这个时候。

  “博——布、博——布……”,静谧的房间里,北炕上“吊”起的婴孩儿昏昏欲睡,南炕上孩子的奶奶一手举着烟斗,一手轻轻拉动着敖勒根(将摇篮吊在房梁上的皮条),口里还唱着哄孩子的古老歌谣……满族等满洲地区民族都使用摇篮。

  奶粉

  1217年成吉思汗西征穿越克吉尔库姆沙漠,为了解决骑兵的军粮,大将慧元(相当于现在的后勤部长)偶然的机会发明了奶粉和肉松的制作方法。慧元发明的奶粉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他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军粮,也从根本上解放了妇女的乳房。是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喝上牛奶而不用牵着牛。奶粉的发明成就了一代天骄,奠定了现有的中国版图,促进了世界多民族的融合,打通了亚欧大陆通道。

  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

  《成吉思汗法典》(鲍培转写:YeheZasag,西里尔:Ихзасаг),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在当时的大蒙古国具有最高权威性,是蒙古国的根本大法。古本于元末明初的战乱入面已经散失。

  檐帽、比甲

  史载她性节约贤德。曾经将宣徽院废置的羊前腿皮搜集起来缝为地毯,又带宫人把废弓弦加工编织成布疋。有次忽必烈狩猎返来,埋怨太阳刺目,察必皇后将古板的帽子加上前檐以遮阳。她又创制了一种有裳无衽无领无袖,前短后长的上衣,以便骑射穿戴,称为“比甲”。

  鲜卑皇族最早发明了“滑翔机”

  《资治通鉴》记载,北齐王朝(公元550-577)在邺城(今河北省临漳)铜雀台(时名金风台)关押了一群政治囚犯,这群政治犯,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滑翔机、并且成功地飞向蓝天的中国人。

  作者老萌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