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饲料OEM的是与非!
近年来,OEM这个新名词在行业内愈演愈热,成为许多人探讨的焦点。有人对它大力推崇,认为它会成为解决饲料企业富余生产力、满足养殖场成本控制需求的金钥匙;有人对它多加批判,认为它既缺乏通用的行业标准,又没有充足的应用实例,现在就开始大规模使用显得为时过早;也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投身其中,成为了饲料OEM领域吃螃蟹的第一人。
所谓OEM,是指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简称OEM。这一概念和形式进入饲料行业后,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委托方由品牌生产者变成了畜禽养殖场,OEM厂商变成了饲料加工企业,双方合作,由养殖场提出需求,饲料加工企业为其定制饲料,双方并不执着于所产饲料的品牌商标,而是直接将其用于畜禽饲养。
这一全新的生产模式在饲料行业诞生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但得到的讨论是出乎意料的广泛和热烈。目前,有部分代表性的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已经初涉OEM领域,但OEM的真实效果和应用前景究竟如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OEM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生产),亦称为定牌生产或授权贴牌生产。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简称OEM。国内习惯称为协作生产、三来加工,俗称加工贸易。
在整个过程中,承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被称为OEM产品。可见,定点生产属于加工贸易中的“代工生产”方式。OEM生产模式频繁地出现在饲料行业内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建立有OEM性质的行业协会。它最早流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耐克公司的产品基本采用OEM方式外包生产,公司只承担核心的研究、设计和行销,是企业成功应用OEM的代表。在国内家电行业,OEM也较为流行,例如TCL在苏州三星定牌生产洗衣机,长虹在宁波迪声定牌生产洗衣机等。制造业、信息产业等行业对OEM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OEM已经成为了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能够在制造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OEM方式灵活、高效的经营特点。这一特点在技术更新迭代十分迅速的电子信息时代尤其具备优势。总体而言,OEM具备如下独特优势。
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企业自行生产时,规模由自己控制,相对受限,成本固定。而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当生产规模扩大时,单位成本就会下降。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将自身生产需求通过OEM外包给专业负责生产的OEM厂商,而厂商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成本也随之降低。
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金。企业为了在同行竞争中占据先机,需要不断加大对新产品研究开发的资金和时间投入,这就使得它们在生产上的力量受到限制。若将核心部分之外的程序外包给其他企业以OEM的方式生产,既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又可以节省更多精力用于关键的研发环节,同时还能缩减成本、实现轻资产运营,这使得企业追赶市场速度、快速调整生产规模成为可能,给予企业一个灵活弹性的生产机制。
加快本土化,节约营销投资。这一点对于业务范围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集团尤为有利。当企业试图进入他国市场时,由于各国文化背景、商业习惯的差别,使得企业建立快速有效的营销渠道十分困难。若借助当地的OEM厂商完成加工生产和销售,将会大大减少企业间运转的摩擦,并节省企业在销售网络铺设上的资金投入。
在具备上述独特优势的同时,OEM也有不可忽视的弊端。停留在为他人代工生产的水平上的业务,只能给厂商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且这一利益建立在廉价的人工成本、迅速扩张的生产规模、过于单一的生产技能之上,OEM的快速普及正在给委托方和厂商带来如下隐患。
规模扩张过快,企业基础薄弱。为了规模经济效应,大部分企业会在可控范围内扩大生产规模,以便追求更低廉的生产成本。更大的生产规模虽然能改善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但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产业链中的地位,而且还会造成企业对市场环节的进一步依赖,地位可能会更加被动。加工出口型企业考虑在原行业内发展时,对扩大生产规模问题不能做简单处理,在考虑生产规模扩张的方式上,尤其需要谨慎,否则,不仅不能提升竞争力,还会加大企业转型或退出成本。
人力成本上升,企业后力不济。劳动力价格优势对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不具可持续性,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日趋减弱。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很多企业已经受到利润率下降的困扰;其次,由于源于劳动力价格的成本优势,是中国加工出口型企业相对国家同类生产企业的优势,而不是中国某个具体企业的独特优势,所以,在国内竞争者范围内,这种整体性优势不构成具体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于人工成本优势之上的OEM模式,其后续潜力也值得担忧。
对市场依存度和单一程度过高。尤其对于加工出口型企业而言,有些企业绝大部分的产品都依赖于出口,对市场却缺乏足够的了解,产品销售也并非是由自身完成,而是普遍采用出口代理的形式,由代理商通过其销售网络售出,这就使得企业本身对目标市场可客户群体非常陌生,了解极其有限,不能把握市场的终极需求,对于如何建立高效的销售网络、灵活运用不同的销售方式等能力也长期荒废。OEM为企业带来了好处,但同时也造成企业市场功能的残缺,它将成为企业下一步谋求更大自主发展的沉重“债务”。
从诞生到现在,OEM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早在1998年,OEM生产贸易额度就已经达到令人瞩目的3500亿欧元,占据了欧洲工业产值的14%以上。在亚洲,OEM为日本、印度等地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帮助上世纪的“亚洲四小龙”实现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印度正是通过OEM的方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家,IBM、HP等企业也正是通过OEM的方式实现轻资产运营,用少量的员工实现了庞大的销售额。总体而言,OEM使得企业能够更多地专注于核心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既推动了企业自身技术的发展,加强了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又使客户从全面的解决方案中得到了更全面及时周到的服务。而负责代工生产的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壮大,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中国,OEM的大范围使用给国内企业带来了许多收益。过去的数十年间,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规模生产优势较为凸显,加工贸易在这一优势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帮助无数企业获取大批订单,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的份额始终占据50%以上,成为贸易顺差中极为重要的一支力量。但是,它的高速发展和大范围普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人工成本逐渐上升的时期,OEM的发展前景开始具备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对自有品牌的重视和对技术创新的追求也驱使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OEM之外的任务上,试图从为他人做嫁衣的代加工商转型升级,打造属于自己的商标。
鉴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客观环境限制,未来一段时间内,OEM生产模式并不会突然消失,依照经济形势的发展规律,它应当会逐渐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为当地的企业发展提供机会。而就在中国的家电制造业、信息产业等试图逐渐摆脱OEM厂商定义,更多地追求原创性、技术性的时候,中国的饲料行业却开始拥抱OEM。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深度好文!饲料OEM的是与非!
近年来,OEM这个新名词在行业内愈演愈热,成为许多人探讨的焦点
-
饲料ODM——无抗时代行业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随着中国畜牧饲料行业全面迈入无抗新时代,面对“饲料禁抗”后的各种冲击和挑战,我们该如何科学高效地实现精准制造,从而加速行业…
- 饲料的定制化、客制化之路——饲料行业未来的5-10年
- 全国生猪产业市场饲料总产量22788万吨
- 今年青储饲料多少钱一吨青储饲料多少钱一斤
- 青贮饲料收贮顺利 备足牛羊过冬“口粮”
- 农民将没成熟的玉米杆砍下来做青储饲料喂牛300元钱1吨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