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基地来了位“科学家”
马铃薯基地来了位“科学家”
春锄破土,播种希望。眼下,正是乌蒙山区马铃薯播种的时节。春风里,红土地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平整土地、播种、施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不少村民在连片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忙碌着。27岁的拖麻村村民杨富兴弯着腰,顺着笔直的沟垄播种。他说:“我们要干到下午6点,大家都希望多种点。”
作为当地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鲁甸县成立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从省内外科研院所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及杂交品系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应本地推广的马铃薯新品种,并通过流转土地,集中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
50岁的刘飞戴着白色鸭舌帽和眼镜,不拿锄头也不搬运肥料,在忙碌的村民们中间,显得“与众不同”。他穿梭于田埂之间,面带微笑地与村民交流,还不时蹲下身子仔细观察播种细节。
经过一番观察,刘飞把在附近劳作的10多个村民召集到一起,他耐心地说:“请大家注意种薯种密点,播种密度加大,这样可以控制薯块的大小。同时还要把垄起高点,把沟挖深点,这样才有利于种薯出苗。”
原来,刘飞是水磨镇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农业推广研究员,也是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顾问。今年以来,水磨镇已派出10多名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耕备耕,刘飞是他们的带头人。
作为研究员,刘飞与马铃薯打交道已有20多年。他指着眼前的土地说,这片地往年种的品种是“云薯505”,今年种“云薯108”。这是新品种,有3个显著优点,抗病性好,亩产量高,品质较好,所以市场好。
30岁的水磨镇滴水村村民张兴彩正忙着施肥,她头戴白色绣花帽子,身着红褐色围裙,卷起袖子,左手抱住簸箕,右手抓起一把肥料,轻轻放进沟垄里。
“农业技术指导人员教得很仔细,怎么放种、施肥、挖沟这些,我们都听得懂,遇到不会的随时可以问。”张兴彩说,这些天,她和60岁的村民张碧翠一组,两人合作每天可以播种1亩多马铃薯。
“他们都叫我‘科学家’,遇到难题都会来找我。”刘飞说,这是群众对他工作的一种认可。
“马铃薯种植的技术指导贯穿春耕全过程。”水磨镇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陈兴龙说,播种前要指导群众平整土地,播种时涉及种薯栽培技术指导、种植行距、颗距、农家肥和复合肥使用比例,后期还要宣传病虫害防治知识。
刘飞说:“我们监测发现,如今水磨镇马铃薯的亩产量显著提升,达2.3吨左右。”
往年这个时节,杨富兴已外出务工,今年他刚种完家里的3亩地,就和母亲一起到马铃薯基地干活。他说:“相比以往,如今有了农业技术指导,种薯和化肥都是汽车运到田地里,播种效率更高,我们每天还有百来元收入。”
春光正好,乌蒙大地孕育着希望的种子。据新华社
历届欧洲足球先生 http://www.xinzhiliao.com/sj/xiaji/6040.html- 标签:陈良全的地球通行证是真的吗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马铃薯基地来了位“科学家”
马铃薯基地来了位“科学家” 春锄破土,播种希望。眼下,正是乌蒙山区马铃薯播种的时节…
-
村民遭重伤 爱心扶危渡难关
村民遭重伤 爱心扶危渡难关 本报讯(刘盛 特约通讯员 尚永高)“没有大家的帮助,我真的不…
- 载起“乡愁”特色公路变身景观走廊
- 我省部署落实农村户厕摸排整改“回头看”
- 我省部署落实农村户厕摸排整改“回头看”
- 早财经丨广州新增38例阳性感染者;巴基斯坦新任总理:将大力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
- 时隔263天,游戏版号恢复发放!游戏公司董事长在朋友圈“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