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饲料

未来五年,我们向往什么样的城市?

每经评论员 吴林静

早晨6点,长春市社保服务中心大门外,市民排起长队,只为取号缴纳社保。要知道,那是滴水成冰的东北,近期的气温跌破了零下20℃。

新华社、央视新闻都报道了这一幕:一边是社保部门全员加班,很辛苦、不容易,一边是群众忍冻排队,办事难,也不容易。说到底,可能是力气没用对地方,导致了这一个案——群众没有获得感,也看不见相关部门的努力。

早在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去年考察上海时进一步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赋予上海建设“人民城市”使命,其风向标的意义在哪里?这里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超大城市,有400多万辆民用汽车,地铁运营里程超700公里,全年举办展会超1000场。城市已经光鲜亮丽,下一步需要思考:这些发展成就能否让上海2400多万常住人口、270多万市场主体同频共振、感同身受?

“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这句话成为理解何为“人民城市”的关键。

仔细想想,建设“人民城市”仅仅是上海的使命吗?论实际服务人口,成都也超过了2000万;论市场主体数量,西安也达到了230万户;论汽车保有量,重庆同样超过了400万辆;论地铁运营里程的远景规划,深圳、广州都瞄准了“1000公里俱乐部”……这些都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处于“第一梯队”的地方,也是人和企业争相涌入的大都市。

城市既是一个集体,也由无数个体组成。城市要干“大事”,诸如新区规划、产业升级、修新基建、招商引资;城市也要干“小事”,比如那些让企业和市民能够切身感受到真心以待、与人为善的“最后一米”的细节工程。最关键的一点,城市还要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干,因为这些“小事”事关城市的长远发展。

近段时间,各大城市密集编制“十四五”地方规划。衡量规划好不好,传统的标尺是符不符合国家战略,符不符合时代大势,符不符合发展规律。然而,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标尺——能不能实实在在地惠及人民群众的点滴生活。

大大小小的城市,惠民、惠企政策数量不少。但若去问问企业和市民,他们对一些政策的感受或许并不是那么强烈。这实际上给地方“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从城市发展的趋势,还是市民和企业的诉求来看,各地编制“十四五”规划,应进一步转向人民视角,充分将城市发展所处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科学地转化为可感受、可体验,普遍受益、普遍认同的发展成果,让市民得实惠、让企业得发展。这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应有之义,也应该是着力点和落脚点。

未来五年,企业和市民对什么样的城市心向往之?答案是,我为你的发展添砖加瓦,你的荣耀也应该与我有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