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饲料

宁波拿什么和杭州唱“双城记”?

黄名扬

未来五年,国家明确将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制造强国。

无论是“长三角”的苏州、无锡、宁波,还是“大湾区”的广州、东莞、佛山,全国以“制造”闻名的明星城市,谁能抓住新一轮机遇更上一层楼,引人期待。

日前,宁波发布“十四五”规划建议,冲顶“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被明确写入其中。

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形成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品牌和标准,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城和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等。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工信部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公布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宁波就以39家的数量,位列全国城市首位。

不单是2019年,城叔往前翻了翻,在这一指标上宁波已非首次夺冠。如今作为未来五年目标再次写入规划,宁波这是唱的哪一出?

亮招牌

制造业单项冠军,泛指在细分领域绝对领先却鲜为人知的企业,被喻为制造体系的“螺丝钉”“扫地僧”。

从2017年公布首批名单以来到2019年底,工信部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已公布了4批,共计25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当中宁波是最大的赢家。

有数据显示,宁波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了占全国7.69%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获此成绩并非偶然。制造业一直是宁波的“家底”,有统计显示,宁波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1.3%,是中国南方唯一的第二产业占比超过第三产业的副省级城市。

但需要指出的是,和大众消费、娱乐游戏、商业互联网等相比,制造业没有一夜暴富的传说,相对而言也不太通俗,车床、轴承……这些产品并不直接面对普通消费者,在传播上需要“翻译”。

也因此,在外界的印象中,宁波似乎没有在所谓“城市品牌”上下过什么功夫。和杭州的日益“高光”相比,宁波的存在感显得相对偏弱。

甚至一度有人认为,宁波过于遵循制造业全球化的发展逻辑,杭州借助新经济异军突起后已经没必要同宁波相提并论。

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宁波的制造业禀赋,正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

2018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5.5亿元,晋升杭州外浙江省内第二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城市。这当中,制造业功不可没:当年宁波工业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位居浙江首位。

“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已经成为宁波新的城市品牌规划。

今年7月,宁波召开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会。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强调,要政企同心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根据《宁波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计划(2020-2025)》,力争通过5年时间,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0家,形成若干条细分领域的标志性产业链,单项冠军企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40%。

找差距

想要进一步擦亮“制造业”的招牌,宁波仍面临许多挑战。

全国范围看,实力在宁波之上的制造强市并不少。2019年,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苏州、重庆、广州、东莞、泉州、宁波、无锡和武汉。其中,宁波以5164.6亿元的成绩,仅位列第8。

前不久,中国信息通信院发布的全国“工业百强区”名单中,入围总数最多的江苏(24个),前十强占据了3席,分别来自无锡、常州、南京三市。

以21席的入围总数排名第二的广东,则包揽了十强名单的前六位;其中3区来自深圳、2区出自佛山、1区属于广州。包括宁波市辖区在内,浙江无一区上榜。

刀刃向内,有观点指出,从总量上看,宁波尚未有产值过千亿元的制造业企业,也缺乏航母级企业作为产业支柱,尚难以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尽管2019年宁波GDP已排名全国第12位,但外界对于宁波代表性产业、创新实力,“感知仍然比较模糊”。

事实上,不只是宁波,伴随着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批制造业城市,也都走到了“再出发”的关键时刻。

“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转型升级其中一条重要的技术就要依靠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智能化制造实现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谭建荣曾这样建议。

在关于“十四五”,宁波的不少谋划与此暗合。根据《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接下来,宁波将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具体而言,即“发展集成电路、光学电子、智能终端等数字经济制造业核心产业,提升人机交互、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生物识别等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新应用场景和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做大做强”。

“双城记”

作为省内“双子星”,杭州处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创新前沿地带;宁波则侧重于智能制造、智能经济。

有专家甚至提出这么个观点:杭州的优势在“数字的产业化”,宁波则是“产业的数字化”,发展上的差异互为补充。

早在2017年,杭州市党政代表团到宁波考察时,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就表示,“要认真学习借鉴杭州发展信息经济、推进创新驱动、壮大现代服务业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而在今年6月,杭州市党政代表团再度赴宁波考察学习,郑栅洁强调“携手下好‘合作棋’”的第二条,就是“携手增强产业实力,联手打造一批完整、强大、有韧性的产业链,整体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反过来,正如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所说,“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根基,是一座城市确保继续走在前列的底气,制造业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在“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今天,积极发力先进制造业的杭州,也需要宁波的经验。

此前,杭州已召开了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提出到2025年,杭州全市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5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00亿元,年均增速10%;全市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3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40家等目标。

“我们要学习宁波‘心无旁骛做制造业’的格局和定力”,就在今年6月,两座城市还签署了“深化数字经济全面合作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综合交通合作协议”。

从更大维度上看,杭州和宁波的“双城记”,实际上也是浙江在省级层面的长远布局——

2018年,“长三角”地区工业增加值总量已达7.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5。身处其中,浙江也是制造业大省。

以最新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0年)》为例,“工业百强县”名单中,浙江入围19席,总数仅次于隔壁江苏。

浙江“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要“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大力培育国家中心城市。”这也意味未来五年,浙江将更加突出杭州、宁波双城联动,协同发展。

齿轮凹凸有致,才能互相咬合,杭州、宁波怎么唱好“双城记”,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决定着浙江的未来如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