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开放利好持续释放 成都商业节点优势再进阶
赵桥
11月15日,谈判八年的RCEP正式签约。
据商务部解读,在RCEP框架下,10国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将超过90%,而服务贸易和投资总体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10+1”自贸协定。其中,中方服务贸易开放承诺达到了已有自贸协定的最高水平,承诺服务部门新增了研发、管理咨询、制造业相关服务、空运等22个部门,并提高了金融、法律、建筑、海运等37个部门的承诺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指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潜力还在加速释放,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正在加紧进行消费升级,对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各类服务需求巨大。
对于城市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窗口。
几乎同一时间,成都对外公布了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规划内容,并发布了包括TOD开发、联合创新、动漫游戏、医疗康养等领域的9个项目提案,服贸合作方向十分突出。当天,中日两国企业还达成日本三菱重工中日数字低碳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动漫研究员、成都(日本)动漫创意产业中心等28个中日合作项目。
事实上,服务贸易开放的利好已在成都加速释放。除合作示范区外,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而在今年8月,成都又进一步获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在传统消费大市成都,服务贸易的加速发展,正在抬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水位线”。
“示范区”亮相 对日合作步入“深水区”
今年4月,成都作为唯一内陆城市,与上海、大连、青岛、苏州、天津一同获批建设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内容,成都将聚焦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在外界看来,这意味着,“服务业”将成为成都与日本展开下一步合作的“关键词”。
这并非成都首次在对日服务业合作领域迎来利好。去年于成都举行的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亦破土而出。
服务业为何能够成为成都对日合作的关键?
一个原因是,服贸大量细分领域能在此找到合作空间。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定下了八大重点合作领域——在健康及社会服务、环保生态服务、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运输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城市建设等方面,成都将通过放宽日资产限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供优质营商环境等措施,推进合作开展。
在住友商社株式会社东亚区总代表、中国区董事长御子神大介看来,在环保生态、文化、城市建设等方面,成都大量人才、项目资源是服贸合作的先决条件。比如媒体和数字文化方面,“成都每年能培育出数万名动漫人才,为日本企业寻求媒体数字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他指出。
市场早已做出反馈。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成都代表处首席代表田中一诚注意到,近两年,日本企业对前往成都合作的咨询热情只增不减,金融、游戏等恰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但他也指出,由于服贸合作的性质,最缺的不是日企的意向,而是本地合作伙伴的参与。不少提案没有最终落地,阻碍来自合作信息的不畅通。
面对服贸合作的“深水区”,两大园区的落地,让成都能够在新模式上展开探索。眼下,一种科技赋能、优势整合的合作思路已然浮出水面。
“中国擅长的数字情报技术、尖端技术为文化产业增添新的价值,将是文化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作为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规划编制方之一,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川岛一郎认为,基于成都本地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更多来自两地的企业将找到合作契合点。
基于此,示范区规划了1+3+N的产业全景图,即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核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专业服务3大支柱产业,以及观光、健康医疗、教育、体育、物流、城市建设延伸产业。
融入“双循环” 服贸“朋友圈”加速扩围
对日合作只是成都服贸开放的一个侧面。
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服务进出口总额900.06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服务出口同比增长37.8%,新兴服务出口同比增长36.7%。而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该数值仍然实现了同口径19.9%的增长,总额达到354.1亿元,其中新兴服务进出口额亦同比增长27.5%至187.2亿元。
逆势增长从何而来?在11月初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可见一斑——在不到一周时间内,成都迎来数家外资企业的新项目,包括英国医药企业阿斯利康、日本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美国餐饮服务企业爱玛客、以及英国专业服务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等均在成都找到合作机遇。
中国总部设在上海的阿斯利康首次将合作触角伸向更广的范围,在包括成都在内的五座城市设立了5个区域总部。其与不少沿海城市落户的外企动向一致——此前,不少位于长三角的外资企业纷纷到成都寻找投资机会,这一格局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黄先海形容为“长江经济带所代表的中国经济发展主轴崛起”。
而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过程中,成都愈加成为外企扩大服务贸易的“首选地”。阿斯利康此次选择在成都打造“中西医结合现代化创新中心”和“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而根据其此前在无锡开展的合作经验,带动当地医药企业共同发展的“孵化器”模式也有望在成都落地。
在服务业企业新一轮布局中,城市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合作平台”。能否汇集更多资源、实现规模效应,也成为其考察城市合作的重要指标。
希望在成都打造“超级连接平台”的欧力士集团亦是如此。其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指出,“中国提出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我认为内循环的主要区域不是在沿海、是在内地,而成都腹地广阔,可以辐射3亿人,这是我们战略考虑的主要因素。”
全球公认“最权威世界城市排名”GaWC《世界城市名册》,通过每年排名反复向外界传递一种声音:对于服务业而言,城市节点作用可能比经济体量更为重要。由此可见,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国内循环的回旋空间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的地位,将再度提升成都对服务业企业展开合作的吸引力。
借力“生态圈” 商业枢纽优势再升级
在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服贸企业的一致行动,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一种普遍理解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包含链接全球、贯通世界的“国际”之意,又氤氲市井烟火、时尚前沿的“消费”之味,更蕴含流量枢纽、要素汇聚的“中心”之义,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换句话说,“全球消费体系的重要节点和区域消费市场的支点”,正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必备特质。
眼下,各城市均在挖掘消费新增长点,为下一步发展寻找发展空间。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后备军,更需要加速资源流通,及早打通断点、堵点,为消费打造更好的体制机制环境。对贸易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服务贸易,也被认为是推进体制机制优化的重点内容。
今年8月,成都获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这是继成都2016年入围首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后,服务贸易探索的再次升级。根据商务部印发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成都将在“数字人民币”、第五航权航线等7项具体措施展开率先试点。
据成都市商务局介绍,成都将进一步推进服务贸易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体制机制创新,有力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贡献。同时,力争更多的“成都经验”进入下一批复制推广清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现代商贸产业生态圈的建设过程中,不少围绕服务贸易的创新探索亦在加速推进。
一个例子是,在双流航空经济区,成都正在探索适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开放路径,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服务贸易制度创新高地。
当前,全球正处于从消费2.0时代向消费3.0、4.0时代迭代演进的关键阶段,国际消费将进一步引领城市转型。多重利好加速释放下,成都商业节点优势的加速提升,正在推动其实现全国消费版图再定位。
- 标签:水莱丽吧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有了数字人民币,支付宝还能用吗 ?相关人士回应;15连板大妖股遭停牌核查!沾酒就火,交易所紧急出手!
赵庆 1丨机构:猪价将持续探底,消费旺季将出现季节性反弹 对于猪价后期走势,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75岁“燕郊首富”被立案调查!身家40亿,却因21万蝇头小利栽了跟头
曾剑 宋思艰 孙志成 近日,曾有着“燕郊首富”之称的李福成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 6月11日下…
- 厦门第二轮集中供地前发生了什么?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上涨165.7%
- 公告的没有,悄悄地套现29亿巨款!4300亿医药巨头股东违背承诺,14万股民很生气
- 湖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秦军被查,曾任武汉市副市长、襄阳市市长
- BOSS直聘上市暴涨95%,北大毕业创始人身家200亿!总市值已超前程无忧+猎聘,“风投女王”又押对了?
- 立案侦查!广州一对夫妇隐瞒中高风险地区行程,确诊感染新冠,活动轨迹涉及多个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