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文化需要创造性继承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运用,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面临香火中断的危机,耧犁水车镰刀锄、石磨碾盘杈耙锹等一大批曾经发挥巨大作用的农具,以及制造、使用这些农具的技艺,正被新科技全面代替,且正在散落消逝;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一整套按四时节令行事的传统农事操作规范几近失传。“顺天时、量地利、应人心”的农业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被现代高科技颠覆(如反季蔬菜等)。传统农耕文化已经到了需要抢救性发掘、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危急关头。
宋代思想家张载的“四为”说,被历代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绝句、思想的坐标。其中,“为往圣继绝学”说的是继承发扬过往圣人所创造的面临失传的学问。在“为往圣继绝学”中,不光要继“道”之绝学,也要继“器”之绝学。只有“道”“器”并举,才能使文明薪火相传,不致中断。研究表明,眼下我们可以看到名字的古代农业著作有600多部,可以读到原著的达300多部。这是一笔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可比拟的宝贵财富。在文化传承仅限于世代实践传习和文图记载的时代,“为往圣继绝学”只能如此。今天,不论是财富积累还是科技手段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往圣继绝学”的方式方法、能力路径都应超越前人。
应以实物继之。县乡两级应建立博物馆,把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关的特色农具及生活器具集中存放、收藏、展示。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地都有适应本地生产生活的特色传统器物,将之搜集整理集中,让子孙后代可以直观睹物,不需像无数后人极尽想象诸葛亮如何创制木牛流马、宋代人如何设计1800多个零件的织机那样揣摩猜度,其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可以最直观地显现。美国3亿多人口,仅有200多年历史,但却建有3万多座博物馆。中国13亿多人口,五千多年文明史,却只有5000多座博物馆,即使县乡两级都建一个博物馆也仅不足4万座,这与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相称,与13亿多人口的大国也极不相称。因此,不仅应推行官建,还应鼓励、提倡、支持有条件的富村及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围绕农耕文化兴建博物馆,以多种渠道和方式抢救即将湮灭的历史遗存。
应以传习继之。我国已经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非遗项目计有5大类134项,但多涉及少数民族,且零散、细碎、孤立,缺乏综合性、整体性、逻辑性的思维。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应突破民族、区域、行业、时空等界限,发掘对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普遍产生影响、覆盖全域,对社会广泛适用的非遗并予以整体性保护。涵盖耕地农业、草原农业和捕捞农业三大领域的中华农业文明,应是首选对象。将其整体打包,纳入非遗保护,在县乡选择一定数量的传承人,对传统农具的制作、传统农技的掌握以及诸多农耕文化要件予以传习,应是非遗保护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传承人就是守护神,唯其守护,才能活化;唯其传承,才能生生不息。今天,熟悉传统农耕文化的都在60岁以上,他们一旦作古,将再无可续。
应以图文继之。几百部古代农业著作是古人以图文形式留给我们的农耕文化遗产。今天应采取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把传统农具的制作、传统农技的操作等博大精深的农耕非遗文化制成现代版的《农政全书》、现代版的《齐民要术》、现代版的《天工开物》等,让音像图文并茂,立体动感生辉,工艺流程、精湛技法、绝妙演示,令人一睹即明。
应以申遗继之。人类历史上不少地方都曾燃起过古代文明的火炬,但都相继熄灭,唯有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这一世界史上的独特现象生成的关键在于物质基础。多元交汇、精耕细作的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世界最高水平,一系列发明创造不仅领先于世界,而且对东亚和西欧农业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中国已有39项非遗进入世界名录,作为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深、历史久远、一脉相承、不曾中断的中华农耕文化理应申报世界非遗。这是保护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也是对世界的奉献,对历史的负责,对子孙的交待。
如果没有强大的政策支持、没有浓厚的社会氛围、没有一支耐得住寂寞的人才队伍,“为往圣继绝学”决非易事。所以,设计强力制度、造浓社会、着力培养专才应是当务之急。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
-
传统农耕文化需要创造性继承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运用,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面临香火中断的危机,耧犁水车…
-
芜湖老人收藏农耕农具几百件 自掏腰包办农耕文化馆
原标题:芜湖老人收藏农耕农具几百件 自掏腰包办农耕文化馆“乡愁不是一个人的乡愁,它代表的是一代人的乡愁…
- 海哈金喜要常住老家给李夏购买大量生活用品和李亚鹏暂时分开
- 人文大村 365件老物件件件有传统农耕“味道”
- 2012-2016年中国锄头行业市场分析与调查报告
- 国学手抄报内容:中国文化中著名的“四大”
- 2023-2025年中国农用锄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