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操作这些新农具的生力军正是新一代年轻大学生

  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免耕播种机、智慧农业物联网……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各式各样的新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式武器”。操作这些新农具的生力军正是新一代年轻大学生。

  曾经,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是很多农村大学生的梦想。如今,看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转变的机会,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走进田间地头,把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让“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课题有了新答案。

  大学生“新农人”,依靠科技智慧和科学知识逐梦乡村,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活力,给乡村振兴带来新希望。

  春风吹过黑土地。走进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一场农机培训会在田间地头热闹开场。“驾驶轮式拖拉机转弯时一定要减速、鸣号、靠右行。”梁日鹏站在人群中间,讲解拖拉机的操作规范,一旁是各式新农机:免耕播种机、秸秆打包机、植保无人机…

  29岁的梁日鹏,是沈阳农业大学2016届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毕业生,上学期间他曾走访、调研全国近100个农业合作社。带着这些经验,毕业后他来到法库县创办了万盈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成为当地3万亩地的“贴心农管家”。

  “这几年,我们将农田管理接入了物联网系统,一台手机就能管数万亩地。”梁日鹏说,他参与开发的“万盈管理系统”,利用GPS对农户的承包地进行查田勘界、实地测绘。每一块托管的土地都有一个二维码,客户可随时用微信扫描了解服务的进程及详情。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赋能农业生产。如今,在一批“新农人”的操控下,手机远程管理农田,种地尽显科技范儿。

  “以前种地靠人拉肩扛,种十来亩地就累死累活的。用手机种地,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我们老一辈种地人根本操作不来,以后种地就得靠有文化的年轻人。”站在麦田旁,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45岁的农民刘迎举感叹道。

  这是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拍摄的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023年2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在有“中原粮仓”美誉的驻马店市西平县,1.2万亩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由河南水投柏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流转、投资和运营。毕业于郑州大学的“80后”刘亚辉,带着两名“90后”大学生台晓林、王仲琦,还有一名“00后”大学生王英凡,“耕种”着这超万亩良田。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王仲琦通过指挥调度平台远程了解小麦生长情况(2023年2月28日摄)。

  一条条笔直的麦垄,暗含新科技。“每条麦垄之所以笔直如线,是因为使用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提前规划好线路,全程自动化播种。”王仲琦说。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台晓林(左)、王仲琦和王英凡(右)一起查看苗情并做记录(2023年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如今,这超万亩良田里,物联网控制着250多个自动化喷灌设备和墒情、虫情等智能终端,浇地、施肥手机一键启动,时常引来周边农民的参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说,农业现代化关键是种地人的现代化。由大学生变身的“新农人”,年轻有活力,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技术快,正让农业生产从“靠人力”向“靠算力”转变,从“体力活”向“技术活”转变,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新生力量。

  4年多前,听说齐叶叶要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乡务农,她的丈夫很是不解。齐叶叶给出了她的理由:离家近一点,现在农村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齐昆在驾驶农用拖拉机(2023年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今年32岁的齐叶叶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物流专业,曾在沿海地区工作多年,担任一家物流公司区域副总经理,2018年选择返乡务农。

  如今,齐叶叶和同是大学毕业的弟弟齐昆,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耕种着800多亩农田,并为周边3万多亩农田提供托管服务。

  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的农田,齐叶叶(左)与齐昆调试植保无人机(2023年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2019年以来,齐昆花费15万元陆续购入3台植保无人机,自学成为操作植保无人机的行家里手。2021年,齐昆获得第四届中国农机手大赛植保分赛陕西赛区冠军。当年,他和姐姐同时获得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证书。

  “现在国家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很大。今年2月,我受邀参加陕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一个项目培训班,前往浙江大学学习了15天,收获很大。我觉得把农业当成一份事业,一定能干出一番成绩。”齐昆说。

  在农村务农的齐昆常常“灰头土脸”,晒得黝黑,但几年坚持下来,他已经习惯了和泥土打交道的生活。

  郭佳明的家乡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盐碱地居多,是水稻的主产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偏少。2016年,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的郭佳明选择回乡创业。但刚开始支持者并不多,人人都劝他:“这盐碱地里种不出黄金,不如安安稳稳种水稻。”

  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回乡创业大学生郭佳明(前左)在培训课上回答农民提出的问题(2019年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郭佳明不服气。他与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合作,每天凌晨就起来去地里干活,研究种植技术。“种植、采摘、跑市场都是自己干。那阵子是最累的。”郭佳明说。

  大棚里的日夜劳作,让郭佳明成了村里的“科学种地专家”。他不仅对作物生长的每个阶段变化了然于胸,还研究出碱地西红柿起垄装置等多种实用技术。

  这几年,在当地政府部门扶持下,郭佳明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培训学校,辐射带动周围农民共同致富。

  如今,碱地西红柿成了大堡子村的富民产业。全村共有300余个大棚,近800名村民种植碱地西红柿,村民纷纷说“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沿着麦垄,刘记森小心翼翼蹲下身,拔出一株麦苗,抖落土,放在手心。“你瞧,今年的麦苗长势好得很!”

  2014年,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后,刘记森回到河南省小麦产量第一大市周口市商水县魏集镇,与父亲一起经营种植专业合作社。年轻的他,对农业有新的理解,那就是让同样的地长出更多的粮食,提升土地产出率。

  这是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拍摄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022年3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我们所在的高标准农田,有物联网控制中心、气象观测站、各式节水灌溉设备……”刘记森边说边用手机向记者演示,“如今靠着科技种田,管理精细了,出力变少了,产出却多了,平均每亩地比传统种植增产100多斤。”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一些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撂荒,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明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新课题,如何端牢“中国饭碗”面临新挑战。

  为此,国家着眼于农业农村实际,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

  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刘记森的合作社流转土地的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刘记森创新探索“村委+农户+合作社”的全新托管服务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刘记森介绍,合作社成员已经从原来的28户发展到300多户,土地流转面积由初期233亩发展到6000多亩、托管土地达到3万多亩。

  “下一步打算怎么做?”记者问他。刘记森说:“发展智慧农业,试种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为粮食高产稳产作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