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这里沉淀了多少人的青春岁月

  红墙、绿窗、瓦顶、平房,这里是位于顺峰社区的知青园,这里曾经是顺峰山农场知青居住的地方。时光荏苒,眨眼数十年过去。当年的青年人如今已成为老人,当年的知青楼如今已成为大良顺峰社区历史展览馆。这里,展示了顺峰社区辖区内的顺峰山农场、顺德糖厂、顺峰药业等发展轨迹。这里,已成为一处沉淀历史文化的红色教育基地。

  从大良金沙大道拐入顺峰社区,位于左边的就是知青园和顺峰社区历史展览馆。这里,曾经是知青居住的地方,他们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自愿从城市到农村的知识分子。这里是曾经空置的老建筑,经过近几年的修旧如旧和社区历史梳理后,已活化成社区历史展览馆和红色教育基地。曾经在这里奋斗青春岁月的老人,再踏此地,感触良深。还在求学阶段的孩子到访此处,面对眼前仿佛能触摸的历史岁月,感叹历史沉重,珍惜当下岁月。

  在知青园内的一处梯级上,几个扛着锄头拿着农具的人像雕塑立在最上一级阶梯,各级梯级分别写有“顺峰山农场”“畜牧场”“青云旭日”“船务公司”等词语,这些词语是当年顺峰山农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地名,见证了顺峰山农场的发展历程。

  再往上走,我们看到顺峰社区历史展览馆。红色的外墙和老旧的绿色窗框形成色彩对比,瞬间历史厚重感立即呈现。展览馆内,展示了从一片童山濯濯到万绿摇曳、从荒野一片到十景添胜、从古老糖厂到现代企业、从农耕人作到多元发展的历史发展轨迹。这里,曾是大家探索社会进步、产业多元、经济发展、自我超越的巨大熔炉,更是锤打淬炼出坚强意志、高远目光、不懈努力、乐观精神的家园。

  2018年至2019年间,顺峰社区开始筹建社区历史展览馆,选址锁定在一座名为“知青楼”的老建筑。要活化这座老建筑,一方面需要考虑建筑本身能否修旧如旧,另一方面需要重新梳理历史。虽然眼前摆着各种困难,但顺峰社区依然迎难而上。几年间,多次讨论修旧如旧的方案,组织三四十个知情老人进行口述历史,再到档案馆等平台查找相关权威助证,困难频现,但最终还是将这片老房子成功活化。

  据了解,顺峰社区历史展览馆主要展示了顺峰山农场、顺德糖厂、顺峰制药、顺峰社区的发展历程。在长达1到2年的口述历史整理过程中,参与口述的老人回忆各自的青葱岁月。历史,在一个一个拼凑的镜头中重现。有的多次将自己的回忆写下来,为历史的梳理提供素材;有的从箱底翻出珍藏的老照片、老书法作品,为历史的梳理提供素材。

  一些久远的历史,在详尽的口述历史中逐渐呈现。如顺峰山还没有大规模植树前,顺峰社区一带是什么样子的?当年顺峰山上的树是如何一棵一棵地用人力植到山头上的?如今的顺峰药业,当年是哪几个人在顺峰山农场的小实验室里起步的?当年的顺德糖厂还生产过纸张,这些纸张曾用来印刷《选集》……

  当顺峰社区历史展览馆落成后,当年在这里挥洒汗水的人无不感动。他们感动于在晚年能在展览馆重温当年岁月,他们感动于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曾经的付出,他们感动于如今的年轻人在了解他们当年的历史后能找到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先后有多批广州支农青年到顺峰山农场接受教育和锻炼,当时顺德县内城镇的青年也积极响应当时政策到农场接受教育和锻炼。据不完全统计,到顺峰山农场的城镇青年累计300多人。

  当年下乡青年,有广州支农青年,也有本地城镇青年,他们有的是中学毕业,有的在学校当教师。响应政策,纷纷到农村接受教育和锻炼。临别之际,戴上大红花,敲锣打鼓,欢送下乡。

  当年,物质匮乏,在城镇里也经常食不果腹。城镇青年们怀抱着接受教育和锻炼的理想来到农场。在农场的第一顿饭,芋头焖大鱼、花生焖猪脚、白米饭一大碗,不仅能吃饱,而且感觉特别丰盛。遇上节假日或丰收时期,饭堂还会加菜。有青年到农场仅一个月,胖了八斤。

  农场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农场的青年们善于苦中作乐。冬天里最能保暖的要数麻包袋改成的衣服。冬天也没有鞋子穿,脚生冻疮,疮破水流,刺痛入骨。农场有海肥队,经常到广州、香港等地收集大粪,用于施肥。青年们积极响应出外运大粪,争先恐后地将到岸的大粪运上岸。除了本职工作,农场青年们还需要支援水稻插秧、夏收和秋收。

  出生于1945年的黄超光,三代人都是顺德糖厂员工。他为顺峰社区历史展览馆提供了三代人的口述历史以及大批历史照片,再现了当年糖厂人的生活。

  黄超光可以说是“糖三代”。据他介绍,其爷爷解放前已经在糖厂工作;外公在糖厂负责烧硫磺,后来调往揭阳当技术师;其父亲在1946年加入顺德糖厂,负责制糖过程中的分蜜工作;其母亲是糖厂的季节工,在码头负责搬运。

  黄超光15岁进入顺德糖厂,他记得当时的糖厂还造纸、制作纤维板、生产酒精和糠醛剂。20世纪80年代,甘蔗产量锐减,糖厂转向进口原材料加工制作。黄超光被派往非洲,教当地人种蔗,开车、修车。“虽然工作艰苦,但当时可以带回不少进口产品。”他说:“如手表、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单车等。”20世纪70年代,他买回来黑白电视机;20世纪80年代初,还买回来让人羡慕的彩色电视机。

  黄超光的父亲被人称为“黄牛”,他自然就被称为“牛仔”。在糖厂工作之余,“黄牛”和其他粤剧爱好者一起组建粤剧组,“牛仔”也曾在粤剧组当配角。

  “我父亲喜欢玩音乐,二胡、秦琴等都会演奏,他还喜欢粤曲和表演,还会创作和填词。”黄超光回忆说:“20世纪50年代,他和糖厂热爱粤剧的人组建起粤剧组。我常常看着他们排练和表演,父亲常常在家里写词、弹唱。还记得当时他们演出《大闹梅之府》,不够人手演出。我当时15岁,被安排了一个兵的角色。我还在《打面光》里演出过。开始时,粤剧组在糖厂内表演给员工看,后来还和容奇搬运公司搭档演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