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用品  农具

明清时期农业科技的发展占据世界农业历史重要地位

  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

  明清时期总体来说社会比较稳定,统治者像明成祖、康熙、雍正等励精图治,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重农务本,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等等,是农业、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已经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明清两代刚刚建立的时候人少地多,明清政府分别实施了“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政策。在实施政策的前期,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巩固其统治,面对一片田畴荒芜、民不聊生的情况,在上,改革前朝制度,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许多重农政策与措施,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整个社会经济逐渐复苏和繁荣。

  明朝政府在全国各地推行屯田,屯田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民屯、军屯和商屯三种,民屯和军屯的规模相对较大。民屯和一般的垦荒不同,屯民所种的是官田,他们是官家的佃户,军屯最早是在边疆地区实行,为了解决驻守边疆部队军粮问题,在无战事之时,让驻守边疆的部队同时开垦土地种植粮食。明代政府还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修水利,修建了许多大规模水利设施。许多大规模水利设施可灌溉农田达万项至数万顷。在修建微型水利工程的同时,需要众多中小型枢组工程与之配套使用,因此,明政府还组织民众修建了许多中小型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灌溉效果。

  元末明初连年战乱,人口凋零的问题在北方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明初政府颁布政策鼓励开垦荒地和移民屯田,促进了地少人多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北方偏远地区转移,解决了北方劳动力严重不足,农田荒置的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活力。

  自乾隆二十六年至四十五年,实行官为资助内地贫民前往新疆的办法。在官为资助的鼓舞下,逐渐形成了内地民人源源前往新疆的移民潮。这些前往新疆的内地民人,在新疆落户生根,繁衍生息,成为开发新疆的自耕农。随着,新疆农业开发的全面推进,移民落户新疆的农户、兵丁、商人等,不断繁衍生息,成丁子弟和眷属开始认垦地亩,他们也成为新疆自耕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清代乾隆皇帝提出“武定功成,农政宜举”开发政策,开创了多样化的屯垦形式。清代的主要屯垦形式包括:兵屯、旗屯、遣屯、回屯、民屯、商屯等。

  兵屯和遣屯是伴随着清朝对准噶尔政权的军事行动而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军需。民屯和回屯是在清代初期用兵新疆的过程中,清朝政府在嘉峪关东西小规模的开办的。而民屯和回屯的都是由国家组织汉回贫苦百姓所置办的。而且屯垦首年由国家分给土地,并借贷口粮、籽种、农具、耕畜等。旗屯,顾名思义,就是满洲八旗闲散余丁的屯田活动。旗屯的兴起要较其他形式的屯垦都晚,而且旗屯在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上并没有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唐宋时期灌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此基础上熟铁钢刃的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这一时期堪称我国传统农业工具发展的巅峰,耕种农具系列化,出现了许多性的发明,如曲辕犁等,多种利用水力、风力、畜力的灌溉和加工谷物、获取小麦的工具得到普及。明清时期,冶铁工艺继续进步,出现了生铁淋术,但这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只能应用于小型农具,大型农具如犁铧仍然要使用铸铁工艺。农具种类完全继承唐宋,并没有出现新型农具,甚至在唐宋时出现的一部分大型农具在这时反而消失了。由于种种原因,还出现了一些地方由畜力耕种退回到完全人力耕种的水平,这对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都是一种。

  从土地耕作方式、土地施肥、种子培育等方面来比较,明清都继承并超越了唐宋。明清时期土地耕作继承了唐宋甚至更早形成的以耕、耙、耢、压、锄为特点的旱地耕种技术体系和以耕、耙、耖、耘、荡为特点的水田耕种技术体系,并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发展完善,提高了耕作的精细化水平。农书是对农业技术水平的总结和反映,唐宋就有了专门的农书对当时的先进农业科技进行总结和记录,如宋朝陈甫的《农书》,但此类专著数量很少。到明清时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纷纷出现,数量多,质量高,还出现了如《农政全书》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集大成之作,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科技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推广和普及,也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水平。

  唐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立了稻麦复种制和一年多熟种植,到了明清时期,稻麦是种制体系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并根据南北不同气候特点,形成了北方二年三熟制和南方一年双熟制,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同时,这一时期在一小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堤塘方式的土地耕种模式,典型的就是桑渔田循环耕种土地,已经有了生态农业雏形。在水利灌溉发展方面,唐宋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甚至还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太湖流域塘埔圩田体系。明清时期,北方大型的水利工程逐渐萎缩,南方的小型水利工程和北方的井灌水利得到了较快发展,数量也十分庞大。

  在明清前,中国国力强盛,农业科技水平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就算是和外国的交流也是以零星的输出,即朝贡贸易为主。输入的多数是为了满足皇帝贵族们对奢侈品的需要,比如象牙、名贵药材等。但在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内容十分广泛,从物质、技术的引进到文化的传入,从传统农学的东传与西被,无一不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明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海外引进了包括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如烟草等。油料作物如花生、向日葵等。还有园艺作物像西瓜、南瓜、辣椒等。新作物的引进和种植,使得农作物的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扩大了耕地面积这些作物的到来给中国的农业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文化、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茶树及加工技术、桑树及养蚕技术以及中国很多优秀物种也传到了欧洲和美洲,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物质、饮食、文化生活等等。

  中西交流的频繁,传教士的东来,也将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传入中国。特别是水利技术成果也是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一时期是刚刚接触到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对于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中国来说要想完全接受西方的先进知识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期的,这一时期就是明清时期。

  正是因为这一时期由对西方科技知识陌生到熟悉再到接受、消化的过程才有甲午战后大规模的引进西方试验农学成果的可能。因此可以说明清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中国农业由传统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转变的过渡和必要准备。此外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量的农书传到了日本和朝鲜,受到了当地学者的高度重视,日本、朝鲜这一时期的农书大多都受到中国农书的影响。传教士在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将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介绍给了欧洲,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曾一度出现“中国热”的现象。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已超过前代最高水平。在这一时期,大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世界农业发展进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东西方的交流使西方农业在 19 世纪后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是人类农业史上的巨大进步。而具有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农业文明的中国,此时农业文明也发展到了古代农业科技最高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