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真的有“技”无“科”吗?古人是如何发展科技的?
要说我国古代的科技,可以说也是十分辉煌灿烂的。毕竟四大发明震惊世界,无数的外国人都惊叹于我国古人的智慧。
但是很多人都说,我国古代史“有技无科”。意思是我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那么我国真的如此吗?我国古代真的不发展科技吗?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发展科技的吧。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起源于原始人们的科技实践活动之中,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出现的科学萌芽,促进了各种生产技术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可以说我国从最初有了原始社会就有了科技。比如说钻木取火,冶炼青铜器,大禹治水的河道工程都是我国古代最早了记录而且独立发明的,堪称领先世界。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没有从原始社会发展至奴隶社会,就不可能有灿烂的青铜文化,不可能有中国的古代文明,也就不可能有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
由于青铜农具的逐步推广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这就让我国这时候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毕竟农具好了,自然耕种就容易了,耕种面积就更大了,产量更高,也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科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科技已经有了全面的发展,而且成就颇大,我们不妨稍微介绍一下。
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的天文学体系初步确立,开始以恒星为背景对日、月、金、木、水、火、土(七耀)进行观察,对星象进行四象、二十八宿及三垣的划分,并开展了大量的星官、星图研究。
要说天文学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我国古代“天象”可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皇帝非常关心。天子对于名义上的父亲(天)怎么想的,肯定是要“言听计从”的。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到了战国时期。历法正式确立和制定,战国的四分历都(古六历)是我国最古的历法。
要说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最大的,还是医学。春秋的名医扁鹊具有高超的诊断和医疗技术,应用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到现在还有不少中医也用这个方法,进行疾病的整合诊断。
而且扁鹊还精通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在治疗技术上应用贬刺、针灸、、汤液、热熨等方法。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惊人。
工业科技方面也有很多发展,比如战国时期冶铁术的发明开始并加速了生产工具铁器化的进程,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开拓了后世冶铁术发展的道路。
铁器的使用和逐渐推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纷纷进行变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我国古代传统的天、医、农、算四大学科,在这时都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中医在这一时期获得全面发展。尤其是出现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经典,形成了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直到今天还有不少老大爷在公园里面推销黄帝内经的养生术呢。
东汉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在术和外科手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这一点哪怕西方人也承认,华佗确实是世界手术的鼻祖。
东汉神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六经辨证”的辨证治疗原则,受历代医家推祟,被后人尊为医圣。
同时,他在广泛收集医方的基础上,创造了很多经典药方。该书从理论到实践,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成为中医学又一经典。
数学方面的发展也非常令人欣慰,曹魏时期出现了《九章算术》。刘徽利用为《九章算术》作注的形式,不仅对其中的大部分算法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同时还创立了“割圆术”等若干新的算法。
到了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则在刘徽的计算基础上继续推算,求出了精确到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九章算术》是我国汉代数学水平的集大成之作,《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巨大影响,外国甚至有《九章算术》的研究协会和粉丝俱乐部。那么秦汉时期是如何选拔科技人才和发展科技的呢?
首先,在人才选用方面,包括了科技人才的选用。武帝用人不拘一格,善于发挥有一技之长的人的作用。
“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广开才路,破格用人。
如武帝命本是普通水工的徐伯主持潜渠工程(一个大型运河修建工程),用盐商出身的东郭咸阳、冶铁商出身的孔仅二人为大农皿,主管盐铁专卖事务;再如太初历的制定,就是在由民间征募来的邓平、唐都、落下筒、司马可、侯宜君等二十多名天文学家的参与下完成的。在推广新式农具时,正所谓:
“大司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征用了各地的能工巧匠。
可见汉武帝对农业与水利的关系十分了解。在他统治期间,造成了“用事者争言水利”的局面,一批大型的水利工程先后筑成,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兴建不可胜数,主要有龙首渠、白渠、成国渠等。
甚至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都已经把水利推广至新疆、内蒙、甘肃、宁夏等最边远的地区,出现了我国水利史上罕见的盛况。可见汉代对水利科技的重视。
武帝以后,中国科技史上开始出现有组织的科技群体的活动,如太初历的制定、耕作工具的研制与推广、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都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群体科技活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汉代的重视还远不及隋唐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更加令人震惊了。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这个时期社会基本安定,、经济、文化、科技和中外交通等各方面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因而国家能够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交通贸易的发展,对沟通和交流国内外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起了重要的作用。
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唐朝又把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备。
雕版印刷术发明后,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传播。加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发展需要,在这个封建盛世时期,科学技术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天文历法和医药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并为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方面,生产得到发展,农业技术进步,作物栽培种类和品种增加,出现了一大批农学著作,如陆羽的《茶经》、陆龟蒙的《来耙经》等;
数学也持续发展,国子监中设立算学,科举中设立明算科,唐初王孝通撰《缉古算经》。李淳风等奉救为作,纠正了不少前人的错误。
把中国古代历法的制订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中医药学有很大进步,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于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进行了系统总结。可以说科技进步巨大。
唐代十分注重对外开放,唐代的对外开放,在中国历史上达到空前的程度,在世界史上也堪称对外开放的典范。而在这空前的对外开放中,自然包括对科技成果和人才的开放。
一方面,唐政府以空前的规模引进外国科技成果。比如从印度、波斯等国引进名贵药材,并编撰药典对其进行详细记载;组织翻译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的天文学、数学、音乐、绘画、雕刻、逻辑学、药学等各方面的著作。
另一方面,直接引进外国科技人才,或是让外侨能工巧匠参与技术生产,或是任用外籍科技人才做官。比如右卫中郎将周庆立与波斯僧人及烈广造奇巧,印度人迎叶孝威、鸡摩罗等先后被聘入司天台任职。可以说唐朝的科技大军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多国部队”。
笔者认为,我国古代不仅有“技”,更有“科”。我国古代本来是相当重视科技发展的,但是进入清朝以后,由于专治加强,本来我国乐于和西方交流科学技术的氛围被打破了。
我国开始变得封闭自锁,在这之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一直是领先世界或者和世界领先水平差不多,应该说闭关锁国让我国陷入了落后的局面。
- 标签:本站
- 编辑:杨保录
- 相关文章